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所以大征伐只要赢了,大家都有好处。

如果是打了败仗,最少将领到官员级别肯定啥都没有,还有不少会被砍头,免官,流放。

只有民夫和普通将士,好歹会有苦劳。

当然,逃兵逃夫除外。

蓟镇内镇兵战场临阵而逃,统制以上皆斩,都头以上俱免官罢职并流放军前效力。

普通将士一律开革出营,并刺字在脸,编管军州,效力赎罪去了。

赏是赏的厚,罚也罚的重。

不重重惩处,以后谁把军法当回事?

最后关头,就是要赏励有军功的将领了。

这也是重头戏。

普通的勤王将领,随同大阅,加一级寄禄官就行。

上过前线,浴血奋战过的,自然有重赏。

最少也得加世职。

重头戏就是冯唐和贾芸两人。

也是万众瞩目的所在。

……

“太上皇怎么说?”

大朝会就要开始。

隆正帝还眯着眼半躺着等消息。

龙首宫那边老头子还是精神健旺,这等大事不知会不请示,老头子不高兴了又是个麻烦。

“回奏皇爷,”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是太上皇使出来的老人,不过对北虏这一仗打赢后,隆正帝威望又上一层,夏守忠毕恭毕敬的道:“太上皇说,冯家两侯殉国,于国有功,冯唐宜封侯爵。”

“朕也是这样想的。”

隆正帝面露笑容,点头示意赞同。

冯唐和贾芸的交际往来没有瞒人。

抛弃嫡脉,选择贾芸,人尽皆知。

这等若也与义忠亲王一脉切割干净了。

冯紫英被禁足,不准外出,不得与卫若兰等人继续交结往来。

当然也不得去贾家两府。

隆正帝内心是满意的。

他要扶贾芸,就是要在贾家嫡脉两府外新立一家,现在看来这个决策英明无比。

贾芸能力足够,立的起来!

连冯唐这样的镇边重将都看好贾芸,愿意投效。

“贾芸,太上皇没说什么,只摇了摇头,说看不懂。”

隆正帝面色一凝。

老头子这是什么意思?

细细一想……

应是说贾芸事事为人先,很多事情别说普通人,就算隆正帝这个帝王也想不到,看不透。

等发挥作用了,才知道贾芸当初用意。

这个少年人,委实可怕。

才情逆天!

“父皇可有具体的吩咐?”

夏守忠垂首道:“并无。”

“那便好,替朕回奏太上皇,朕知太上皇心思,贾芸此子朕会用,但也会盯着他,请太上皇放心便是。”

“奴婢一定据实回奏。”

夏守忠躬身答应着。

内心暗叹。

若两年前,太上皇说看不懂某人,皇帝一定就表示不再任用。

而贾芸之事,太上皇其实是在委婉表示反对重用,结果皇帝丝毫不放在心上。

人还是用,所谓盯着,无非就是盯着。

这位皇帝相当多疑,很难信任某人。

但只要他信着的,就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支持。

这皇帝就是这脾性!

贾芸已经通过了皇帝的考验,有资格得到隆正帝的全力支持。

太上皇的疑惑,皇帝根本不放在心上。

根据冯唐的奏报,贾芸的练兵之法确实高妙,也擅长经营,管理。

但也就是如此了。

一两千伙计护卫能怎么样?

九成以上都不在京,主动派驻在京城之外。

一二百伙计,在京城能造反?

三十万京营禁军是干什么吃的?

这么强大的皇朝和百万大军,怕一个有一两千伙计的车行和书局东主?

有这么虚吗?

