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暑假,小西贝就回了农村的家。她太想念家里的亲人了,还有家乡的那片土地,一草一木都牵动着她的心。
小西贝到家的时候,田嫂正在喂鸡。看到田嫂的瞬间,小西贝愣住了。记忆中的田嫂总是充满活力,皮肤虽算不上白皙但透着健康的红润。可现在眼前的田嫂,头发花白了不少,脸上布满皱纹,背也微微驼着,明显变老了许多。
小西贝眼眶泛红,跑过去抱住田嫂,轻声问道:“妈妈,我才多久没回家,你怎么变化这么大呀?”田嫂笑着拍了拍小西贝的手,说道:“人老咯,岁月不饶人呐。”
进了屋子后,田嫂给小西贝拿出了她最爱吃的葡萄,小西贝一边吃着,一边听田嫂唠叨村里发生的事情。原来,前段时间村里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灾,田嫂为了保住庄稼,日夜操劳奔波,四处寻找水源,过度劳累让她一下子老了好多。小西贝心中满是感动与心疼,暗暗决定这个暑假一定要好好陪着田嫂,帮她分担一些农活,不让田嫂再如此辛苦。 家里还是老样子,院子里除了堂屋留了吃住的地方,还有一间屋当仓库存放饲料,剩下的屋里全是鸡。
小西贝马上去端了一盆饲料,帮着?嫂一起喂鸡。由于养的鸡很多,要一个屋一个屋地跑,每个屋需要端好几盆,喂过饲料还要喂水,小西贝忙了一会就热得满头大汗。
等到忙过一阵子,小西贝又跑到小叔家去看望田爷爷和田奶奶。
到了门口就看到小原原骑着一个小小的三轮车在院子里玩呢,他明显比原来长高了,看到小西贝高兴地大喊:“姐姐,姐姐……”小西贝立刻拉起他的小手,问道:“原原,你想大姐姐了吧?一会我带你到我家去玩好不好?”小原原把头点得如捯蒜一般。
小西贝又问:“爷爷奶奶在家吗?”小原原拉着她的手就往厨房跑。只见田爷爷和田奶奶正在做饭,看到小西贝来了都非常惊喜。那天中午,田奶奶多炒了两个菜,留小西贝一起吃饭,她不停地给小西贝夹菜,让小西贝多吃点。小西贝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奶奶经常给她讲故事。吃过饭之后小西贝勤快地收拾了一下碗筷,又帮田奶奶洗衣服。洗完衣服后,小西贝带着小原原回到自家院子。
小原原看到院子里靠墙放着一捆竹竿,他张开小嘴趴上去就咬,结果没咬动。小西贝看到笑得前俯后仰,他肯定是当成甜甘庶了。小西贝连忙喊小原原快过来,带着他到堂屋拿葡萄吃去了。
菜地里那十几棵葡萄树真能结,每一棵能摘一筐,葡萄粒还很大,全是那种酸甜可口的白葡萄。第二天小西贝就摘了很多到矿工宿舍去卖了。
矿工宿舍是前几年占了村东那一大块地建的,如今已经高楼林立,靠近北大门还形成了一个小市场。平安村有好多村民在那里卖菜。
小西贝找了一个路边的位置,在地上铺上一块厚布,然后摆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刚开始没有人问,小西贝为了引起行人的注意就开始喊了:“快来品尝好吃的葡萄,一点都不酸,不好吃不要钱……”马上就有人开始品尝了,一个大婶伸手揪一个葡萄粒剥了皮放进嘴里,“嗯,真的一点不酸,给我称两串……”慢慢陆陆续续地有人来买葡萄了。
过了一会,有三四个男青年过来了,问小西贝:“葡萄能尝不?”“先尝后买,保证好吃。”小西贝很有把握地说。
那几个男青年开始动手揪葡萄粒品尝了,他们都吃,吃一个之后都说没尝出来,又揪第二个,小西贝就随便他们再吃。等到每人已经吃了好几粒,半串葡萄被摘完了还没有买的意思,小西贝忍不住地问:“怎么样?一点不酸吧?要不要买几串?”那几个青年转身就走了,小西贝也不强求,不买就算了,看样子不是想买葡萄的,那为什么还要品尝呢?如果真想买,这熟透了的大葡萄粒口味那么好,他们没有道理不买呀……
等到小西贝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她到家吃过晚饭又去找田奶奶了。那天天气特别闷热,屋里没法睡,田奶奶就在自己家门口搭了一个小棚,放了一张闲置的小床,准备晚上就睡在那里。小西贝坐在门口的那张小床上,又和田奶奶撒娇了:“奶奶,我好久没听你讲过故事了,我喜欢听你以前年轻的时候那个年代的事,你再给我讲一会吧……”
提起年轻的时候,田奶奶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她马上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年轻的时候啊,可不比你们现在的小孩子享福喽,那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能吃饱饭,我跟人家一路到微山湖一带去拾麦穗,那里地多,咱这边的女人都背着大口袋挎着篮子去拾,当天还得摸黑赶回来……”
“那你去微山湖的这一天怎么吃饭?”小西贝睁着大眼睛问道。
“去的时候带两个窝头就走了,到了地方一忙起来哪有工夫吃饭呀?”
