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口中的楚国公自然指的是姜钰。
姜钰让李忠送奏折后,就换上了朝服,等着进宫见皇帝。看到小太监来了楚国公府后,她就坐着轿子进了皇宫。
见到皇帝后,她就把事情又讲了一遍:
“臣先是在卷宗里看到岭南、江州和临舞郡的账目有改动痕迹。账目写错了进行改动这很正常,但是三个州郡同一时期的账目都出了错改动,就有问题了。”
皇帝听到这里,扭头跟赵福全说:“让人去户部架阁库,把前年和去年岭南、江州、临舞郡,税收账册拿过来。”
“是。”赵福全应了一声就要走,这时姜钰道:“皇上,臣以为要隐蔽。”
皇帝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跟赵福全说:“听到了吧?”
“奴才知道。”赵福全又应了一声马上去办,皇帝看向姜钰:“你接着说。”
姜钰:“臣让晋阳侯世子黎正则调查了一番,查到的结果是,去年和前年岭南、江州、临舞郡往上京运税银的船,比以往多了两条,但是这两年的税银并没有比往年多。
而且,这两年聚丰钱庄往上京城运岭南、江州、临舞郡税银的时候,都出现了问题,一次耽误了十五天,一次耽误了八天。”
皇帝听到这里眼睛眯了眯,“两年都出事了,也太巧了。”
姜钰:“臣也是这么认为的。还有,同样多的税银,多装了两条船,但是当时船运到上京城后,船的吃水程度跟往年一样。”
皇帝听到这里疑惑的问,“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船吃水多少怎么查出来的?”
姜钰:“晋阳侯府在码头有生意,晋阳侯府的家仆当时凑巧注意了这个情况。”
皇帝点头,税银运到上京城,一般都是差不多的时间。而且,税银到了上京城,都是重兵押运,有人注意到也正常。
这时姜钰又道:“根据这些情况,臣推测有人私铸了官银充当税银。”
皇帝听后没有说话,坐在那里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觉得是谁干的?”
姜钰知道皇帝肯定也怀疑了谢家,但要她讲出来。对此姜钰无所谓,反正她跟谢家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她道:“聚丰钱庄是谢家的,这件事无论如何谢家都逃不开。”
皇帝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姜钰,问:“若这件事最后查到是谢家做的,爱卿以为要如何做?”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按大乾律法,谢家做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诛九族都不为过。但谢家是个庞然大物,不是说办就能办的。而且,皇帝有无论这件事查出的结果是不是谢家,都要按在谢家身上的意思。
但姜钰没有犹豫的说:“猎物太大,一时杀不死,就先伤其要害。”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如何做?”
姜钰:“聚丰钱庄归国有。”
......
房间里一片安静,然后皇帝呵呵的笑了起来,再然后他道:“传安王。”
“是。”守在外边的赵福全应了一声。
皇帝的脸变的如沐春风,他眼睛泛着光看着姜钰,“爱卿的主意很好。”
姜钰恭敬的笑了下,这次她是真的知道了,当今这位皇帝是真的很爱钱。
该说的已经说了,接下来就是等着卷宗和安王,皇帝开始跟姜钰唠家常,“你祖父的身体可还好。”
姜钰实话实说,“入了冬后,祖父就开始畏寒的很。”
皇帝叹息了一声,“好好养着,开了春就好了。”
姜钰点头,“是。”
但他们都知道,楚国公撑不了多久了。
“回头带你侄子来宫里,给朕看看。”皇帝又道。
姜钰恭敬的回:“是。”
这时,卷宗拿过来了,赵福全放在皇帝的桌案上。皇帝朝姜钰招了下手,姜钰走过去,翻开一册卷宗,指着一页的夹缝说:“皇上您看这一页,颜色是不是与这一页的不同。”
皇帝把这册卷宗拿到手里,凑着灯光仔细的看,确实有些不一样。姜钰指的那一页,颜色微微的浅。
姜钰伸手拿过皇帝手中的卷宗,找到与这一页同张纸的一页,说:“皇上您看,这两页的颜色是一样的。”
皇上拿到手里又仔细的看,然后道:“这是加进去了两页,然后又重新装订了。”
姜钰:“是,而且您看,这两页的字体虽然与别的字体看着相同,但是细微之处还是有差别的。您看这个撇还有这个勾,是不是与其他张页上的字体不同?”
皇帝又凑过去仔细看,“确实不一样。”
这几个字他说的十分隐忍,显然是生了大气。
这时,外面传来了声音,“皇上,安王到了。”
皇帝把卷宗丢在书桌上,“进来。”
安王走进御书房,就见姜钰正挨个打开几个卷宗,和皇帝说:“皇上您看,这几本卷宗也是一样的。”
皇帝又仔细看,然后重重的哼了一声,说:“好一招瞒天过海,我看他们是早就有了反心。”
姜钰垂着眸子不语,皇帝生了一会儿气,跟她说:“你把事情跟安王讲一讲,让锦衣卫协助你查这个案子。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朕把事情查清楚了。”
“是。”姜钰马上道。
“安王殿下…”姜钰又把税银贪墨的事情,跟安王讲了一遍,然后道:“下官打算从船只和转运使着手调查。下官把调查船只的事情,交给了晋阳侯世子,下官调查转运使。”
安王恩了一声,“楚国公若有什么需要,直接跟本王说。”
姜钰点头,“有王爷相助,想来事情进展会顺利很多。”
两人商议完就看向皇帝,皇帝让姜钰离开留下安王,道:“这件事绝对跟谢家脱不了关系,朕的要求是,无论查出的结果谢家是不是主谋,他都必须是主谋。”
“儿臣明白。”安王道。
皇帝看着他又说:“姜钰给朕建议收聚丰钱庄归国有,朕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但是接手的时候肯定不会顺畅,做好谢家要反的准备。”
安王愣了一瞬,然后道:“是,从现在开始儿臣就让人盯着谢家。”
皇帝恩了一声,“这也会让承恩侯做好准备。”
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隐隐的带着兴奋,他又道:“这个姜钰…很好。”
pS:古代的装订书本或者账本都是线装,线装的册子一般会一叠纸对折做成两页,然后进行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