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轩这段时日可谓是心事重重,一边为眼前的诸多繁杂事务烦忧,一边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皇上的批复。这一等,便差不多过去了近半个月。
这一日,陆云轩正在府衙中埋头忙碌,忽然接到皇上的口谕,宣他即刻前往御书房面圣。陆云轩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整理好衣冠,匆匆进宫。
来到御书房外,陆云轩谨慎地整了整衣衫,待太监通传后,才小心翼翼地踏入书房。只见皇上正端坐在御案之后,神色严肃中却又带着几分期许。
陆云轩赶忙跪地行礼:“臣陆云轩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微微抬手:“陆爱卿平身,赐座。”
陆云轩谢恩后,在一旁的椅子上轻轻落座,心中暗自揣测着皇上此番召见的缘由。
皇上的目光落在陆云轩身上,缓缓开口道:“陆爱卿,你告假省亲之事,朕与多位臣工商量过后,决定准你所请。不过,朕给你的不是一个月,而是三个月。既然要去,那就得风风光光,不可失了我朝重臣的体面。
另外,你此次回乡,朕还有更为关键的事务交付于你。李尚书保荐你协同今年大考,朕便命你代天巡视中南几省官员。此事至关重要,不仅关乎这些官员的仕途,更是关系着这几省数千万百姓的民生福祉,切不可有丝毫马虎。”
陆云轩听完,心中不禁暗暗叫苦。“这哪里是批省亲假啊,分明是不折不扣的出差公干!而且全是得罪人的差事。”但他表面却不敢表露分毫,而是神色庄重,起身跪地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尽力,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皇上重新坐回御座,表情严肃地继续说道:“这几省乃是本朝富庶之地,是本朝重要的粮仓,亦是人才辈出之所。且各省情况各异。有的地方水利工程关乎农耕收成,有的地方商贸往来影响百姓生计。你要仔细考察当地官员在这些方面的作为。对于那些真心为民、政绩卓着的官员,要予以表彰;而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无所作为的,绝不能姑息纵容。爱卿初次担此大任,所以朕要给你详细说明,切不可出现差错。”
陆云轩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应是。 皇上又道:“还有,教育、治安等方面也不可忽视。查看学府是否兴盛,人才培养是否得当;治安是否稳定,百姓能否安居乐业。你要深入民间,倾听民声,不可只听官员的一面之词。”
陆云轩拱手道:“臣明白,定当以公正之心行事,如实向陛下禀报。” 皇上站起身来,走到陆云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给你先斩后奏和调动府兵之权,便是要让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果断处置。但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你务必谨慎用权,不可滥用。若发现有官员勾结匪患、鱼肉百姓,或是瞒报灾情、中饱私囊,不必请示,可直接拿办。”
陆云轩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必当全力以赴,明察秋毫,绝不辜负陛下的期许。”
皇上满意地笑了笑:“好,你且回去准备吧,明日即会颁旨。择日出发,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陆云轩再次谢恩后,退出了御书房。
一路上,他的心情沉重,不断权衡着利弊。“这次省亲,虽说升了官,又有钦差大人的风光。但这年度大考所面对的大都是当地大员,许多官员甚至比我的品衔还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陆云轩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但皇命已下,圣旨已接,岂有违抗之理?”陆云轩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强打起精神,开始着手准备。
他精心挑选了几个得力的属员,与他们反复商讨,制定出了详细周全的巡视路线。三日之后,便率领众人离开了京城。
至于以后所发生之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这苏家,自从打定主意要举家迁往京城,行事便雷厉风行。苏老爷深知京城的繁华与潜藏的巨大机遇,更明白此次举家搬迁对家族未来的重要意义。他们迅速地对所有产业进行处置,能变卖的毫不犹豫地变卖,能转手的则尽快转手。
苏家在当地原本也算是根基深厚,产业众多。但为了能够尽快奔赴京城,苏老爷亲自督办,不出月余,便将一切事务处理得干干净净。
苏家行事低调,并未大肆宣扬。一来是不想引起过多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二来也是担心途中可能会遭遇变故。他们雇了五辆马车,全家十几口人连同数个得力的下人,在一个宁静的清晨悄悄上路。
不用说,灵韵也在苏小婉的躯壳里,一同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漫漫征程。 这一路上,风景如画,苏老爷一家的心情格外舒畅。毕竟他们摆脱了过去的种种束缚,满怀对京城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半路上,他们少不得游山玩水,倒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然而,这一家老小,携带众多行李和家当,行进的脚程自然快不起来。有时遇到迷人的美景,便会停留片刻,尽情欣赏一番;有时孩子或是老人感到疲惫了,也会找个舒适的地方休整几日。
就这样走走停停,将近一个多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京城。
京城的繁华热闹、熙熙攘攘,让苏老爷这位见多识广的商人也不禁为之惊叹。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苏老爷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中满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想着尽快见到陆云轩,让女儿与他早日完婚。
他们一路打听陆云轩的府邸,其实苏老爷在出发之前,曾专门拜会过张知府,向他询问了陆云轩的情况。只是那时候张知府还没有接到陆云轩的书信,所以也只能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陆云轩的情况尽数告知苏老爷。
等苏老爷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陆府门前,却只见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连一个出来接应的人都没有。后来向周围的邻居打听才知道,三天前,陆云轩就带人走了,说是代天巡查,顺带回乡省亲,需要三个月才能回来。
苏老爷一听,顿时愣在当场,心中满是失落和焦虑。 “这可怎么办?陆云轩只身一人在京,也没有其他朋友;而我们苏家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戚可以投奔。这一家将近二十几口人,五辆马车,满满的家当,这可如何是好?!”