“奶奶,微山湖离这里那么远,你走着去那得多长时间能到?”小西贝简直不敢相信田奶奶一天能走将近一百里路。
“半夜里就起床出发,天明就到了。拾一天麦穗,到下午拾满口袋就背着回去,走到半路天就黑了……”田奶奶笑呵呵地讲着她年轻时的经历,那时她吃的苦一辈子也忘不了。
小西贝听得入了神,她觉得奶奶那时候真的很了不起,如果换成是自己,别说拾一天麦穗了,回来的路上还要背着东西,就算空手来回走这一趟也受不了。
“奶奶,你那时候结婚了吗?”小西贝又问道。
田奶奶听到问结没结婚,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跟着人家去拾麦穗那会儿才十几岁,连你二姨奶奶还没结婚呢!我记得有一回,我从地里干活回来,一看客里有客人,偷偷地从门缝里仔细看看是谁呀,我一看原来是你二姨老爷来了,我一天没敢进家……”
“那为什么呀?我二姨老爷很凶吗?”小西贝又疑惑地问道。
“他那个人是个好人,很老实。”
“那你怎么那么怕他?还一直没敢进家?”
田奶奶听了小西贝的话笑了:“那个时候封建,他是个姐夫呢,我不好意思见他,哈哈哈哈……”
小西贝明白了,那时候奶奶还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呢,小西贝也笑了……
田奶奶很怀念她的娘家人,又和小西贝聊起了她的兄弟们……
夜晚的风吹来感觉很凉爽,小西贝和田奶奶聊了很长时间,躺在小床上不愿回家去睡,就和田奶奶商量可不可以和她一起睡。田奶奶答应着在小床的另一头也躺下了,小西贝闭上眼睛,耳边又响起门口池塘里的哇声……
睡到半夜,田奶奶感觉眼前有亮光,从小床上坐起来环顾四周突然发现是前边池塘附近的一个柴火垛着火了。她自言自语道:“怎么着的火呀?这大半夜的是谁干的?”小西贝听到田奶奶的话也醒了,往南边一看,果然是失火了。
田奶奶喊了一声:“失火啦!快起床救火!柴火垛被人点着了……”
小西贝也跟着喊了几声,只见柴火垛上冒着浓烟,一小部分柴火已经开始燃烧,看样子是刚被点着不久。
过了几分钟,村里人陆陆续续从家里出来了,他们都提着水桶从池塘里打水往柴火垛上泼。火势愈燃愈烈,几桶水泼上去根本没用。小西贝听田奶奶说,柴火垛上部是麦秸和稻草之类的柴草,中间往下全是劈好的木材,那是后边大婶子家的柴火垛。
小西贝看着熊熊燃烧的烈火,一点困意也没有了,这种情景她还是第一次看到。
救火的人们继续从池塘里打水往上泼,可是柴火垛太干燥了,一旦燃烧起来,速度是很快的,没过多久整个柴火垛全被大火覆盖了。
提水的人们看到这个情况,料到救也救不了,忙也是白忙,都不再到池塘去提水了,大家都远远地站着围观,一边看一边纷纷议论着:“今年夏天也不知道咋了,不是这里失火就是那里失火……”
“是的呢,不知从哪里传出的谣言,说是放火免灾,特别是属龙的人,必须要点着一个柴火垛才能平安度过这一年……”
小西贝听着村民们的谈话,感到非常诧异,没想到现在的农村人还这么迷信,这么愚昧……
后来,村里又发生了几次火灾,大多是草垛失火,也有砍下来堆在一起的芦苇着了火,还有谁家用茅草搭的猪圈也被点着了,幸亏人家前几天刚把猪卖了……
经过这些天的事,小西贝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自己的家乡太落后了,之所以发生这么多次火灾,全是因为不少人缺少科学文化,轻易相信谣言造成的。
一天午饭后,田嫂站在门口和邻居家的一位奶奶说话,她们也提起今年夏天到处失火这件事,那位奶奶说:“你放心吧小西贝她娘,谁家的柴火垛着了你家的也不会着,恁一家人都老实,没得罪人,那些放火的也是先在心里掂量掂量的,平时看谁不顺眼,和谁家有点小过结,趁这个机会就把他家的柴火垛点了,反正各处里着火,谁也不知道是谁点的,你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是的大娘,您说得对。”田嫂回应着邻居家奶奶的话,笑着说。
突然有一天夜里,田嫂发现自己家后边住的邻居家院墙外着火了,他家今年的玉米秸全打成捆靠墙放着的。这要是烧起来,离房屋也不远,看样子有点危险。田嫂赶快大喊:“小明,小伟,赶快起床,你家玉米秸让人点着了……”小西贝听到喊声咕辘从床上爬起来,等到穿好衣服走到屋后已经有几个人在救火了,其中有两个人是在村里公认的人品不怎么好的两个人。小西贝心想,他们竟然大半夜里起来帮忙救火了?并且还是率先来到现场的?小西贝也知道那两个人在村里为人处事方面很差劲,现在那么积极地帮忙有点反常,不符合他们的性格。后来火很快就被扑灭了,邻居家的房子安全了,大家纷纷回自己家去。
