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只见赵匡胤缓缓抬起手来,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一张纸。
他凝视着那张纸,眉头微微皱起,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没想到啊,这其中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就在此时,原本寂静无声的殿内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赵匡胤闻声看去,只见赵普不知何时已悄然出现在眼前,并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俯首说道:“官家,臣所言句句属实,请您明察。”
赵匡胤点了点头,表示相信赵普所说之话,然后沉声道:“朕自然知晓,不过此事非同小可。你且去吧,务必替朕看管好晋王。”
说话间,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从哪里变戏法般地取出了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赵普连忙叩首谢恩,应道:“微臣谨遵圣命,定会尽心尽力督促晋王殿下完成学业。”
言罢,他双手颤抖着接过那道圣旨,而后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慢慢退出宫殿。
赵匡胤依旧伫立在原地,目送着赵普渐行渐远的背影,许久之后方才再次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如李世民那般的勇气和魄力啊。”
【为了能够掌控整个会议进程,会议一开始,以英格兰国、法兰西国、白头鹰国为首的主要战胜国便制定了一系列规则来约束各方】
【首当其冲的便是将所有出席会议的国家划分为好几个等级】
【其中,处于第一等级的被称为“享有整体利益的交战国”】
【而拥有此等殊荣的仅有英格兰国、法兰西国、白头鹰国、意呆利和东洋这五国】
【正因如此,它们被赋予了权利,可以毫无限制地参与到任何一场会议中去,可谓是畅通无阻】
【紧随其后的则是那些所谓的“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战国”】
【像比、巴、华国等等绝大多数国家归入此类】
【这些国家的待遇显然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它们仅仅只被允许参加那些与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讨论会议,至于其他议题,你就看看好了】
【再往下看,还有第三等级的存在】
【这个等级里包含着一些已经同德国和奥集团彻底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例如秘、玻亚等等】
【对于它们而言,想要派遣代表团出席会议更是难上加难,唯有当会议所探讨的具体问题与本国有着直接关联的时候,才有那么一丝可能获得入场资格】
【而最末一等则是由中立国以及即将要实现独立的国家共同组成】
【这些国家若想在会议中有一席之地,那便得完全依赖于巨头之中某一方的盛情邀请才行】
【否则,连大门都休想迈进半步】
秦朝
扶苏说:“先排好位置再说话,这些国家真不是白给的。”
秦始皇缓缓开口道:“依朕之见,还是那句老话,若不是因为德国的行为,英法两国本不会如此轻易地联合在一起。瞧瞧战前的德国,一开始就将手中的牌打得一塌糊涂。”
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扶苏听后,连忙拱手问道:“父皇,您的意思是?”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目光深邃而睿智,缓声道:“你可知为何朕能够顺利地一统六国?”
扶苏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因父皇您所推行的‘远交近攻’之策。此策略使我大秦得以逐步蚕食周边各国,最终实现天下大一统之伟业。”
秦始皇点了点头,表示赞许,但随即又说道:“然而,最为关键之处在于朕采用了正确的外交策略。若是将朕手下那些精明能干的外交官调拨给德国使用,恐怕德国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这般田地。”
扶苏说:“父皇说的是。”
【除此之外,就连各国与会代表的人数分配也是极度不均衡的】
【这种明显的差别对待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各国之间的地位差距,使得整个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气氛】
【巴黎和会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帝国主义战胜国的牢牢掌控之下】
【这些国家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与影响力,操控着和会的进程与决策】
【尤为关键的是,此次会议在议事规则的制定上,完完全全遵循了强权政治的逻辑】
【和会明确规定,其整体会议被划分为最高会议、专门会议以及全体会议这三大类型】
【其中,最高会议乃是由白头鹰国、法兰西国、英格兰国、意呆利和东洋这五国的首脑及其外交部长所共同构成,也就是之前说过的十人会议】
【所有至关重要的议题皆需经此会议深入研讨并最终拍板定夺】
【然而,之前也说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十人会议”变成了三巨头】
【在和会举办的这段时间里,这样的高级别会议总共召开了六十余次之多】
【每一次会议都是列强们权衡利弊、争夺利益的角斗场,而那些弱小国家只能沦为旁观者或牺牲品】
唐朝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轻缓地说道:“这里面可就大有文章了啊。”
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悉一切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
房玄龄连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其中缘由确实耐人寻味,颇有深意呐。”
房玄龄深知皇帝心思缜密,对这些事情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判断。
在场的那些头脑聪慧之人,闻听此言纷纷心领神会地点头,表示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微妙之处。
此时,人群中有个来自世家大族的官员甲压低声音嘟囔着:“每次都这样故弄玄虚,让咱们费劲儿去猜测。”
言语间流露出些许不满之情。
站在他身旁的另一个世家官员乙则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李世民,然后轻声回应道:“也许生逢此世,本就是我们这些人的不幸吧。”
话语之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官员甲紧接着又说道:“自古以来,哪有能够延续千年之久的王朝呢?”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在场许多人的敏感神经。
然而,还未等官员甲继续说下去,官员乙赶紧打断他并提醒道:“嘘……莫要再说这种话了,小心重蹈黄巢之覆辙。”
听到“黄巢”二字,官员甲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显然是被戳中了痛处。
就在两人窃窃私语之际,一旁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员高声喝道:“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这声呵斥犹如一道惊雷,使得原本有些嘈杂的场面立刻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对于这小小的插曲并未太过在意,依旧神态自若地说道:“或许是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敌人,在对抗外敌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控制。当然,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众多,我们只需拭目以待,便能知晓其中端倪。”
随着他这番话出口,整个场面再次恢复了先前的平静,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后续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