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内,议事厅。
刘备高坐主位,神色深沉,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诸葛亮静立一旁,羽扇轻摇,神色平静却难掩眼中的忧虑。
蔡瑁则大马金刀地坐在一侧,脸上挂着傲慢的神情,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蔡瑁 “嚯” 地一下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案上,身体前倾,直视着刘备,大声说道:
“主公!如今这局势已然明了,江陵在刘封手中,实在是个大隐患。
那刘封不过是您收养的假子,竟敢如此张狂,把控着江陵这等战略要地。”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挥了挥手,仿佛要将刘封从眼前挥去。
刘备微微皱眉,没有立刻回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他深知江陵的重要性,也明白刘封在江陵的势力不容小觑,但蔡瑁的话也让他心中泛起了别样的心思。
蔡瑁见刘备没有反驳,以为有机可乘,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他挺直身子,双手抱胸,继续大放厥词:
“主公,您想想,江陵地势险要,粮草丰饶,乃是成就大业的关键之地。
怎能让一个假子握在手中?
如今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刘封软禁在襄阳城内。
他一旦失去江陵的依托,便如同没了爪子的老虎,任我们拿捏。
而后主公您顺势接手江陵,荆州之地,便尽在您的掌控之中,大业可期啊!”
蔡瑁说得唾沫横飞,眼中满是对权力和土地的贪婪渴望。
诸葛亮见状,心中暗叹,轻轻摇了摇羽扇,上前一步,神色诚恳地劝道: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冲动啊。如今我军刚刚击退曹操,兵力损耗严重,将士们疲惫不堪,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而孙权一直对荆州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趁虚而入。
刘封在江陵经营多时,根基深厚,手下将士对他忠心耿耿。
若此时我们与刘封撕破脸,强行软禁他,必定会引发内乱。
刘封若拼死反抗,我们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这对主公的大业可是极为不利啊。”
诸葛亮言辞恳切,目光中充满担忧,希望能唤醒刘备的理智。
然而,蔡瑁却不屑地哼了一声,转头看向诸葛亮,嘲讽道:
“孔明,你还是太年轻,胆小怕事。
刘封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掀起多大风浪?
只要主公一声令下,拿下他易如反掌。
至于孙权,他若敢来,我们正好一并击退,扩充地盘。”
蔡瑁扬起下巴,一脸的狂妄自大。
刘备听着两人的争论,心中愈发纠结。
他一方面被蔡瑁描绘的美好前景所吸引,江陵的诱惑实在太大;
另一方面又担忧诸葛亮所言成真,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沉思片刻后,刘备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先生,我意已决。江陵对我军太过重要,刘封年轻,我实在难以放心将其交予他手。此事就按蔡瑁所言办吧。”
诸葛亮心中一沉,他深知刘备一旦做出决定,便很难更改。
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劝道:
“主公,还请三思啊!若真要如此,还望您能妥善安排,务必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以免江陵生乱,荆州不稳啊。”
刘备微微点头,却并未再多说什么。
蔡瑁则一脸得意,仿佛已经看到刘封被软禁,自己就可以趁机掌控江陵的美好景象。
他心中暗自窃喜,盘算着如何在江陵谋取更多的利益。
此时的议事厅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场针对刘封的阴谋已然悄然成型。
而即将踏入襄阳的刘封,却还不知一场巨大的危机正等待着他。
当刘封赶到襄阳,踏入州牧府,立刻感受到了一股异样的氛围。
厅内,刘备高坐主位,神色难测,蔡瑁则站在一旁,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冷笑。
诸葛亮站在刘备身侧,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刘备看到刘封,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封儿,你来了。当日为何匆匆离开襄阳,不辞而别?为父心中可是挂念得紧。”
刘封恭敬行礼,神色坦然道:
“父亲,江陵乃重中之重,军情复杂,孩儿实在放心不下,生怕有个闪失,故而匆忙赶回。”
蔡瑁冷哼一声,向前迈出一步,上下打量着刘封,满脸嘲讽道:
“哼,我看你是在江陵当土皇帝当惯了,都舍不得离开了吧。
听说你最近在江陵忙着种地,堂堂少将军,竟成了一个农夫将军,真是有失体统。”
蔡瑁双臂抱胸,眼神中满是轻蔑,下巴微微扬起,似乎在等待着刘封的窘迫反应。
刘封心中恼怒,却并未表露分毫,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
他不紧不慢地抬起头,直视着蔡瑁的眼睛,从容说道:
“蔡将军此言差矣。如今乱世,百姓流离失所,粮食乃是重中之重。
江陵百姓能吃饱饭,军队粮草充足,方能稳固根基,为复兴汉室添砖加瓦。
这种地之事,看似平凡,实则关乎大业,怎能说是有失体统?
