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老对江婉是越来越喜欢了,觉得这小丫头很会教书,跟别的夫子比,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从来没见这丫头用戒尺打那个人的,但在她的课堂上大家都很自觉的学习。
江婉把小红花的奖惩制度带到了巧媛堂,有了小红花的刺激。从来只有学生孝敬先生的,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先生给学生东西的,哪怕只是一支毛笔几张纸,那也是非常不得了了。更何况大家都穷,平白的得了几张纸一支笔也很好了。
有很多小富之家和商人家庭也想送家中女孩子来读书,这些人可是愿意花银子的。这可是好事,只要是女子能接受教育,开卷有益,就是好事。不是有一句话:男人受教育就是一个人受教育,女人受教育就是全家受教育。
江婉觉得自己没能力开女子学堂,但不是有唐世子吗?于是唐世子再次见到江婉的时候,就被江婉超哥哥前超哥哥后的叫的发晕。唐世子是正常的少年,被自己的未婚妻哄着,很快就晕乎乎的答应了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就答应的事。
开设女子学堂可不是给孤儿院的孩子上课,要有高大的课堂,要有小花园子,还要有几间休息的屋子,还要开设在城里。要求不少,但地方却不难找。唐世子只用了半个月就找好了地方,又过了半个月里边的家具都准备好了。
随后就开设了巧媛堂的分校,专门收城里家境优渥的女孩子入学。没想到报名的人还不少,后来想想就明白了,柳怀宁一个县主,自己一个侯府小姐还是十二岁的女童生。如果不差钱,跟着读书无论从哪方面都是很好的。
依旧是请了公主剪彩,这次德王没能来,德王的身体每况愈下,唐世子脸上的笑容也少了很多。侯府大奶奶来捧场,这次没有第一次剪彩来的贵人多,但却更热闹,女学生的家人很给力,每家每户都浩浩荡荡的来了十几甚至几十人。
大约一辈子也没见过公主,这回近距离见到了,大家觉得这个书读的太值了。就算为了第一天的剪彩也值了,还听说柳县主会来讲课,那可真是赚大发了。
江婉还挖了之前在侯府教自己的女夫子来做夫子,大奶奶支援了一个宫里的嬷嬷做礼仪的夫子。江婉又请了两个,一个教作诗赋,另一个跟侯府来的女夫子一样,也是教四书五经,加上自己和柳县主,这个学堂的架构也算可以了。
大奶奶还帮着置办了仆妇,这里是女学,不合适有男人进来。所以从上到下都是女的:女夫子、女仆、女厨子等等。
江婉在两个巧媛堂转,一天去一间。城里的巧媛堂束修不低,收来的都补贴到了城外的巧媛堂了。两头跑虽然辛苦,但想着自己做的事,就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
当巧媛堂开始第三次养蚕的时候,江婉被皇上召见了。只召见江婉,没有别人,这是以前没发生过的事。太后每次都是见余夫人的时候叫带上自己,太后召见老夫人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单独召见自己就没发生过。
内侍直接到了巧媛堂传的皇上口谕,江婉马上就要跟着走,连跟家里人商量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带进宫了。
进了宫江婉跟做梦似的,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单独见陛下还是第一次。说不紧张是假的,到了宫中又等了一会,皇上才招了江婉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