苏老爷在心中暗自叫苦。 但苏老爷毕竟是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社会阅历丰富的老手,很快便冷静下来,迅速作出调整。
他将几个儿子分别叫来,有条不紊地安排道:“老大苏然,你带人在京城繁华之处,找一家规模较大的客栈,而且要包下一个独院,我们先安顿下来,可能要住上一段时日。
然后再负责在京城寻一处宅院。要有三四进院,稍显有些贵气,最好是能买下来,如若不行租下来也行。记住,要位置合适,环境清幽。”
苏然恭敬地应道:“父亲放心,儿子定当办好此事。”
苏老爷接着对二儿子苏天说道:“苏天,你和三弟苏成、四弟苏浑分别带人在京城各大区进行市场调查,了解京城的商业情况,寻找合适的店铺。咱们苏家要在京城立足,还是要依靠商业。”
苏天点头道:“父亲,孩儿明白。”
“你们都要用心去办,不得有半分懈怠。”苏老爷严肃地说道。 “是,父亲。”三个儿子齐声应道。
不一会儿,苏然便在京城最繁华的街区,租到了一处不错的客栈,并成功包下一个单独的院落。
不到一日,苏家众人便在这京城的客栈中有了暂时的落脚之地。
苏老爷自己则坐镇客栈,通过与来来往往的客人交流,打听有关陆云轩的各种消息。毕竟客栈人来人往,是各种信息的汇集之处。
安排已毕,苏家众人便开始忙活起来。老大苏然带着人,整日奔波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终于,在经过多日的寻找后,他发现了一处位于皇城西隔四条街的宅院。
这是一座四进院,曾经是前朝某位侍郎的宅邸。如今因家道中落,正在挂牌销售。
苏然走进宅院,仔细查看。只见庭院宽敞,房屋布局合理,虽然有些地方略显陈旧,但只要稍加打扫和修缮,就可以入住。
他心中大喜,赶忙回去向父亲禀报。 苏老爷和苏然一同前来实地考察,越看越满意。
“就是这里了,虽然价格不菲,但为了咱们苏家在京城能有个好的开端,值得。”苏老爷当场决定买下这座宅院。
而苏天、苏成和苏浑这边也没有闲着。他们分头行动,在京城的各个商业区进行深入调研。他们认真询问商家的经营状况,仔细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还仔细观察了不同地段的人流量和消费群体。
经过几天的奔波,三兄弟终于有了收获。
他们向苏老爷汇报了各自的发现,并一起经过实地考察,选中了离宅院较近的一处铺面。 这铺子面积颇大,前后两院,完全可以做前店后坊,非常合适。
就这样,不到一月的时间,苏家就搬进了新宅,苏家铺子也热热闹闹地开业了。 苏老爷看着焕然一新的宅院和热闹开业、生意兴隆的铺子,心中满是欣慰。
但他仍不忘打听陆云轩的消息,盼望着他早日回京。 苏老爷通过在客栈中与过往的客人交谈,听到了许多关于陆云轩的事迹。 有人说陆云轩在京城办案公正无私,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有人说他才华出众,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前途无量。 苏老爷听着这些,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要将女儿嫁给陆云轩的决心。
只是这还需要两个月之后,陆云轩才有回京。
苏家的男人们在京城的商业领域开始了不懈的奋斗。苏小婉则陪着母亲在家中操持家务,闲暇时,更多的是在思念着陆云轩,期待着与他的重逢。
这一日,苏小婉觉得有些闲暇,便与母亲商量着一起去街市上逛逛,也顺道去自家铺子参观一下。她们自打到了京城,还未曾好好逛过,就连自家的铺面也还没有去过。
只是这一出去,便又生出了些许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