蔡将军若是不懂,还望莫要随意置喙。”
刘封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力,犹如重锤一般,敲在蔡瑁的心上。
蔡瑁面色一沉,没想到刘封竟如此镇定,还能巧妙反驳。
他心中更加恼怒,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回击。
只见他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强词夺理道:
“哼,你不过是狡辩罢了。
一个假子,手握江陵,拥兵自重,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为了复兴汉室,谁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刘封心中一凛,明白蔡瑁这是步步紧逼,试图将他置于不义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备,说道:
“父亲,孩儿自追随您以来,一心只为复兴汉室,从未有过二心。
江陵虽在孩儿手中,但孩儿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咱们的大业。
若父亲觉得孩儿有做得不妥之处,还请明示,孩儿定当改正。
但要说孩儿拥兵自重,心怀不轨,这实在是冤枉。”
刘封言辞恳切,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委屈。
刘备微微皱眉,看着刘封,心中有些动摇。
他本就对刘封在江陵的势力有所忌惮,但刘封的一番话,又让他无法表现出对刘封的怀疑。
毕竟刘封曾在汉水救过刘备一命,这件事世人皆知。
蔡瑁见状,生怕刘备改变主意,连忙说道:
“主公,您可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语蒙蔽了。
刘封手握重兵,占据江陵,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
如今正是解决他的好时机啊。”
就在气氛愈发紧张之时,诸葛亮轻轻摇了摇羽扇,上前打圆场道:
“好了好了,今日难得相聚,大婚在即,不宜起争执。
这些事,还是等主公大婚之后,再从长计议吧。”
众人心中各怀鬼胎,听诸葛亮如此说,也只能顺着话头,顾左右而言他,气氛略显尴尬。
天色渐晚,刘备看了看刘封,又看了看蔡瑁,说道:
“也罢,就依先生所言。封儿,你一路劳顿,先去休息吧。”
刘封心中明白,这是暂时躲过了一劫,但危机并未解除。
他再次恭敬行礼,说道:
“多谢父亲,孩儿告退。”
说罢,带着邓艾从容离去。
从州牧府离开,刘封面色凝重,立刻对邓艾低声说道:
“尽快与黄家取得联系,告知他们此地情况,让他们做好准备。”
邓艾神色一凛,点头道:
“明白……白,公子放心。”
随后在回去的路上,刘封迎面遇到了马良。
如今马家随着襄阳的沦陷投向刘备,马良听闻刘封来到襄阳,立刻前来拜见。
刘封见是马良,心中一动,他知晓马良并非常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马良一脸笑意,恭敬道:
“少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刘封也笑着回应,二人一同回到刘备准备好的客房,相谈甚欢。
谈论起当时在鹿门山的相遇,皆是极为开怀,仿佛忘却了眼前的纷争。
随后,马良在离开时,凑近刘封,低声提醒道:
“少将军,近日蔡家与杨家走得很近,您需多加留意。”
刘封微微一愣,正要询问,马良却已离去。
刘封嘴里念叨着:
“杨家,杨仪,你又想来找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