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是在十年前的一个夜晚,董平出现在了相国寺中,找到了慧能方丈,看着熟悉的眉眼,慧能一眼就认出了他,正是三十多年前失踪的那位大周朝的五皇子,皇室唯一的遗孤。
那一夜,慧能彻夜未眠,想起了三十八年前的那个雨夜,想起了在那皇城雨夜中挥刀自刎的那位好友,那个……被唾骂了那么多年的亡国之君。
第二天醒来,他便答应了董平的请求,暗中帮助太觉教发展,让大相国寺成为太觉教在京城的钉子。
这些年,他不知为太觉教传递了多少消息,暗中送去了多少钱财,心中所求的,估计也只是……想照顾好故人之子吧。
那么多年过去了,虽苦修依旧,可他的无垢佛心早在三十八年前的那个雨夜就已然破碎,修行之事进展无比缓慢,如今依旧停留在九品之初的观云境。
或许,他也本就该和那位好友一起死在那个雨夜吧。
看着饶有兴致盯着自己的那位二殿下,慧能方丈叹了口气。
此事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再去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有这位殿下在,于情于理,智明都是要交出去的,在刑部十三衙门的残酷审讯手段下,他也肯定忍受不住,会将相国寺的事情全盘托出。
到时候,相国寺……估计就不复存在了吧。
慧能老和尚四周环顾了一圈,看着周围还在忿忿不平,觉得自家寺庙被冤枉的青衣小僧们。
暗中支持太觉教这件事,寺中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其他僧人完全不知情,若是事发之后,也不知道朝廷到时会如何处置那些傻傻什么都不清楚的僧人们。
思虑一阵过后,慧能本就干枯的脸上更添苦色,看着一旁的年轻殿下,准备开口。
可这时,寺中的戒律僧人慧文和尚却抢先打了个佛号,上前走了两步,道:“殿下,不知可听贫僧一言。”
“嗯?”李泽岳把目光从慧能转到慧文身上,他并不认识这位相国寺戒律僧,但看这和尚一身袈裟,面容严肃的样子,想必也是寺内一位有身份的人物。
于是,他便点了点头道:“那你就说说吧,我看看此事是否还有什么隐情。”
慧能方丈欲言又止,暗通太觉教之事戒律僧慧文也是知晓的,他与自己虽不是同门师徒,但在数十年前便已入了相国寺潜修,早已有了一定的信任。
只是不知,他此时又想说些什么,让相国寺摆脱此时的危局呢?
戒律僧慧文面对李泽岳的目光,毫不躲闪,开口道:“殿下,那施主所说的智明之事,皆是他的一面之词。
他前来抓人,一没有拘捕令,二没有任何能拿出来的证据,皆靠嘴上功夫,说要把人带走就要把人带走,实是不妥啊。”
见李泽岳闭嘴不言,没有任何表示,慧文和尚又状似有些急切地靠近了两步,接着道:“殿下,我相国寺一向乐善好施,劝人向善,潜心修佛,这百年清誉,实是不能毁在这件凭空诬陷之事上啊。”
慧能方丈不禁叹了口气,如果慧文要说的只有这些的话,那智明还是无法保住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如来法的僧人,他也恰好知道,自己这位邻居当年封王时,陛下赐给他的王号是……蜀王。
而太觉教的总舵,就在蜀地。
整个蜀地里里外外被太觉教渗透地无比严重,甚至连采律官在暗中的工作都进行的无比艰难,十三衙门在蜀地的分舵更是空有其表。
那么好,你在我的封地上迎风作浪呼风唤雨,当你大名鼎鼎的太觉教主,那我呢?
到底你是蜀王还是我是蜀王?
皇位继承这方面暂且不谈,将来就不就藩这件事也先放在一边。单论你在我名义上的封地上作威作福,我就必然容不得你。
因此,这位二殿下与太觉教主,那位前朝的五皇子,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想必但凡有一点能削弱太觉教的机会,这位殿下都不会放过吧。
果然,李泽岳并未因慧文和尚的话有所动容,只是皱起眉头状似为难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刑部十三衙门办案确实不需要拘捕令,这是先皇立下的规矩,我也没有办法。
要我说,那智明就跟着刑部走一趟吧,此事是真是假,一审不就知道了吗,也好还你们相国寺一个清白。”
无奈,戒律僧慧文和尚叹了口气,道:“殿下,贫僧倒是还有一个办法,能妥善处理此事。”
说着,慧文和尚径直向李泽岳走去,似是要与他耳语一番。
此时两人的距离已经很近了,赵清遥纤手不自觉搭在了月华上,王府侍卫们也纷纷按住了刀柄。
对他们来说,什么前朝余孽、什么太觉教主,都没有李泽岳的一根寒毛重要。
李泽岳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紧张。
他其实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若不是顾忌着相国寺狗急跳墙,他早就直接下令强行逮捕那智明和尚了。
待会就算相国寺乖乖交人,他也打算让张旭去叫来金吾卫把这寺庙给围了,一个人都不能跑,他可不相信太觉教在相国寺的奸细只有智明一个人。
看这慧文和尚鬼鬼祟祟一步步靠过来的样子,一看就没憋好屁,他倒要看看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果然,慧文和尚在一众黑衣侍卫虎视眈眈下,来到了李泽岳身边,微笑着道:“殿下,能妥善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便是……”
广场上众人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位高僧有什么主意,能处理这胶着了近一个时辰的案子。
高大的智明和尚眼含期待,他可不想被当成牺牲品扔给刑部,去经受那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的折磨。
慧能方丈面露疑惑,这慧文平日少言寡语,怎么到此时说话却又如此积极。
张旭和一众刑部官员紧皱着眉头,眼看就要把那太觉教奸细抓进十三衙门大牢,可别再出什么幺蛾子。
广场上此时一片寂静,只听得慧文和尚的言语缓缓回荡在众人耳边。
“那便是……请殿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