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再次仔细看了看画跟对联,发现都是印刷的,年份是81年,不算太久。
不过这种类型的物品,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年代也不可能久。
这么好的题材内容,要是拿到古玩市场,他不相信没人要。
想到这里,常顺就把画、对联取了下来,然后卷好收了起来。
大厅的中堂画下面有一个老实木柜子,上面摆放着几个酒瓶。
之前逛古玩市场,在一家专门收藏老酒、老酒瓶的店铺,他看过一些瓶子的标价。
空酒瓶,六七十年代的“茅台”,品相好的,售价万元以上。
当时看见,让他感觉很惊讶。
不就是个瓶子吗,那么值钱?
自己跑一年的出租,去掉日常开销,到过年存下来的钱,还买不到一个好点的酒瓶。
柜子面上的酒瓶,年代看上去不久,没有茅台或者五粮液。
打开柜门以及抽屉,在里面仔细寻找了一遍,他找到了一个小“算盘”,一把木尺子。
在古玩城见过这样的东西,不管值不值钱,它们应该也会有人收购。
没发现其它有价值的物品,常顺又去了卧室“扫荡”。
几间卧室,有几张没有带走的老照片以及邮票被剪下的信封,他把它们收集了起来。
在一间杂物房,常顺找到了一个陶瓷小罐,一个测量米用的“木升子”。
陶瓷小罐是马口窑的,黄釉,类似球形,表面刻着铜钱纹,看上去很美观。
木升子顶口跟底口都是方形的那种,顶口边长约12公分,底口边长约8公分,看上去很旧。
四面有一面用红漆写着“升”字以及人名。
这户人家的房子,除了地面,在一间卧室的上面,还有一个顶棚。
站在下面往上看了看,他发现上面放着的有不少东西。
房子里没发现梯子,常顺就把衣柜挪了过来,又搬了一个凳子搭脚。
当他踩着凳子,翻开垫在柜子顶上的一块可以拿开的三合板下面的报纸时,发现其中一张报纸的里面,居然平铺着6张百元大钞。
只不过这几张百元大钞不是新版红钱,而是之前的淡蓝色老版本——“四人头像”。
是四版Rmb。
这个发现,突然间让常顺本来平静的内心起了波动。
“砰砰砰”的直跳。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拆迁区遇到这样的事情。
重生前去的那几次,可能是“入行”晚了。
虽然看见过不少能够用得上的物件,但大多只是有使用价值,拿出去卖钱,估计别人不会要。
600块,在20年后并不多,但在当前这个年代,不算少了。
之前他一个月做苦力的工资,也就600块钱。
“意外之喜”!他心里不由想到。
常顺把它们拿出来看了下,钱币大多都是“90”版的,只有一张“80”版。
他又看了下报纸,上面的日期是九八年。
这说明藏钱的人,藏的年份并不久,应该是在九八年跟九九年之间。
因为五版Rmb的第一个版别,也就是“大红钱”,是在1999年发行的。
在这之后藏的话,就会是“红钱”了。
把钱拿出来仔细看了看,六张都是真币。
怕影响钱币的品相,常顺没把它们放进钱包,而是依然拿了一张干净的报纸,把它们包好放在了里面,然后跟筷子篓放到了一起。
做好这些,他翻上了衣柜,然后又爬到了顶棚的上面。
光线不是很好,当他习惯性的把手伸进裤子的口袋,想拿出手机照明时,发现口袋里并没有手机。
瞬间他又明白了,这是03年,并非23年。
借着昏暗的灯光,他能看见上面有不少的农具或者木制、竹制工具,比如说扁担、耙子、箩筐、木盆、木桶等。
另外散落着的还有一些旧衣服、旧鞋子。
看见衣服、鞋子,他知道这上面肯定有人上来过,大半可能是负责拆迁的工人。
在上面找了一遍,常顺找到了一个大秤杆,一个制作糕点的“桃子”形模具,两个煤油灯,一个马灯,一个算盘以及十来斤木炭。
对于木制收藏品:秤杆、糕点模具、算盘或者其它的木雕类、家具类物品,他在曾经看别人视频以及直播时同样了解过。
说的是首先要看材质,材质是决定价值最大的因素。
就拿普通木材跟黄花梨或者紫檀、金丝楠木这些名贵木料对比,价格差别巨大。
一串正宗的黄花梨手串可以卖几百块钱到几千块钱,而普通材质的手串,十块钱二十块钱,都不一定有人买。
刚才在顶棚上找到的这些木制品,应该都是一般的木材制作而成。
其实关于木材的具体情况,他目前也不是太懂,以后去了古玩市场,还要向那些懂行的人学习。
不过不管值不值钱,他也没花本钱,捡到它们,他也只是顺手而已。
常顺觉得既然他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多弄点不算重的物品,以后在售卖时可以多向别人请教。
以事实说话,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因为意外找到了藏在衣柜顶子上面报纸里的钱币,从顶棚处下来后,他又在房子里面所有垫报纸的位置寻找了一遍,不过并没有收获。
但也没啥,既然有这样的发现,以后拆迁区还有那么多住户,再次寻找到钱币或者其它物品的机会肯定不会少。
整个房子已经被扫荡完,常顺找了两个大蛇皮袋,外加两个老帆布手提包。
把厨房的“小石磨盘”、以及“铜钱纹陶罐”,还有木炭装好。
又把其它东西也包起来放到蛇皮袋里整理好,然后就拿上东西返回出租房了。
(不是他不想继续寻找下一家,是实在没有车子放,他拿不下了。)
离开时,常顺想了想,通过刚刚这户人家房间各处的情况以及门窗被砸的情况看,他们搬走的时间不是很久,比之前看的第一家要晚很多。
而去拆迁区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里寻找找东西,肯定是越早越好,去晚了一些物品说不定就被别人捡走了。
不过从他寻找东西的这个搬迁户家里的情况看,现在知道到拆迁区寻找物品的人不多,知道寻找古玩类藏品的人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