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尘带着那本残缺的秘籍,踏上了归乡的路途。一路上,他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他在蛊术的研究上有了初步的成果;忐忑的是,不知道自己所学在家族中能否得到认可。
经过几日的奔波,方尘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村庄。村庄依旧宁静祥和,仿佛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一切都未曾改变。然而,方尘知道,自己已经不同了。
当他踏入家门,父母脸上露出惊喜和关切的神情。母亲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慈爱:“孩子,你在外可受苦了?”父亲则默默地站在一旁,眼中透着欣慰和期待。
方尘微笑着安慰父母,然后将自己的经历简单地讲述了一遍。当提到蛊术秘籍时,父母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担忧。
“尘儿,蛊术之路充满未知,你可要小心啊。”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道。
方尘点了点头,他明白父母的担心,但他心中对蛊术的热情并未因此减退。
第二天,家族中的人们听说方尘在外获得了蛊术秘籍,纷纷聚集到他家的院子里。大家好奇地看着方尘,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怀疑。
方尘深吸一口气,决定在家族众人面前小试身手,展示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所学。
他从怀中取出一只自己培育的蛊虫,这是一只小巧玲珑的飞蛾蛊,翅膀上闪烁着淡淡的光芒。方尘集中精神,运用从秘籍中学到的操控之法,向蛊虫传递着指令。
只见那只飞蛾蛊缓缓飞起,在空中盘旋了几圈。方尘心中一喜,继续加大灵力的输出,试图让飞蛾蛊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更复杂的动作。
然而,就在这时,飞蛾蛊突然失去了控制,向着一旁的人群冲去。人群中顿时发出一阵惊呼,方尘心头一紧,急忙再次集中精神,试图召回飞蛾蛊。
经过一番努力,飞蛾蛊终于回到了他的手中。方尘的额头布满了汗珠,脸色也有些苍白,显然这次的失误让他消耗了不少精力。
家族中的人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摇头表示失望,有人则露出了担忧的神情。
“就这?我还以为能有多厉害呢。”一个年轻的族兄嘲笑道。
方尘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和失落,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
“刚才只是个意外,我再试一次。”他说道。
这一次,方尘选择了一个更为简单的蛊术——让一只蜘蛛蛊织出特定的图案。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蜘蛛蛊,心中默默祈祷着不要再次出错。
蜘蛛蛊在他的指挥下,开始缓慢地吐丝织网。起初,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蜘蛛蛊按照他的意愿织出了大致的轮廓。但就在即将完成的时候,蜘蛛蛊的动作突然变得迟缓,最终织出的图案也与方尘所想相差甚远。
人群中的议论声更大了,方尘感到无地自容。他低下头,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沮丧。
“也许你根本就不适合蛊术,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另一个族人说道。
方尘握紧了拳头,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会证明自己!”
夜晚,方尘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中的繁星。他反思着白天的失误,意识到自己在蛊术的操控上还不够熟练,对秘籍的理解也还不够深入。
“我不能就这样被打败,我一定要掌握真正的蛊术!”他暗暗发誓。
从那以后,方尘更加刻苦地钻研秘籍。他不再急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而是默默地练习,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方法。
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床,到村子附近的山林中捕捉蛊虫,然后仔细观察它们的习性,尝试与它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午后,他会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练蛊术,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动作,他都会反复练习,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夜晚,当其他人都进入梦乡时,方尘还在油灯下研究秘籍,思考着其中的奥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尘感觉自己对蛊术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他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蛊虫,并且能够让它们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任务。
一天,家族中一位长辈的农田遭受了虫害。大片的庄稼被害虫啃食,眼看就要颗粒无收。方尘得知后,主动提出要用蛊术来帮助解决虫害问题。
众人虽然半信半疑,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方尘试一试。
方尘来到农田,放出了几只自己精心培育的蛊虫。这些蛊虫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地在田间穿梭,寻找着害虫的踪迹。
只见蛊虫们纷纷施展各自的本领,有的释放出特殊的气味驱赶害虫,有的直接捕食害虫。不一会儿,田间的害虫数量明显减少。
经过几天的努力,虫害终于被控制住了,庄稼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家族中的人们对方尘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怀疑和嘲笑,变成了惊讶和敬佩。
方尘终于在家族中证明了自己,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未来的蛊术之路还很长,但他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