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李斯看着秦始皇那扫视群臣的目光,不由得说道:“陛下,司马懿是三国人,刘秀是汉朝的。”
听到这话,秦始皇的神色才稍有缓和。
旁边的大臣都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李斯,好似救了一条命。
【这时候天幕上开始播放画面,马蹄南去人北望,一首歌曲悠然响起……】
秦始皇不禁感叹:“这歌真不错啊!”
而在唐朝,李世民也对这首歌赞不绝口。他想起了自己当年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岁月,目光中流露出追忆之情。
下面的程咬金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他是莽,不是傻。
刚才李世民那少有的严厉目光扫视群臣,众人都低头不语,唯有魏征,毫不畏惧地与之对视,场面一阵尴尬。
现在话题终于转移,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宋朝
一条小路上,奉命撤退的岳家军听见天幕放的歌,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岳飞心事重重,见队伍停下,大声问道:“怎么了?”
张宪说:“大哥,天幕好像在说你。”
“啊?”岳飞一脸疑惑。
【这首歌名为《精忠报国》,讲述的正是岳飞的故事。于是,我们走进了岳飞的一生……】
宋朝
赵构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晴不定。“精忠报国”等于岳飞?
这犹如一个个巴掌狠狠地打在他的脸上。他心中暗想,这到底是哪个史官记录的?
秦桧在下方的人群中,心里“咯噔”一下,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妙。
【宋1103年3月24日,岳飞诞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一个普通农家】
【据传,在他出生那天,有一只形似鹄的大鸟在屋内啼鸣,寓意着吉祥与不凡】
【因此,他的父母特意为他取名“岳飞”,字“鹏举”,寄托了对儿子未来成就大事业的期望】
【自幼时起,岳飞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智慧】
【他少言寡语,举止稳重,具备坚毅不屈的气节和高尚情操】
【他热爱读书,对《左氏春秋》等经典着作有着深入的理解,尤其对孙吴兵法更是钻研颇深,这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向学之余,岳飞还拜周同为师,刻苦学习骑射技艺,展现出了过人的武艺。加之他天生神力,尚未满20岁之时,就能轻松拉开三百宋斤的强弓,显示出非凡的武略】
汉朝
刘邦感觉到刘盈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对,不由得说:
“怎么了?他可是一员武将,如此表现,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朕乃堂堂皇帝,遥想当年,秦始皇不到20岁的时候……”
刘邦声音越来越小,然后没声了,最终只化为一句:“你以后也要练武,知道了吗?”
刘盈的笑容瞬间凝固,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1122年,朝廷遭遇了童贯率领的军队在契丹战场上的惨败,河北地区的官员刘韐为了抵御辽国的侵犯,在真定府紧急招募了一批英勇无畏的战士,称之为“敢战士”】
宋朝
赵匡胤嘟囔着:“哪个不孝子孙这么不争气,连个蛮夷都打不过!”
突然他又想起来什么,“哦,好像朕也没占到便宜啊,那没事了。”
看着赵匡胤阴晴不定的脸色,还有不知道在小声说着什么,底下的大臣们默契地低下头,好像地上有什么宝贝似的。
【得知这一消息后,岳飞毫不犹豫地响应招募,历经筛选考验,最终被委任为“敢战士”的一名分队长】
【从而踏上了军旅生涯。这一年,岳飞恰好20岁】
【就在岳飞投身军旅的同一年,他的父亲岳和病逝】
【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回到汤阴,为父亲守孝】
【在这段时间里,岳飞看到金人的铁蹄伤害百姓,心里非常愤怒,决定去保卫国家】
【但是,他担心自己的母亲年老体弱,妻儿年幼无人照顾,怕在乱世中难以保全】
【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位识大体、明道理的女人,她鼓励岳飞去参军,并以保卫国家为己任】
【在岳飞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作为永远的训诫】
【岳飞牢记母亲的教导,辞别亲人,踏上抗金征途】
三国时期,某一界面上,斑斑血迹,触目惊心,满地皆是。
宫殿之中,两波人紧张对峙着,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曹芳怒目圆睁,对着司马懿呵斥道:“你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司马懿自知如今一切都已无用,他毫无表情地说道:“成王败寇,不过如此,杀!”
刹那间,腥风血雨再次席卷而来。
【岳飞多次参军,但是好像命运给他开了玩笑,好几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辞退】
【靖康之耻后,金兵攻占汴京,北宋灭亡】
【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元建炎】
【但是宋高宗采纳了投降派黄潜善等人的话,决定南迁以避战火】
【当时二十五岁的岳飞,虽然官阶低,却怀着赤诚之心,给宋高宗上书,提出抗金复国计划】
【他说:“陛下既登大宝,社稷有主,正宜奋发图强,以伐敌之谋。勤王之师日集,敌军或以为我素弱,可趁其懈怠而击之。然黄潜善、汪伯彦之辈,不能承圣意以恢复中原,反奉车驾日益南迁,恐失中原百姓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之际,亲率六军北渡黄河,则将士必士气高昂,中原可望一举收复。”】
【但是,岳飞的忠言只得到“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个字的冷漠批语,还被革除了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
宋朝
“金人又是哪个?”
赵匡胤的目光中仿佛燃烧着熊熊怒火,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