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钰敛着眸子听睿亲王跟皇帝说话,她没有想到睿亲王会为了她,跟皇帝说这些,甚至因此还受到了皇帝的些许怀疑。毕竟他们的交情并不深,也没有利益交缠。
这时就听皇帝说:“平时没见你对别的事情上过心。”
皇帝多疑,姜钰不知道他这句话是故意说的,还是随口而为。就听睿亲王嘿嘿笑了一声道:“楚国公见解独到,臣弟还想以后跟她交流呢。若是她被人冤枉,臣弟以后跟谁交流。”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姜钰,道:“你说说。”
姜钰站起身恭敬的道:“臣的养父母跟着臣来了上京城,他们二人辛劳惯了闲不住,就想再开个杂货铺子。臣养父母之前开杂货铺子为生,后来臣长大,对经商有些兴趣,就又开了几家。
臣养父母上京城杂货铺子的货物,臣都是让人从原来的仓库调货,免得操心采购了。被刑部抓起来的冬霜,之前是臣的婢女,有些经商才能,臣来了上京城之后,都是她在打理臣以前的铺子。
这次,她也是调货来上京,不知怎么船上就出现了私铸的官银。还有....”
姜钰欲言又止,皇帝见到后道:“有什么话直接说。”
“是。”姜钰接着说:“前两日,臣与安王在茶楼商议税收贪墨案时,碰到了谢凝安。”
“哦,那天臣弟也在。”睿亲王这时道:“那日臣弟在景维的王府,听他说要见楚国公,臣弟也就跟着去了。”
皇帝眸色微深的看他,“你怎么也掺和进去了。”
睿亲王挠了挠耳朵,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臣弟研究了火药后,有很多想法,想要说与人听,正好景维要见楚国公,臣弟...就跟着去了。
楚国公和景维谈了案子后就走了,不一会儿谢凝安和雅琳就到了我们的茶室。谢凝安还跟我们提他见到了楚国公。”
皇帝听了他的话后沉默,过了一会儿问睿亲王,“他为何跟你们提见到姜钰?是试探?”
睿亲王摇头,“臣弟不知,当时臣弟正在画图,没有注意到。是事后景维跟臣弟说的。”
皇帝重重的哼了一声,“都说谢家的谢凝安足智多谋,朕看他的脑子都没用在正道上。”
对此姜钰和睿亲王都保持沉默,有些时候话说多了并不是好事。
皇帝又看向姜钰,问:“爱卿觉得火药用在战场上,如何啊?”
姜钰:“臣以为甚好。火药做成的炮仗和烟花,时有伤到人的事情发生.臣相信只要找对方法,火药用于战场必然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臣还以为,军队、武器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在别国面前挺直腰板的底气,也可对别国宵小起到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皇帝咀嚼着这句话,眼中的兴奋越来越浓烈,他又道:“好,姜爱卿说的好。”
他看向睿亲王,“鹤安啊,需要什么跟朕说。”
“是。”睿亲王道。
“臣有一个想法。”姜钰这时说。
皇帝此刻心情很好,笑着道:“你说。”
姜钰:“臣以为可以成立一个部门,招纳些喜欢钻研的人才,协助睿亲王殿下。”
“对,应该这样,不然鹤安太辛苦。”皇帝看向睿亲王,睿亲王连忙说:“成立部门臣弟没有异议,但组建部门的事情别交给臣弟。”
他把皇帝要说的话堵了回去,皇帝也没有生气。然后皇帝又看向姜钰,道:“朕让人组建这个部门,不过人员方面姜爱卿你把下关。”
“是。”姜钰道。
她虽然忙,但这件事是实现她理想的第一步,就是再忙她也要把这件事接下来。
皇帝看着她的目光更加满意,之前对楚国公府的怀疑,此刻几乎完全消散。
这时,赵福全过来了,手里端着坛子,“皇上,石磨粉取来了。”
皇帝摆了一下手,赵福全把石磨粉递给睿亲王。睿亲王接过那坛子,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一些石墨粉,撒在刚才他握过的玉杯上。
然后从皇帝桌案的笔筒里,拿出一支没有用过的毛笔,轻轻的刷玉杯上的粉末,不一会儿玉杯上就出现了几个指纹。
“皇兄你看。”睿亲王把玉杯。拿到皇帝的眼前,指着上面的指纹说:“这上面有我的指纹,也有皇兄你的。”
皇帝凑过去看,又拿着瑞亲王的手进行对比,然后指着一个指纹说:“这个是你的大拇指。”
“皇兄厉害。”睿亲王夸奖道,语气中带着促狭。皇帝瞪了他一眼,但是没有生气的样子。
“你是想用这个方法,看那些私铸的官银上有谁的指纹?”皇帝问。
睿亲王摇头,“那样对比起来太难了,但是可以取被抓起来的两个人的指纹进行对比,看箱子和银子上有没有他们的指纹。”
皇帝听后点头,这时姜钰说:“还可以取船上所有人的指纹进行对比,这个工程可能比较大,但是,说不定就可以抓到栽赃陷害的人。”
皇帝又点头,这时外面传来太监通传的声音,“皇上,安王来了。”
“让他进来。”
皇帝的话音一落,安王大步走了进来。他朝皇帝行了礼,然后道:“儿臣进了刑部大牢,他们正在对抓起来的两个人进行刑讯。”
姜钰一听这话,脸上就带了担忧。就听安王又道:“他们什么也没有审出来。儿臣又让人将船上所有的人都管制了起来。”
“好,”皇帝道:“你皇叔找到了甄别的方法,让他说与你听。”
睿亲王把让指纹显现的方法,跟安王讲了一遍。安王听后道:“这样的话就简单了,先对比被抓起来的两个人的指纹,再对比船上其他人的指纹。”
“好,这件事你来办,尽快把事情查清楚。”皇帝又看向姜钰:“税收贪墨的案子不能停,接着查。”
“是。”姜钰道。
皇帝哼了一声,“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使出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