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曹操喘着粗气坐在地上。
一边的许褚关切地问道:“丞相,您没事儿吧?”
许褚边说话边看着曹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讶。
眼前的曹操与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形象相去甚远,几乎让人无法辨认。
他标志性的红色战袍不见了踪影,原本飘逸的胡须也不知去向。
只剩下一张憔悴而苍白的脸庞。
曹操感受到了许褚的目光,脸上浮现出一道黑线。
“孤忍,还不行吗?”
曹操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问道:“战况如何?”
许褚连忙回答道:“丞相放心,我军大获全胜!”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很好,如此一来,后患已除。那么,马儿现在何处?”
许褚犹豫片刻后,缓缓开口:“回丞相,马朝已经战死。”
曹操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之情。他喃喃自语道:“可惜了,我们的圣上没有这份福气啊!”
许褚:“.......”
天幕中闪过下一个标题,【太监的巅峰】
【太监这一职位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设立初衷之一便是弥补宫女们体力方面的不足】
【毕竟,那些繁重的力气活儿,宫女们确实难以胜任】
【而太监虽已失去那啥,但相较宫女而言,他们的力量总是更强一点】
【此外,由于太监不能生育,所以不必担心他们与宫中女子发生不正当关系】
秦朝,大殿。
当天幕提到“太监”一词时,秦始皇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的思绪飘回了那个已凉凉的赵高身上,脑海中浮现出赵高所做过的种种事情。
底下的李斯也低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秦始皇开口说道:“通古啊,你来说说吧,朕到底要不要废除太监制度呢?”
李斯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抬起头来,对着秦始皇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太监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他们。请陛下明鉴!”
秦始皇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清脆的声响。
殿下的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秦始皇的目光。
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沉默之中,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尽管时代变迁、朝代更迭,但这种制度始终未变】
【总有贫困家庭因生活所迫,自愿将孩子送入宫中成为太监】
【对于皇帝来说,这样的安排让他感到颇为安心】
【毕竟,太监又能做什么呢】
【他们既无觊觎皇位之力,亦无可传承之人。相比某些心腹,太监显然更为可靠】
【然而,正是因为太监们被剥夺了追求女性的权利,内心深处便极易产生一些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对权力的极度渴望】
明朝,
崇祯皇帝一脸淡然地坐在朝堂之上,目光平静地看着底下的大臣们。
他紧紧地裹了裹身上的龙袍,语气低沉地问道:“诸位爱卿,如今事情已然发生,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底下的大臣们对视一眼后,其中一名东林党的官员,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此完全皆因魏贼的余孽尚存所致。”
听到魏忠贤的名字,崇祯皇帝微微皱眉,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厌恶之色。
他一字一顿地追问:“何人?可有确凿证据?”
另一名东林党人急忙回答道:“陛下,这天空中的天幕便是证据!太监追求权力,上天以此警示陛下应废除太监制度。”
众多大臣纷纷跪地叩拜,齐声高呼:“陛下,请明察!”
崇祯皇帝转过头,目光投向天幕。
当看到上面显示着有关太监的文字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此时的崇祯皇帝意识到话题已经跑偏,于是沉默不语。
此刻,所有大臣都已跪在地上,无人敢出声,似乎在等待崇祯皇帝做出决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明朝时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太监群体甚至成立了东厂】
【东厂负责监视朝中百官,一旦掌握确凿证据,便可直接拘捕】
【不可否认,东厂的存在起到了一些监督官员、维护朝纲的作用】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在明朝当官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因为后面有厂卫这样的特务机构在暗中监视着官员们的一举一动,而前面还有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经常将人剥皮实草】
【天幕这时放出了一张朱元璋锥子脸的照片,这是清朝人为他画的像】
明朝,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眼神愤怒地看着天幕的画像,大声咆哮道:“这是画的像?该死的女真人!”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整个朝堂,这些可恶的女真人竟然敢挑衅大明朝的威严,他们的取死之道又多了一条。
而在殿下的朱棣却沉默不语,他低着头,心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但是好像老天没有站在他那面,朱元璋说道:“老四啊……”
朱棣打了个冷颤,赶忙出列说,“儿臣在。”
......
【好了,我们先不聊这些了,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魏忠贤】
明朝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看着底下跪了一大片的臣子,他们低着头,似乎只要皇帝不开口,他们便不会站起来。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视着众臣,缓缓说道:“魏忠贤该死!”
接着,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太监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你去起草一份罪己诏,祖宗的问题,朕背了。”
王承恩恭敬地回应:“是,陛下。”
这时,底下的臣子们纷纷松了口气,赶忙起身说道:“陛下圣明!”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些臣子,心中感到一阵无力。
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什么都没有得到。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神犀利地看向底下的一个大臣,问道:“那个谁,朕记得你之前提过的事情,现在是不是已经到时间了?”
那位大臣浑身一颤,额头上冒出冷汗,他战战兢兢地回答:“请陛下宽恕几日……”
崇祯皇帝不耐烦地一挥衣袖,冷冷地说:“斩了!”
“是,陛下!”
一旁的侍卫立刻应道。紧接着,两名侍卫上前将那名可怜的朝臣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