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就是这个味儿!当时我做红烧鱼炖豆腐的时候,也是这个香味。我站在灶台前,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王春华在一旁,下意识地摸了摸嘴角,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忍住了,不然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都说做饭的人往往不喜欢吃自己做的饭。
只因为在做饭过程中,早就被油烟味熏得没了胃口。
可这次烹饪这条白鲢时,王春华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眼前这条鱼,卖相虽说只能算一般(这大概得归咎于王春华的厨艺还有进步空间),但它散发出来的香味,却极具诱惑,让人难以抗拒。
老张看着这一幕,不用品尝,心里就笃定自己的零花钱算是保住了。
于是,他得意洋洋地开启了自己的 “反击”:“媳妇,咱俩结婚这么多年,我今儿还是头一回发现,你的厨艺竟然这么厉害!一条普普通通的白鲢,在你的妙手下,都能变得如此香气扑鼻,诱人至极。”
哼!
王春华心里冷哼一声。
别以为她看不出来,这个小心眼的男人,是在暗暗嘲讽她呢。
“到底好不好吃,吃了再说!”
王春华白了老张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老张满脸殷勤,迫不及待地主动夹起一块取自鱼身最鲜嫩部位的肉,放进王春华的碗里,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然后,他还不忘热情地招呼一旁的吴亚楠:“亚楠,千万别客气,赶紧尝尝你婶子的手艺,这鱼香得很呢!”
吴亚楠干脆利落地回应道:“好嘞,叔!我自己来就行,我是不会跟你见外的。”
实际上,她内心对这条白鲢的味道充满了好奇,早就按捺不住想要一尝究竟了。
当三人将鱼肉送入口中的瞬间,脸上期待的表情,齐齐顿住了。
好咸!
那滋味,估计也就比掉进盐罐子里好点吧。
不约而同地,三人动作整齐划一,赶忙端起面前的粥碗,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试图用粥的清淡来缓解口中那过于浓重的咸味。
王春华有些尴尬,下意识解释道:“一时心急,盐放多了。”
吴亚楠见状,赶忙安慰道:“婶子,没事儿!这咸度,用来下粥刚刚好,别有一番风味呢。”
而老张直接用实际行动表示。
一口鱼,一口粥,吃的停不下来。
不出意料,随着盘中最后一块鱼肉被消灭干净,三人都吃得肚子滚圆,撑得不行。
实在是这条鱼太 “下饭” 了。
倒不是说鱼肉本身吃了多少,而是为了中和那浓重的咸味,大家一碗接一碗地灌下粥。
这足以可见,这鱼的味道有多绝。
纵使齁咸无比,却依然让他们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
老张心满意足地捧着肚子,脸上挂着一抹略带讨打的笑容,开口问道:“媳妇,这下我的零花钱总不用扣了吧?”
王春华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彻底心服口服了。
无论是之前品尝的柿子,还是今天这条鱼,那滋味堪称一绝。
对比之下,感觉自己过去四十年吃的柿子和鱼是假的了。
王春华没有直接回应老张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买的柿子和这鱼,该不会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吧?”
老张点头,说道:“没错!柿子和鱼都是江老板家的。我能知道这个地方,还是老江介绍的呢。”
他暗自庆幸,当时没有被那 50 一斤的高价给吓跑。
否则就要错过如此美味的柿子和鱼了。
虽说价格确实不便宜,但只要品质足够出众,哪怕再贵些,想必也会有人愿意为之买单 。
有这般想法的可不只有老张,王春华此刻同样转变了看法。
她看着桌上已经见底的盘子,再想想之前对白鲢价格的抱怨,如今竟全然没了那种觉得五十一斤白鲢昂贵的念头。
想起正在坐月子的女儿,以及自己花 38 元一斤买来的老母鸡,心里突然冒出一种奇怪的感觉 —— 这么好的鱼,卖50一斤似乎还亏了。
一瞬间,王春华不再纠结于用老母鸡做鸡汤这件事,满心满眼全是老张带回来的那条白鲢。
她不禁琢磨起来。
这白鲢都能养得如此美味,要是换成鲫鱼,再精心炖成鱼汤,那汤该是何等鲜美啊!
思及此处,王春华看向老张,开口说道:“只要你能从江老板那儿钓一条鲫鱼回来,我就给你加零花钱,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老张心里乐开了花,怎么可能不同意。
有了这个由头,他就能堂而皇之地去江老板家的池塘钓鱼了。
然而,尽管内心激动得如同揣了只小兔子,上蹿下跳,老张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满脸纠结的模样。
“江老板那池塘里鲫鱼没几条,我也不确定下次能不能钓上来。不过,为了女儿,再难我也要钓,不大了多去几次。”
老张这话里暗藏的小心思,王春华哪能听不出来?但念及他带回来的柿子和白鲢确实美味,给家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她也就懒得跟老张计较,装作没察觉。
这时,正准备告辞回家的吴亚楠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脑海中也萌生了类似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有 “小孩吃鱼聪明” 的说法,且不论这说法是否科学,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此前,为了哄自家孩子吃鱼,吴亚楠可谓煞费苦心。
河鱼、海鱼、深海鱼,各种品类她都没少买,可孩子总是不领情,一口都不愿多吃。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晗晗愿意吃的鱼,吴亚楠自然不愿轻易错过这个让孩子补充营养的好机会。
在她看来,50 元一斤又怎样?之前上百块一斤的深海鱼,她为了孩子的营养,也毫不犹豫地购买过。
但是这么贵的价格,她也不好意思让公公买。
只能拜托老张了。
“张叔,那你以后去钓鱼的时候,如果钓上来有多余的鱼,能不能转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