回到家小西贝问田嫂,今天村里两个平时不热心的人怎么这么积极地来救火呢?田嫂说,“小孩子别管那么多,成年人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说不定救火的就是放火的,至少他们有很大嫌疑,有可能做了坏事又怕把事情闹大造成严重后果,又采取的补救措施……我只是分析有这个可能性,你没有证据可不能在外边乱说……”
小西贝觉得田嫂分析得有道理,这个社会很复杂,坏人也很狡猾,有些东西在学校里老师不会教,在生活中的学问多着呢……
小西贝没事就在家看书做暑假作业,每天学习学累了就帮忙喂喂鸡,打扫一下鸡舍的卫生。
有一天田嫂在菜地里摘了很多辣椒,她没时间去卖,小西贝就拉着车子到矿工宿舍那个小市场去了。摆好摊子不久,就有人来问了:“小姑娘,你家辣椒辣不辣?”
“辣。”小西贝回答道。辣椒哪有不辣的,不辣就不是辣椒了。
结果那个人说:“哎呦,辣的我可不敢吃,我怕辣……”说着转身就走了。
过一会又来一个小媳妇,问小西贝:“辣椒挺新鲜的,不知辣不辣?”
“不辣。”小西贝心想,刚才那个人嫌辣不买了,我不能再吓跑一个了。
没想到那个小媳妇是个能吃辣的,她摇摇头说:“不辣我要它干嘛?我无辣不欢。”说着往别的菜摊子走去。
小西贝有点郁闷了,这怎么办?到底怎么样才能把辣椒卖出去呢?她一边想着一边观察别人是怎么卖的。
和小西贝挨着卖菜的是同村的女孩小英,她面前也摆了一堆辣椒。
路上人来人往,快到做午饭的时候了,买菜的人多了起来。他们有的手里攥着个小布包,有的挎着篮子,还有的人担心吃亏,手里拿着一个小型的弹簧秤……
突然,小西贝发现有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小英摊子前指着辣椒问道:“丫头,你这辣椒味道咋样?”
只见小英不慌不忙地微笑着回答:“大叔,您喜欢吃辣的还是不辣的?我这辣椒有辣的也有不辣的,我帮您挑。”说着,小英用手摸着辣椒又讲解起来:“您看,越是这种摸起来软一些的,颜色比较浅的,辣味越轻。”接着小英又拿起另一个深颜色的说,“像这种皮硬的,马上变红了,就特别辣……”
那个买辣椒的大叔笑嘻嘻地和小英聊了起来:“你小小年纪懂的还不少呢,给我挑点不辣的吧,稍辣一点的也行。”
“好嘞,大叔您经常买菜,以后是老主顾了,我给您称高高的。”小英熟练地往秤盘子里放满了辣椒,提起秤给他称好,装进袋子里,递到那人手里,又接过钱,装进身上背的小钱包里。
小西贝跟小英学会了,再有人问也这样说,果然容易成交。接下来很顺利就把辣椒卖完了。
小西贝数了数今天卖辣椒的钱,还不少呢,她装进钱包里开心地拉起平板车一路上唱着歌回家了。到家以后,她把今天卖辣椒时向小英学习的销售技巧告诉了田嫂,田嫂笑着说:“小贝又长大了,在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以后锻炼的机会多着呢……”
接着,小西贝又问起邓真真的情况。田嫂说:“听说她考上了技校,准备毕业以后跟她爸爸到矿上去上班。”
当年村里的一大块地被建矿占用以后,有一部分符合年龄的村民就到矿上当了工人,男的全部下井挖煤,女的就安排在井上干些轻松点的活。邓真真的爸爸就是那时候去矿上工作的。
在这个村子里,有很多家庭都是男的在矿上下井,女的在家种地,因为地没被占完,还有村南村北的地可以种,但是人均只有几分地了,一家人总共才几亩地,不像外村那样一家十来亩地。
小西贝的爸爸田先生是个例外,他是从部队回来就被分到煤矿的,不是同一个煤矿,那时候平安村还没有人来开矿呢。
有一天田先生带着小茜儿和皮蛋从县城回来了,皮蛋刚到家,一群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就涌进小西贝家的院子,有同姓的也有外姓的,村东头的,村西头的都有。小西贝纳闷了,这些小孩子怎么知道皮蛋回来的?他们都是小时候一起摔胶泥的那群娃娃,如今都十来岁了,和皮蛋关系好得很。
小西贝忍不住就问:“你们怎么知道皮蛋回来的?”
