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到必要的时候,也就是大李生死存亡的时候,她是绝对不会把激光炮给拿出来的。
有了沈蕴蕴的支持,唐元果然放心了很多。
他非常希望那些探子赶紧把消息给传回去,到时候三方交涉,他总能刺激到两国,让他们先开战。
不过,这次注定是要让唐元失望了。
无论是南楚还是北燕,接到这些探子们送回去的消息,居然没有一个人相信的。
甚至连派个使者过来问问都没有。
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大李居然有这么好的东西,就算有也不可能嚷嚷的所有人都知道。
也有人觉得应当派人过来看一看,不管消息是真是假,都应该看看再说。
况且,之前大李种出了红薯,确实是很高产。
如果他们再有高产的大米,那他们的贡品可就不能还跟以前一样了。
反对的意见有笑话老头子年纪大了,应该告老还乡了。
有人觉得大李突然放出这样的消息,必定事出有因。
大李是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现在的人口可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壮,发展的后劲很足。
聪明人还是有的,他们看出来大李的意图。
奈何忠言逆耳。
南楚的皇帝年轻的时候还算是个明君,可是老了之后就变的昏庸无道,喜欢听信谗言,对忠臣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
成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四处搜罗美人。
老百姓怨声载道。
北燕的皇帝年龄比南楚皇帝年轻好几岁,但他一心想着求仙问道,追求长生不老,成天跟那些老道们一起谈经论道,由太子监国。
太子虽有手段,奈何母族势弱,压不住四皇子和九皇子。
北燕皇室有十二个皇子,分为三派,成天窝里斗,所有的心思都用来内耗,哪里有心情去管别的国家怎样?
再说,大李一直都是他们的附庸国,小小弹丸之地,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所以,这就造成了唐煜主动放出这么大的诱饵,竟然没有人过来打探一二的原因。
唐元已经做好了准备,奈何两国都没什么动静,无语至极。
他甚至怀疑这两国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他的意图,所以才会置之不理。
眼下正是春耕时机,他可不想干耗着,立刻点了几个人赶往东海。
国师随行。
沈蕴蕴并不懂种水稻,但网络是个好东西,可以让人放肆,也可以变成人趁手的工具。
端看人怎么用。
她弄了一个平板,把水稻从发芽到耕种的所有视频都给下载下来了。
到时候把相关官员组织来学习,让他们掌握相关技术,然后再做指导的工作。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沈蕴蕴才把自己的观念给纠正了过来。
她以为海水稻就是用海水灌溉的稻子,没想到是抗盐碱水稻的总称。
而且,海水稻不仅有白色的稻米,也有紫色、黑色、红色、淡黄色的稻米,根据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之前是她想的太理所当然了,她以为海水稻都是用海水直接浇灌的。
没想到海水稻对土壤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她突然感觉有些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