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瑞和镇的市墟日,市墟和市集有所不同,市墟是每月固定几天集中摆摊采买,这几天来镇上售卖和采买的人会比往日多。而市集是固定场所,每日都有固定商贩在售卖商品。
刚才路上的时候二嫂邱荞善已经给她介绍过了,戴家村所属的瑞和镇,经济仅次裕安县县城福泰镇,每月逢5.9便一墟,那便是每月有12个墟日。如果正好降夕是29的话会墟日会提前到28举办。而村民管去市墟市采买叫“趁墟”。
三个女人一个墟也是如此来的,市墟里的叫卖声,砍价声一浪接着一浪。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宛如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龙。
戴星予没有着急售卖竹制品,把竹制品交给二嫂后绕着市墟逛了一圈,需要对比物价后才能给自家产品做定价。
竹制品市墟上有几个摊位在售卖,都是村里的常见款式,50厘米左右口径的竹匾竹筛这些售价是100文,大80厘米左右的150文,带提手的元宝竹篮一个卖200文。竹筐竟然要300文。常见竹笸箩,也叫匾篮、浅筐,而在瑞和镇便是叫的匾篮。这种小巧常见款售价也要100文一个。而且有趣的是,这时代的竹篮其实就是挎篮。竹筐就是没有背带的背篓。
这样倒是好区分了。
其实这价格不算便宜,一个就是普通百姓一天的收入了,竹筐甚至是两到三天的收入。不过这种都是耐用品,买一个能用上好几年。
她给心中给自己带来的竹制品定好了价格。
她带来三款竹制品,第一款是直径20厘米,深度10厘米的竹篮,其实也算是匾篮,因为这里的竹篮都是带着提梁的,只是她这款比匾篮深度深,而且她的带了盖子。她管这叫置物篮。共两个。暂定价格130文。
第二款是边长约15厘米的深度近20厘米的方形竹笸箩,也算是匾篮一种,只是她的这款底下是平底且呈方形的,跟这个时代的匾篮区别非常明显。她给起名就是某宝常见搜索词:方口匾篮。共4个。价格同样为130文,这款虽不带盖子,但这款比置物竹篮大。
第三款是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深有30厘米带盖子的竹筐,这种在现代家庭基本是常见款式。但在这时代还没出现过。这款更为坚固而用,所用篾片都是较厚的,支撑力更好。起名废的戴星予随意便定下置物筐的名称了。定价较前两款高。250文一个。
绕了一圈后,戴星予找了个不起眼角落摆放好几个竹制品使开始叫卖。没办法,好位置早早就已经摆满了。
“都来看都来瞧,我这竹篮真奇妙。编工精细样式好,如今竹艺展高招。装啥都能保管牢。价钱实惠人人要。”
这押韵的叫卖声瞬间吸引一波人群。看到这几个独特造型的竹制品纷纷停下脚步拿起来研究。
最抢手的是竹笸箩,就是方口匾篮,人群才围过来就好几个人直接付钱买。置物篮被一个穿着棉衣的老大爷给买走了。
摊位上就剩下一个置物篮一个置物筐。
“你这个可以干嘛用?”一个拿着置物筐的大娘问戴星予。
“大姐,这个可以放些日常物品,您看这带了盖子,还能防蛇虫鼠蚁,可以用来放吃食,这个竹筐我可是做的加厚加牢的,老鼠可咬不破。还不怕把吃食给焖坏了。”戴星予介绍着还往地上砸了两下展示给大娘看。
大娘还在犹豫的时候,便见另一个穿着长衫男子问话了:“你这一个多少银钱?还有那个圆的篮子。”
“大哥,这个置物筐250文一个,那个叫置物篮,130文一个。”
男子立马掏了钱把竹筐竹篮买了。今日本来是家中娘子让他到市墟买个匾篮放于火房内置放些瓜果蔬菜用,看这个竹筐实用性更高。这个叫置物篮的也别致,放于房内平时置放些布片针线也适合。
一售而空的戴星予喜滋滋地收好了银钱。
大娘赶紧说也要一个置物筐。奈何全场唯一一个已经被那位长衫男子买走了。
大娘那叫一个悔呀,平时吃食都得用瓦罐存着,一个瓦罐都要一百文钱了。而且为了不串味多是一个瓦罐放一样吃食。便是买个桌罩来罩着,那该死的老鼠还能把桌罩给顶开爬进桌里吃。而且一个桌罩要两百文,还不如这个什么筐来的实用。就算不放吃食还能做别的用途。
“诶,胖妹子,你家还有这筐不?”大娘决定再问问看。
戴星予心里默念:顾客是上帝,她是我的上帝。她叫我什么我都开心。
“家里没有了,您要的话下个墟日我还来。给您留一个。”
“我要。你可记得给我留了。我姓赵。”
“我也要。”
“我也要。”
戴星予有点苦恼了:“这样吧,现在有6人要这个筐,但是我现在也没法记得人。我前边应承赵大姐,我只能留一个给她,其他人烦请到时候早点到。我尽量还在这个位置。”
说完便往市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