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银子如果全买成土地,可以买多少?”
她不知道这是哪里,不懂当地的物价,便问王二小。
“咱们这边属于江南,是鱼米之乡,土地比较贵,上等良田要十五两一亩,中等的也要十二两,下等的需要八两,咱们这些银钱全买成土地,买不了几亩。”
“江南?”
江南地界可大了,到底是哪一块,光凭口音,她依然分不清。
“咱们这具体地方是哪?”
她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们这里是徽州治下的明县,离金陵只有二百多里路,如果骑马,快马加鞭,一天不到就能到达,就是坐马车,也只要两天。”
陆瑶在脑海里回想着这个地名,感觉跟一个地方很像,就是上个世界陆成风的老家,两地应该相距不远。
也不知道原主到底是从哪拐卖来的。
“将这笔钱好好规划一下,用这些银子买上五亩上等田,按你说的十五两一亩,只要七十五两,还能剩下大概四十五两左右,四十两存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留下五两左右作为家用,你意下如何?”
精打细算才是过日子的人,她初来乍到,还没找准任务的方向,只能先改变身边的人,看看有没有机会。
“媳妇,买地是要交契税的,也需要银钱。”
“那大概要多少?”
陆瑶不知道这些,但她不懂就问。
“大概一两多。”
“那没事,剩下三两左右大概也够花用一段时间了,毕竟要买的东西你今天也买了不少。
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也不贵,你日常再挣些,基本就够了。”
而且她还可以私下里补贴。
“可这样我就不能给媳妇你买烤鸭和糕点了。”
王二小有些愧疚的低下头。
“那些东西我不吃也没事,等以后你挣了大钱再买就行。”
王二小猛然抬头,眼睛亮闪闪的,散发着灼人的光芒,“媳妇你放心,我一定努力挣钱,让你每天都能吃上烤鸭。”
陆瑶看着他一脸认真,好笑的摇摇头,“那东西吃多了腻歪。”
作为吃货,她这算是昧着良心说话了。
王二小心想,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吃腻?媳妇大概是怕他累着,故意安慰他的,他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打猎,多挣钱,给媳妇买许多烤鸭。
“咱们如今买了牛,又要买地,是不是要去跟你二叔说一下?他毕竟是长辈,如果你不说,等他从别人那里听到了,会不会心里有想法?”
古代讲究忠孝节义,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亲叔叔那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毕竟在一人犯法,九族歼灭的时代,叔叔可是三族以内的血亲。
“媳妇,你要不提醒,我都忘了,是要去跟二叔说一声的。”
随后他眉头紧紧皱起来,“可一直以来,我对外都是没有钱的,早上又闹了那么一出,若这突然又是买牛又要买地,钱财方面不好解释,媳妇,你给我想个办法,应该怎么向二叔说?”
陆瑶办法是有,可若按她的办法,就要委屈王二小了,也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
看出她的迟疑,王二小忙问,“媳妇,有什么就说,我听着,又不是立刻下决定。”
陆瑶闻言,想了想,也是,做决定的必定是他,自己只不过出了个主意,听不听是他的事。
“我的主意固然可以打消你二叔的疑虑,但是你辛苦攒下的银钱归属就要易主了。”
“媳妇你说,我听听是怎么主意?”
王二小连忙追问。
“你就跟你二叔说,那银子是我带来的就好了。”
既然他问了,那陆瑶也就照实说了自己的主意,至于用不用,那就不关她的事了,简单粗暴,又不费脑筋。
“可是媳妇,你来的时候身上什么首饰都没有,周围邻居都看到了,若二叔问,我该怎么说?”
王二小并没有直接否决,而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钱不一定是要在那些首饰上,你就说我在衣服内衬里缝了张百两的银票,本来拿出来是让你上街买生活用品的,可你却看中了一头牛,便自作主张买了下来,加上杂物,竟只剩下八十两。
我知道后很生气,你费了好久才将我哄好,最后还哄的我将银子全交给了你,你决定用这笔银子买几亩好地,至于剩下的一点,留作家用不就行了。”
陆瑶说完,见王二小没有反应,以为他是不同意,毕竟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功劳安在别人身上,这些银子可是他拼死拼活拿命换来的。
谁知王二小却突然伸手拉住她,“媳妇,你这主意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去找二叔说。”
他起身就要走,却被陆瑶一把抓住,“买牛这么大的事,你上门怎么能空手?”
她从王二小买的糕点里找出一包,打开看了看,只是普通的绿豆糕,反正她也不爱吃,送人正合适。
她将糕点重新包好递给王二小“带上。”
“这…”
王二小有些犹豫,“可是…媳妇,这是我买给你吃的。”
以后都不能买烤鸭和糕点了,现在还要将买来的糕点拿走,他有些丧气。
“我要吃以后再买就是,再说,我也不爱吃绿豆糕。”
陆瑶这说的可不是反话,她是真的不爱吃。
按理说吃货是不该挑的,偏她对绿豆有些过敏,吃了会拉肚子。
“这…那好吧。”
王二小带着那包绿豆糕出了门。
目送他离开,看着已经有些昏暗的天色,陆瑶找出王二小新买的蜡烛和火石,她想将蜡烛点燃来照明,可她从前没用过火石,打了好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蜡烛点燃,竟是急出一头汗。
长舒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她在心里发誓,等碰到现代社会,她一定要多储存些打火机。
看着桌上那堆碎银块子,她心里立即有了决定。
她从几个筐里扒拉出王二小买的针线,剪刀,又从空间里扒拉出一件不知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旧衣,剪了两块相对比较好的布,开始缝制起来。
不在乎美观,只在乎实用,很快,便缝制了一个荷包。
时间还早,王二小又没回来,她便如法炮制,又缝制了几个,大大小小的都有,将一件衣服剪的七零八碎。
然后她用那些荷包,将桌子上的碎银块按分类好的全装进荷包收起来,便举着蜡烛进了灶屋。
有了火,她就可以尝试着烧水洗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