再者说,根据冯唐的奏报,贾芸也不是没有缺点。

他的车行伙计勇武敢战是真的,但手段单一,防弓矢远程兵种的袭击手段很差,防骑阵,防步兵阵战的水平也很差。

只是一伙半大孩子,被贾芸以恩义感动,加上吃的好,练的苦,又有牢固大车结阵相助,这才迸发出强大战力,最终击败了不擅长破阵的东虏轻骑。

隆正帝一开始也是惊诧于贾芸的练兵和统帅之能,两千伙计破三千披甲虏骑,简直是神迹。

叫人心生忌惮都是难免。

经过冯唐的详细奏报,贾记车行的优点长处和短板也是都充分暴露了出来。

看来贾芸还是有相当多的不足之处。

只是天生聪明,叫他自己鼓捣出了一支悍勇敢战的伙计部下,又适逢其会,凑巧击败了虏骑。

若不是朝廷需要,人家的伙计和车行还在各州府间跑买卖。

训练习武,也是要保护车行货物。

几千伙计和护卫,分散在几十个州府二三百个县。

漕帮三十万人,朝廷也没有畏惧害怕。

毕竟这些人不能和正规军比。

车行也是一样,贾芸机缘凑巧练出这些少年,战斗力也确实不俗,但也就只能说是机缘凑巧。

隆正帝也不仅仅是听冯唐一面之词。

在场的几十个将领都被垂询过,说法和冯唐大同小异。

贾芸有才,严格意义上也是有私兵,但不足为虑。

毕竟运输任务刚完成,车行恢复接单货运,大量的伙计护卫又分流出去了。

这也叫隆正帝颇为满意。

要是贾芸身边随时留着几百上千私兵,那确实不妥。

最少说明这少年桀骜难驯。

京师权贵之家都不得蓄养家丁护卫,一个少年东主,养几百上千的私兵,成何体统?

好在贾芸是个知机有数的。

人都分流出去。

京师很难同时有几百人在,而且很多接待人员都换成了雇员,而不是有奴契的少年伙计们。

可见贾芸是个有数的。

贾芸隔段时间就会购买奴契少年,这一次一个多月下来,他是一人未买。

相反,是在各州府雇佣车夫和后勤相关人员,比如驿传站的维护人员,上下货的苦力,养马的骡夫,马夫等等。

就在当地雇佣,给工钱就行。

这样一来,暗中想要弹劾贾芸的人也就偃旗息鼓了。

隆正帝心里是满意的,贾芸知机,果决,聪明。

不像贾家嫡脉的那些人,其蠢如猪狗。

想提携利用都不知从何下手!

还得从外围王子腾,再从宫中贾元春。

现在看来,王子腾是不必折腾了,先丢在九边不管,若立功则可重用,无功就不必管他了。

贾元春……

隆正帝还在犹豫。

用贾芸,要不要给贾元春一些恩宠?

