郭绍带人赶来支援黑瘦青年时,天际只剩微光。
众人在林里打起火把,仔仔细细连续搜了两遍,都没有再找到那两名女子的踪迹。
张钝初将心中猜测跟郭绍详细说了一遍,最后又着重讲解了天下三宗的历史渊源。
“因为金顶寺在辽州,金刚寺在藏地,这二者都不在大罗的统治范围以内,所以大罗的江湖人,只把邀月阁、紫阳观和龙湖并列,统称为天下三宗。”
“那你们可能长生否?”郭绍有些兴奋。
他以前只知道黑瘦青年来自紫阳观,以为那是一个跟庐州金岩寺一样的江湖门派。
现在看来,自己大错特错,听张钝初叙述,这哪里是武学帮派,分明就是一个缥缈仙宗。
“都尉说笑了,别说现在观里只剩七八人,就算传说中的紫阳观再现世间,也最多不过会些诡异手段罢了。
师门长辈平时为了益寿延年,都要耗费巨大资源,更何谈长生不死了!”
郭绍有些失望,感觉这世界的仙宗不过如此。
连个长生久视都无法做到,却还要把自己吹得那么高,你们不倒谁倒?
当然,他这话不敢当着张钝初的面说,否则黑瘦青年定然不肯与他善罢甘休!
“既然无法长生,那飞天遁地,移山填海,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呢?”
黑瘦青年苦笑道:“都尉,你从哪得知的这些虚头巴脑的手段?
如果世上真有仙人,不说多,只要有一个,咱们这些人就直接散伙算了!”
“咳……咳咳”,郭绍被他最后一句话呛得连连咳嗽,不得不自打圆场,“钝初,你说话还是这么直接!”
张钝初正色道:“都尉一直强调,我等加入行军司,莫要只为荣华富贵,还要争做穷苦百姓的开路先锋。
如今大事还没起步,都尉万万不能被鬼神之说所迷惑呀!
我是紫阳观第四十二代传人,深知这世上根本没有鬼神,最多也就是懂些风水易理方面的知识,给人定穴看相已到极限,哪有什么长生毁灭的手段!
都尉身负行军司千余人的希望,还是不要太过轻浮为好!”
他这话说得已经极为严厉,旁边的贺尔汉早已听呆了。
以前只知道黑瘦青年很得都尉看重,没想到此人今天竟然能说出这样一段话来。
他深怕郭绍一怒之下,会做出将来令自己后悔的事,急忙开口道:
“都尉,张统领的意思是,世上没有神神鬼鬼的东西,咱们就安心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好,不用担心将来会被所谓的高人予以重大打击!”
郭绍当然没有这等想法,他只是被张钝初的犯颜直谏所震撼。
“古语云,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家有诤子,不败其家。
行军司虽然不是家国,但钝初却是我的诤臣!我有诤臣在侧,还有贺大哥这样的豪杰相助,就算真有神鬼,我也不惧!”
郭绍一时间豪气干云,左右拉着身边两个人的手,一同走出夜晚充满阴森之感的小树林。
回去的路上,当张钝初将自己最后的疑惑说出来的时候,郭绍早就不在意了。
“管她为什么会停手,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这次是我大意了,没想到距离咱们这么近的地方,居然还会有刺客潜伏,今日若不是你,我这条命算是交代了!”
郭绍说着,向黑瘦青年抱拳感谢。
张钝初急忙闪到一边,“都尉千万别这么说,保护都尉本就是属下的职责所在,都尉不怪我将你带进树林,就已经是恩赏,岂会再贪天之功以为己用!”
郭绍见他如此推拒,无奈道:“你既然不愿邀功,那便先行记下,待以后再有功劳,一并封赏!
不要再推脱,此事就这么定了!有功不赏,不是行军司的风格。赏功罚过,咱们才能走的长远!”
张钝初与贺尔汉点头应是。
夜晚繁星明亮,但骑兵队仍打着火把,纵马而归。
小树林边缘,两道纤细的身影挺立在一棵大树的枝干上,郭绍带骑兵队离开后,她们纵身一跳,凭着几根树枝的借力,轻轻松松落在了地面上。
“师姐,那人真是我们要找的人吗?”武慧轻声问道。
“我也不敢确定,不过当年那个老牛鼻子,就是死在了这唐淮之地,东西被这里一些有气运之人捡到,也属正常。”时盈回答道。
“哦!不过这人看起来,并没有刘知府他们说的那么坏,这两天咱们一直跟着他,他对手下的兵士很好。
而且,他还知道把李家的土地分给贫苦百姓,人品比萧州那帮子农民好多了!”
武慧一想起前一段时间在萧州的见闻,就感觉自己牙根痒痒。
本是穷苦出身的农民,一朝翻身后,为了抢粮抢钱抢女人,把屠刀直接挥向自己昔日的穷哥们儿,丝毫不顾念往日的情分!
时盈也想起来这一点,叹息一声,温柔地为师妹理了理耳畔的发丝,提醒道:
“师妹,千万不要把男人想的太好,这些人虽然长着人身,但其实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头禽兽!
这人看起来还行,但从他刚才对紫阳师兄说的话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心如猛虎的枭雄!
虽然目前表现得还算温良,不过这也很可能是因为,他现在的羽翼未丰,一旦他感觉实力到了,定然会露出吃人的本性!
咱们只是来找东西的,千万不要把自己陷入天下的乱局中。
师傅曾说过,邀月阁只投资胜利者。在天下乱势未明之际,只作壁上观,其他的,任他们这些枭雄随意争斗!”
武慧被师姐说得脸红,仿佛是担心,自己会看上她口中的那个“枭雄”一样。
“师姐,你……你太多虑了!我只是觉得他对手下的士兵和百姓不错,并不是看好他!”
“那就好。”时盈点头道:“此人年纪虽轻,但身边能人不少,而且还有紫阳观的师兄侍立在侧,不可小觑!
咱们还要回唐州一趟,向刘知府打听清楚这人的确切来历,这样才能及时把消息送回师门。”
武慧一听还要返回唐州,顿时不乐意道:
“师姐,咱们能不能不回去,就在这里打探一下,你看可好?那个刘知府看起来,不像好人!”
时盈嫣然一笑,道:“听说这人本就是唐州人,你在此地能打听出来什么?
再说,咱们在唐州只认识刘知府一人,他是文师姐的夫婿,不找他找谁?”
武慧把嘴一撇,学着时盈平时的样子道:“唉!也不知文师姐到底是怎么想的,竟为了这个刘知府轻易选择脱离师门?
她虽然只是个外门弟子,但毕竟是咱们邀月阁出来的,就这么死在这个‘枭雄’手里,未免太丢人了!”
时盈听了她这一番话,虽然有些羞恼她学自己,但也感觉师妹此言不错。
自己两人如果就这么走了,多少有些不甘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