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一辆朴素的马车悄无声息地驶离了京城,朝着南方的官道疾驰而去。马车内,林尘面色凝重,手中紧握着一枚玉佩,那是谢婉在他临行前偷偷塞给他的。
“拿着这个,去江南寻我义父,他会助你一臂之力。”谢婉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切记,万事小心。”
谢婉的义父,当朝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公公,位高权重,消息灵通,是林尘此刻最需要的助力。他深知此去江南凶险万分,李尚书既然敢对他下手,就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一路颠簸,数日后,林尘终于抵达江南。在赵公公的暗中帮助下,他迅速联络上旧部,开始秘密调查李尚书的罪证。
李尚书为人阴险狡诈,做事滴水不漏,想要找到他的破绽并非易事。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林尘凭借前世记忆,很快便发现李尚书在江南经营多年,暗中勾结地方官员,贪赃枉法,甚至私自设立兵器库,意图谋反!
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林尘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要反击,将李尚书的罪行公之于众!
这一日,正是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气氛肃穆。
“臣林尘,有本启奏!”林尘身穿官服,一步踏出,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哦?林爱卿有何事启奏?”皇帝端坐龙椅之上,语气平淡。
“臣要状告当朝尚书李大人,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甚至意图谋反!”
林尘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震惊地望着林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尚书更是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指着林尘怒斥道:“一派胡言!林尘,你血口喷人!来人啊,将他给我拿下!”
“皇上!臣有证据,可以证明李尚书的罪行!”林尘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份份卷宗,高高举起。
“呈上来!”皇帝眼中精光一闪,沉声下令。
太监总管小心翼翼地接过卷宗,呈到皇帝面前。皇帝接过,一页一页仔细翻阅,脸色也随着内容的展开越来越阴沉。这些卷宗详细记录了李尚书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从贪污受贿的数目,到私自设立兵器库的地点,甚至连他与地方官员勾结的密信都一应俱全。
“李尚书,你还有什么话说?”皇帝将卷宗猛地掷在李尚书面前,怒火冲冲地问道。
李尚书脸色惨白,他知道自己完了,但他仍旧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狡辩道:“皇上,这些都是诬陷,是林尘故意栽赃陷害微臣!”
“诬陷?”林尘冷笑一声,上前一步,指着那些卷宗说道,“这些都是臣亲手调查所得,更有证人可以作证,皇上若是不信,大可将他们传唤上殿,与他对质!”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殿下的文武百官,沉声说道:“来人,传朕旨意,彻查此案!若有人胆敢包庇,一律严惩不贷!”
圣旨一下,朝堂之上顿时掀起一阵轩然大波。谁都没想到,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弹劾,竟然牵扯出如此惊天大案!
接下来的几日,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林尘将冤案的真相一一揭开。他将那些被李尚书陷害的官员和百姓一一找到,让他们当堂指证李尚书的罪行。那些被冤枉的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们声泪俱下,控诉着李尚书的恶行,整个朝堂上充满了悲愤和控诉的声音。
看着眼前的一切,林尘心中充满了感慨。前世他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这一世,他终于为自己,也为那些无辜的人讨回了公道!
“皇上,微臣还有一事禀报。”林尘突然跪下,语气沉重,“李尚书的罪行,只是冰山一角,微臣怀疑,朝中还有更大的阴谋……”
皇帝猛地站起身,眼中寒光闪烁:“说,到底是谁?!”
林尘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御座上的皇帝,一字一句地说道:“臣怀疑,此事与当朝丞相,脱不了干系!”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在寂静的大殿上炸响。文武百官皆是倒吸一口凉气,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丞相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会与李尚书这等贪官污吏有所勾结?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沉吟片刻,语气威严地问道:“林爱卿,你可有证据?”
“回皇上,臣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林尘坦然答道,“但是,李尚书这些年来贪赃枉法,数额巨大,却从未被人察觉,甚至还能步步高升,这其中若是没有朝中权贵的庇护,绝不可能办到。而以李尚书的品级,能给予他如此庇护的人,除了丞相大人,臣实在想不出还有谁。”
“放肆!”一道怒喝声响起,只见一位身穿官服,面容威严的老者从人群中走出,正是当朝丞相王大人。“林尘,你休要血口喷人!老夫为官多年,一向清正廉明,岂容你这般污蔑?!”
林尘不卑不亢地与他对视,语气平静地说道:“丞相大人息怒,臣只是据事推测,并无意冒犯。若丞相大人心中坦荡,何不配合调查,以证清白?”
王丞相气得胡子发抖,正欲开口反驳,却被皇帝挥手打断。皇帝目光深邃地扫视了一眼殿下的众人,缓缓开口道:“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彻查清楚。来人,将李尚书及其党羽全部押入天牢,严加审讯!另外,传朕旨意,彻查丞相府,若有违法乱纪之事,一律严惩不贷!”
“皇上圣明!”林尘叩首谢恩,心中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之感。他知道,真正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此案之后,林尘因功被封为御史大夫,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无人再敢以身试法。
然而,林尘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的使命还远未结束……
然而,林尘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的使命还远未结束。
平反冤案、整顿吏治只是第一步,他心中还有更远大的目标,那便是守护这片疆土,守护他所珍视的一切。
一日,林尘正在书房中批阅奏折,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谢婉端着一杯香茗走进书房,轻声道:“夫君,可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林尘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眉心,说道:“北疆战事吃紧,蛮夷屡次进犯,边关告急啊。”
谢婉闻言,心中一紧,她深知北疆战事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无数将士的牺牲,意味着无数家庭的破碎。
“皇上可有派兵增援?”谢婉问道。
“皇上已经下旨,命镇北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增援。”林尘叹了口气,说道,“只是,镇北将军年事已高,恐怕力不从心啊。”
“夫君,妾身有一计。”谢婉眼珠一转,说道,“何不毛遂自荐,前往北疆,为国效力?”
林尘闻言,眼前一亮,这倒是一个好主意。他正值壮年,又熟读兵书,的确是前往北疆的最佳人选。
“好!我这就进宫面圣!”林尘当即决定,起身准备进宫。
“夫君且慢。”谢婉拉住林尘的衣袖,说道,“妾身已经安排好了,赵公公正在府外等候。”
林尘心中感动,谢婉总是如此善解人意,为他考虑周全。他紧紧地握住谢婉的手,说道:“婉儿,谢谢你。”
谢婉嫣然一笑,说道:“夫君,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林尘离开书房,来到府外,果然见赵公公正在等候。
“林大人,请上车吧。”赵公公说道,“皇上已经在御书房等候多时了。”
林尘点点头,上了马车,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他知道,此去北疆,凶险万分,但他义无反顾。
马车缓缓驶向皇宫,林尘掀开车帘,望了一眼繁华的京城,心中暗暗发誓:此去北疆,定当凯旋而归!
皇宫,御书房。
林尘跪在御案前,向皇帝禀明了前往北疆的决心。
皇帝沉吟片刻,说道:“林爱卿,你可知此去北疆,九死一生?”
“臣知道。”林尘语气坚定,“但为了国家安危,臣万死不辞!”
皇帝点点头,说道:“好!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刻前往北疆,主持战局!”
“臣领旨!”林尘叩首谢恩,心中豪情万丈。
他起身,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御书房,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高大。
然而,当林尘抵达边疆,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惨烈,亲身感受了敌军的强大,他才发现,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加严峻......他翻看着最新送达的军报,眉头越锁越紧,心中不安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报——”帐外,一名士兵急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启禀大人,斥候来报,敌军大营有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