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草原一战打得有些虎头蛇尾,但不管怎么说,随着那位远东方面军的元帅下台,北线战争总算迎来尾声。
本来,看到苏方被全歼两个正规师还没有退却的打算,参谋部一致认为远东方面军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加大筹码甚至打成持久战。
为此白远还咬着牙又召唤了一个步兵师。
但现在似乎派不上用场了。
又是一万多张嗷嗷待哺的嘴啊……
好在,跟随毛子然后战败的外草原国可以充当一下血包,缓解两省的粮食压力。
第一批十万头牛羊浩浩荡荡的被驱赶南下。
当骑一师长驱直入,杀进王庭之后。
吴敌拿枪指着草原王的脑袋。
尽管这位王再不情愿,他也不得不签下一大笔战争赔款。
总计牛羊等五百万头牲畜,战马二十万匹,其中战马由蒙方畜养,当白远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取,位置偏靠近察省。
五百万头牲畜,草原王庭一时是拿不出来的。
毕竟他们才向北方的大邻居提供了一批。
不过白远也不急,首批十万头已经够解燃眉之急了。
剩下的让对方慢慢还就行,反正利滚利滚利,什么时候还完白远也算不清。
当然,也懒得算。
与此同时,他还强迫王庭允许白远的人在草原国经商。
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上,一昧的压迫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激发这些人的内驱动力,才能源源不断的榨取价值。
草原之战,苏察参战人数超过二十万。
在间战期,规模已经够得上一场战役了。
随着战役结束,战地记者们纷纷把战报传向四方。
他们长期身处战场一线,是对战场最了解的一批新闻人。
因为了解,所以震惊。
虽然才展露苗头,但是白远的的确确用了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作战方式。
这种作战方式助力白远在短短几天时间就歼灭了苏方大量有生力量,并几乎全据外草原。
略微关注这场战役的人无不震惊。
这种震惊就像病毒一样,伴随着那些战地记者撰写的文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且不提此役后续的发酵,以及白远打响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说回几天前。
梁石山脉,第3师防御阵地。
山峦叠嶂,远方的密林中偶尔想起枪声,惊起阵阵飞鸟。
那是日军渗透过来的小股部队。
杨大彪站在指挥所里,面前时插满了各种旗帜、标满了各式箭头。
掀开帷帐,他手持望远镜眺望远方。
透过山隘中的缝隙,隐约可见远处平地上升起袅袅炊烟。
“原来这帮子王八畜生,也是会生火做饭的!”手持望远镜的杨大彪不屑冷哼。
一边的参谋长将刚刚点过烟杆的洋火甩灭,“牲口也得进食不是?”
调笑过后,他恢复正色,直言道:“师座,鬼子在那正构筑炮兵阵地,要不要我派人袭击,端了他们的阵地?”
“他们既然敢明目张胆的在那构筑炮兵阵地,怎么可能没有任何准备?
任何一个军队,都会在炮兵阵地布置大量精锐步兵驻守。
派去的人少了,无异于羊入虎口;
派的多了……我们自己的阵地还要不要守了?”
人手不足是让杨大彪有些头疼的点。
本来东部屏障可是他们三个步兵师驻守的,现在换成了一个第3师,外加一个不满员的第4师。
防守压力倍增。
“那咋办,总不能任由小鬼子拿炮轰咱们,咱们干看着不还手吧?”参谋长挥舞烟杆指向对方阵地:“那可是一个炮兵联队,36门105重炮呢!”
杨大彪撇撇嘴:“老子还72门105毫米榴弹炮呢!”
“可这崇山峻岭的,咱们有再多的火炮也施展不开啊师座。”参谋长无奈道。
这话如果被其他大夏部队听到,一定会感叹一句:“好小众的词汇啊!”
在于外国军队作战中,历来都是大夏军队被对方的火炮压得抬不起头来,自家好多军队连重炮什么模样都没见过。
而第3师区区一个步兵师,竟说重炮数量远超一个师团级编制?
听完参谋长的话,杨大彪放下望远镜返回指挥所。
他的手指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着,眼神死死盯着沙盘里对方构筑炮兵阵地的方向。
“105毫米的火炮威力再大,也不开山体……再说了,谁说不还手了?”
“传我的命令,在39号阵地后方的山头上构筑炮兵阵地,速度要快!”
参谋长的眼神迅速掠过沙盘,找到了杨大彪所说的位置。
他当初是实地看过那块地方的。
那处山头较为平整,倒是勉强能展开部署重炮。
只不过空间有限,布置个六门就顶天了。
瞬息之间,参谋长就隐约明白了自己这位军事主官的意图。
这是打算以炮对炮,等对方炮兵阵地构筑的差不多了,直接将其打烂,运气好还能多报销对方一些重炮。
但是……
参谋长没有掩饰自己的疑虑,直言道:“虽然我们的火炮射程比小鬼的要远不少,但他们可是有飞机的……我担心把重炮部署在这里,怕是最终一个都撤不下来!”
“我知道!”杨大彪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但那又怎么样?”
“就算一换一,更何况还能迟滞对方重炮的发挥时间,而且……你也觉得我是针对他们的火炮?”
“难道不是……”说到这,参谋也有点反应过来了。
随后他看着杨大彪双眼放光。
“传令兵!”杨大彪冲着帐外高呼。
“到!”
“传我命令,在39号阵地后方的山头上构筑炮兵阵地,布置四门榴弹炮。”
“除此之外,布置一个防空炮排,剩余的空间给我放满mG34机枪双联组成的高射机枪!”
炮兵?
我可看不上他们!
老子的目标是他们的飞机!
来多少,老子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