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穗没进青楼,抬脚又往别处走了,转过一个街角,康穗看见了一家装修很风雅的楼,名字也很风雅,叫做清风楼。
大门开着,没有人站在门口。
康穗好奇的往里面看了两眼,别的地方都开门营业,热热闹闹的,怎么就这里冷冷清清的?
康穗看了一会儿,里面就有人出来了,一个公子模样,穿绸带玉的男人摇着扇子走出来了,康穗心中还是猜不出来这是什么地方。
他就去问了问那刚出来的男人。
“请问公子,可知道这里面是做什么的?”
那公子被人叫住,懒懒打了一个哈欠,才眼神轻蔑的看着康穗。
康穗今日穿的是原主的衣裳,算不上好,粗布麻衣,还有点洗不干净的油渍。但相比衣服都买不起的人家,他的穿着还是挺好的。
这会儿却被人看轻了。
康穗皱起眉,有点后悔自己刚才问别人的举动,可现在走开好像又不是很礼貌了。
康穗只能站着,让那人像看货物一样的打量他。
好一会儿,那男子才嗤笑了一声,道:“土包子,乡下来的吧?连这里都不知道,罢了,本公子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好了,这里,就是着名的清风楼,哥儿接客的地方。怎么?没听说过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穷鬼,这辈子你都没法儿进去看看了……”
说着,男人摇着扇子慢慢走远了。
康穗面容沉了下来,对于男人的奚落很不满,何时有人这样对过他?
令人气愤。
不过康穗既然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就赶紧远离了。
他连青楼都不进,怎么会进这种地方呢?
康穗转身离开了。
逛了一天,也确实累了,康穗就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客栈。
客栈里有一只膘肥体壮的狸花猫,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这个客栈很安全,至少没有老鼠了。
但康穗还是在空间里睡的,习惯了柔软舒适的大床,睡不来这硬板床。
休息了一天之后,康穗第二天继续闲逛,最后来到了一家卖桌椅板凳等家具的店铺里。
店里人少,屋里的人看见康穗过来就赶紧出来迎接待客了。
“欢迎光临~~~客人看看想要些什么家具,我们这店里应有尽有,八仙桌,拔步床,美人椅,贵妃榻,都有,客人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新建的屋子肯定也要买新家具,现在看看也可以。
康穗点点头,道:“我看看。”
“好嘞!”
店员应着,自己跟在了康穗后面,随时等待康穗看好了讲解。
没有狗眼看人低,只有来者是客的尊敬。
康穗转了两圈,感觉确实不错,有些东西很合适,便在这里预定了四张月拱门拔步床,还有一张圆桌,并八张凳子,还有其它的灯台,小圆桌,屏风,置物架,摇椅,美人榻,罗汉床之类的家具,都订了下来,有的还需要工期,一个多月就可以完工了。
康穗点点头,道:“行,一个月之后一起送过来就行,另外,再给我打几个架子,我放东西用。”
店员乐得合不拢嘴,直直点头称是。
今日里接了这么大一单生意,够店里吃大半年的了,这些都是精工细琢打磨出来的东西,比整个房子的价格还要高,花了将近一百两左右。
康穗眼都不眨就付了一半的定金。
买完家具,继续在镇上游玩。
到了第三天,康穗就和建筑队伍一起出发了。
车队上全是康穗买的青砖瓦片和木梁,东西可多,拉了十几车。
康穗坐在第一辆马车上,指挥着路线,一行人下午就到了梨花村,村里的众人都被这一阵仗给吓到了,地里的活计也不做了,跑过来观看这边的情况。
“我嘞个乖乖……这是谁家的东西啊?这么多青砖,真有钱!”
“也不知是谁家这么发达了?有钱怎么不去镇上买房子,还到咱们这里来盖房子?”
“哎,这块地不是村长前几天说的,给了康裕一家了吗?难道是康裕一家要回来了?”
“不得了,看来就是康家发达了!能修的起这么好的房子!”
“是啊是啊,真羡慕,要是我也有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
村人们讨论着,康穗都能听得见,少不得有几个酸溜溜的说话,但他也没在意。
康穗指挥着工人把砖头放下来,转头就见众多工人开始修整之前那间破屋子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在这里吃住。
吃食也是他们自带的,开始加了钱,一天五十文,不包饭,他们也很乐意。
有村民慢慢的走上前来,看着康穗,小心翼翼的问:“穗小子,你父亲回来了吗?”
康穗笑着道:“是啊。”
那人又问:“你们是在外面发达了吗?要修这么好的房子?咋不在镇上买呢?”
这话一出,大家都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突然要修新房子了。
大家一起穷得好好的,你一个人突然暴富了,难免惹人羡慕嫉妒恨。
康穗随意捏造故事,道:“前不久去外面,遇到个富人,叫我给他们办事,然后随手赏了我几张银票,我父亲是回来了,但也受了伤,以后干不了活了,在镇上花钱的地方多,还是回来住比较好。”
“哦~”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虽然康穗有钱了,但他爹干不了活了呀。
这么一想,众人心里平衡多了。
康大山和康奶奶听见动静,也赶紧走过来查看这边的情况,看见是康穗带着工人回来了,高兴的上前拍了拍康穗的头。
“好孩子,这么快就联系上了。真不错。”
康穗嘻嘻笑。
众人看完热闹,就回去干活了,庄稼不能耽搁。
那些工人一来,先收拾干净今天要住的地方,再来把地基量出来,准备好明日开工的事情,就回去做饭休息了。
康穗也跟着爷爷奶奶回家吃饭了。
刘氏一家人在地里弯着腰除草,村民们走过来同她说话道:“康刘氏,你家大哥发达了你晓不晓得,都要在村里盖大房子了!”
刘氏擦了擦额角的汗,笑道:“是嘛,那可真是太好了,以后大哥一家人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别人见刘氏没有追问和打秋风的意思,就走开了,嘁,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