毕竟从血脉来说,元春也是贾芸的堂姑姑,而且还未出五服。

此事先揭过不提。

大朝会就要开始了。

……

午门前人多的很,密密麻麻站满了前来朝会的朝官。

不少不需要朝参的勋贵都是跑了过来。

毕竟这一次是午门献俘大捷,上一次还是好几十年前。

勋门贵戚也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当然是不可放过了。

毕竟这一次的“大捷”虽是有水份,但打赢还是打赢了。

北虏东虏联手,数十万大军来犯。

结果打的虎头蛇尾。

最后关头更是狼狈撤退。

算上袭击车队的那一回,北虏前后损失数万人。

斩首就有七千多级。

俘虏也有数千人。

这一次最终的封赏是和献俘大典一起搞,也是给大周军方殊荣,同时提升军心民气。

几十年了,这已经是朝廷对北虏的最大的一次战功了。

不仅未失重要城池,反使敌无功而返,又斩获俘虏颇多。

确实也是值得一次献俘太庙。

大量文武勋戚汇集在午门外,站在千步廊前。

这倒省事了,比进皇极殿朝会地方要宽阔的多。

午门广场和千步廊在后世是进宫禁的必经之路,此时也没有什么附属建筑,站上几万人都不会嫌拥挤。

俘虏被陆续押解了过来。

大队京营将士和皇城禁军把几千俘虏看守的严实。

这帮家伙也都瘦弱的厉害。

他们来回折腾几个月,然后又当了俘虏,俘虏就算是要献俘没有被杀,但也别想吃饱饭……就是防着他们吃饱了闹事。

人乍一饿,可能会暴怒,生气,闹腾。

但饿久了,身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但又不会面临饿死,那就完全不同了。

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俘虏就是证明。

每天都在挨饿,持续消瘦,没有力气,也没有脾气。

就如同一大群被牧人放牧的羊群,老老实实的跟随着押解人员。

哪怕此时要牵他们去砍头,这帮家伙也没有反抗的心气,更没有反抗的力气了。

贾芸也是站在人群队中。

他是站在武勋官员的靠前方。

原本贾芸是要站在后头的,被冯唐一径给拉了过来。

这也好,省得在后头还得看贾珍的臭脸。

这帮家伙……

天天声色犬马,把脑子都搞坏了。

贾芸已经崭露头角,势必会在这一次献俘大典上大出风头,连冯唐等人都在刻意结交买好。

贾珍却是从头到尾横眼相视,满脸怒色。

搞笑的很。

似是还将自己当贾家一族的族长,而贾芸只是一个不敬尊长的疏宗晚辈。

贾芸倒是听说了,贾珍几次设计贾芸失败,大丢脸面,自己心中一直愀然不乐。

所以贾珍喝酒赌钱的事越发凶了。

贾敬也不理会,并不来管。

诺大宁国府,更是被弄的越发乌烟瘴气起来。

这一次献俘大典,贾赦和贾政好歹没蠢到家,先后请假告病了。

这是明显的事,贾芸这一次注定会风光,他们没理由过来看贾芸出风头。

但按贾家的判断……贾芸落不到太多好儿。

贾家毕竟是顶尖勋贵,消息渠道还是有的。

太上皇对贾芸并不是很满意的消息就是从夏守忠那边传出来的。

很多家勋贵都知道了。

想想也确实不怪太上皇不满。

打大周开国,哪家勋贵子弟这么大胆?

做买卖,做生意,养私兵,其马车能比漕运,长久下去必成第二个漕帮。

甚至比漕帮更危险。

贾芸可是武勋之后,能力远超江湖中人。

叫漕帮的两千人挡三千北虏试试?

骨头渣子都给给扬了!

好在贾芸知机,遣散伙计车夫,京中只留下少数人手。

就算如此,据传太上皇颇为不喜。

觉得贾芸出身贾家,不敬嫡脉尊长,又如此有能为,年龄又小,大用怕是要出事。

朝廷倒不是真的怕了。

现在大周尚处盛世,国力强大,怕一个车行东主?

只是要防微杜渐。

要是功臣子弟纷纷学贾芸,那可就乱了。

好在贾芸谨慎,不给人口实,但太上皇还是不喜。

贾珍是得了这消息,心中得意,恨不得当面嘲讽贾芸一番才好,自是敢怒目相视。

贾赦是眼不见为净,他懒得动弹,有看献俘的功夫不如在家里和小妾喝酒。

贾政也是类似,他对贾芸的崛起简直是痛心疾首,但他人微言轻,朝廷根本没有人听他的,只能请假躲在家里,和清客们喝茶聊天下棋说笑。

也算排解烦闷的心思。

人群熙熙攘攘,看冯唐的不少,羡慕有加。

冯家要复振了。

史家的史鼎兄弟二人就是在其中,两人都是有些羡慕和嫉妒。

他们这侯爵,只有空头名义,没有实职。

天子就是不给他们授官,徒唤奈何?

没有官职,就没有俸禄,也没有额外的补贴和灰色收入。

史家穷困潦倒,多半原因就在于此。

勋贵之家,产业收入是一部份,为官的收入又是一部份。

贾家也是一样。

两代荣国公在世时,有国公俸禄,一年几千两看似不多,但还有节度使和提督京营的俸禄,加一起就超过两万银子了。

加上灰色收入和别人送礼,更有监造海漕的差事。

一年少说超过十万两的收入。

一年挥霍几万两,算得什么?

到贾珍,贾赦,贾政当家,空头将军,一年千把左右的银子,还有贾政五品文官的收入,一年几百两。

除此之外,没了。

年年还是要开销七八万两银子,甚至更多。

当然就是内囊上来了。

先把存银用的差不多,然后就是典当贾母的古董器玩,乃至分私房银子。

没有实际官职的勋贵,多半就是这般窘迫。

史家已经算是收缩开销,连史湘云都得做针线贴补家用。

现在眼看冯唐又是节度使,又是要封侯,估计还会有赐田,史鼎二人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更多的人,包括牛继宗,柳芳在内,都是看向贾芸。

他们不少人都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这个不被看出的贾家的庶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站在大朝会的舞台中央。

眼下更是献俘大典的主角之一。

对很多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迹。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奋斗在新明朝曹操穿越武大郎抢婚厚爱:生猛老公我怕怕上兵血途护国公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纵马西域总关情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漫威之召唤师降临山河相制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冥界大富翁抗战之铁血兵锋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孟德,我真是弱鸡,不信你问志才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司马懿穿越秦桧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大明测字天师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天唐锦绣房俊拔刀!全军冲阵且隋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娘娘,请升级(系统)逍遥江山黑莲花娇养守则魔教教主的退休生活献策不名,江山我自取重回石器时代,我成了人文始祖人在乱世,开局召唤虎豹骑陷阵营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重生三国:大哥,我不想争霸非主流清穿道家祖师被逼做皇帝带佣兵拿大炮一统天下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众神魔传明末平倭录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三国江湖路仙师在上,请受嬴政一拜!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