那群孩子都嬉皮笑脸地说,他一进村都收到他发的信号了,说着都哈哈笑起来。
小西贝不明白,又问:“什么信号?你们还有暗号?”
皮蛋笑着说:“在村头上我就开始吹口哨了,他们能听出是我的声音。这就是我给他们定的暗号……”
“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小西贝对她这个弟弟真不敢小看。
皮蛋的人缘特别好,每次回来总是有很多小伙伴来找他玩。
第二天吃过早饭,皮蛋和那群小男孩就出去了,走的时候说中午不用给他留饭。
到了傍晚,皮蛋回来了,别的孩子也都回了他们自己的家。
小西贝好奇地问:“皮蛋,你中午在哪里吃的饭?”
“就在村后菜地头上吃的”,皮蛋回答道,“我们几个人今天野炊,他们有的带锅有的带调料,油盐酱醋啥都带齐了,然后就在地头上那个沟子里做的饭……”
“怎么炒的菜?”小西贝觉得有意思。
“地里啥菜都有,我们炒的番茄黄瓜……”皮蛋一本正经地说道。
“哈哈哈哈,你们能炒好吃了我不信……”小西贝笑道。
“明天还有别的活动,已经商量好了。”皮蛋告诉小西贝。
小西贝不再问了,皮蛋难得回来一趟,怎么开心就怎么玩吧,随便他。
第二天一早几个男孩就把皮蛋邀走了,他们没说去哪里,小西贝也没问。
下午回来的时候,有三四个小男孩跟着皮蛋一起到小西贝的家里来了。他们笑容满面,看样子比昨天玩得还开心。小西贝看他们热得小脸通红,赶快让他们到堂屋坐下吹电风扇凉快一会。几个男孩子进了屋,在板凳上坐了下来。
“你们几个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这么开心?”小西贝问道。
“我们在村子南边的稻田地里抓了好多青蛙,今天烧的青蛙肉可香啦……”一个男孩子回应道。
“是的贝姐,明天我们还去呢,你也去尝尝青蛙肉吧,真的好吃……”另一个男孩接着说。
皮蛋来不及和小西贝说话,慌忙到厨房倒了几碗开水,端过来放在饭桌上。
小西贝一听是去抓青蛙了,这可使不得,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它们每天能吃成千上万的害虫呢,于是就对那几个男孩子和皮蛋说:“青蛙是益虫,你们千万不要再去捉青蛙了。你们这样做是在破坏生态平衡,如果青蛙数量减少了,就会造成害虫大量繁殖,对我们的庄稼不利。你们想想如果庄稼被害虫毁了,我们吃啥?我家有庄稼,你们家也都有庄稼,我们保护青蛙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庄稼呀!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皮蛋和几个男孩都不笑了,他们认识到今天犯的错误,也都后悔了,都说要是早知道这样今天就不该去捉青蛙了,留着它们在稻田地里吃害虫多好呀……
小西贝看到他们知道错了,还有些惭愧,赶快安慰道:“不过也不用担心,今天少了这几只青蛙对庄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只要你们不要再去搞破坏,地里还有好多青蛙呢……”
“知道了贝姐。”几个男孩子异口同声地说道。
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去捉过青蛙。
田先生找了一张大八仙桌子,接了一根电线并装上一只大灯泡,让小西贝、小茜儿和皮蛋每天在这张大桌子上一起写作业。
暑假过得真快,一晃又快开学了,田嫂又开始忙着为小西贝他们爷四个收拾行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