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七十七章覆亡赵宋政权的第二步

甭管骆永胜曾经对孔家有多少的偏见和不屑,但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看问题,这孔延世确实是一个好人,拥有着一颗读书人匡世救民的红心。

骆永胜在孔家仅仅待了两天,孔延世就备好了车马准备入京面圣,还邀请骆永胜一道同去。

一道同去?

那不是上赶着把自己送进刑场受那千刀万剐之刑吗。

面对孔延世这么无理的邀请骆永胜当然是婉言谢拒,倒也有合理的托辞。

“学生此来山东就是为了请明公出面来救一救江南的父老乡亲,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学生打算在城外遥祭故土,将此事告慰父母的亡灵,并为其丁忧,等明公回来若是此行顺利,请务必告知学生,好让学生能够叩谢明公的大礼。”

真是一个至诚至孝的好孩子啊。

孔延世感慨着骆永胜的仁孝之心,当下也感到肩头之上的重担更加沉重,郑重其事的向骆永胜保证道:“小友放心,此番老父入京必亲呈吾皇,乞求其暂止江南兵戈。”

说罢登上车架,不顾千里劳顿之苦,一路向西,直奔东京而去。

望着孔延世离去的背影,骆永胜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转身离开,再出现时,便是人在曲阜城外几十里的一处偏僻乡野之中,魏禀坤迎了上来。

“大王觉得,这孔延世此去能成吗?”

“那就得看朝中那群士大夫是要祖宗还是要他们的利益了。”

骆永胜呵呵冷笑,目视东京方向道:“孔圣人的后代都站出来了,希望朝廷可以润改一下现在的制统,禀坤你说那满朝的士大夫是站在孔延世这里还是愿意站在他们自己的利益寸步不让呢。”

这个问题让魏禀坤打了个哆嗦,猛然想到了一极其可怕的后果。

现在孔延世心存仁义,要向朝廷进忠言相劝,劝的是什么?

劝的可不就是那制统之别导致的百姓造反之事吗!

换而言之,一旦孔延世入了京,把这种话在朝堂之上一说出来,那么跟士大夫阶级打擂台的就不是骆永胜而是他们士大夫阶级的祖宗孔家了。

改祖宗家法赵家亡国,不改祖宗家法就需要驳斥孔延世的观点,意味着士大夫集团要跟孔家打擂。而一旦士大夫敢找孔家的麻烦,那么牢不可破的士大夫阶级就会分裂,因为士大夫集团里面毕竟有很大一部分的读书人是孔家忠实的、狂热的拥趸啊。

到时候朝堂就会出现混乱,分成不同的党派继而无休止的出现思想上的斗争。

如此到了那日,便实现了骆永胜大战略中的另两点。

乱其思想、乱其党派!

朝堂一乱,就会波延地方,继而城市乱、地域乱、天下大乱!

“所以说,当孔延世进京的那一刻开始,无论赵宋改不改祖宗家法,赵宋都败了。”

阳谋,又是无解的阳谋。

想的越深,魏禀坤就觉浑身上下如坠冰窟,冷的他猛打哆嗦。

自家这位楚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妖人啊。

“现在天下正直大乱之时,所谓乱世用重典,寇凖想要平定天下塑造乾坤,必须先安内,安内就要统一朝堂的思想不能出现风波动摇。

孔延世的话一旦脱口,寇凖要么任由孔家制造思想混乱,要么.”

“要么就杀掉孔延世!”魏禀坤魂不守舍,后退一步:“而一旦寇凖杀了孔延世,不,只要孔延世死在东京城里,无论是不是寇凖杀的,矛头都将直指寇凖。

到那日,百官、天下的学生都将联名上书要寇凖的脑袋!寇凖要么自杀以谢天下,要么就逼赵恒退位他自己当皇帝。”

“哈哈哈哈!”

骆永胜仰天大笑,以手拍了拍魏禀坤的肩膀:“你说,孤拿孔家上下一百七十多口性命,换孔延世自戕于东京,他孔延世会同意吗?”

魏禀坤面色苍白,拜倒在地,顿首不敢言。

“禀坤啊禀坤,你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往往分两种,一种呢就是无知的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另一种则是话不多的人,他们懂得太多,故而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学闭嘴。孤希望你能博览古今,做一个世间大才啊。”

扔下这句话,骆永胜迈步便走,留下浑身抖成筛糠的魏禀坤频频擦汗。

现在的魏禀坤对于骆永胜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再也没有任何的怀疑,虽然他之前也没有怀疑过,但绝没有现在这么强烈的直观感受。

在骆永胜一手布下的局中,整个天下就像个提线木偶一般,任由着骆永胜来操控。

让祂乱就乱。

现在的魏禀坤只希望,只希望赵宋快快亡国,这样的话太平盛世可以早一点到。只希望骆永胜做了皇帝之后,可以对天下的百姓好一点。

‘四川的刘蜀、两广的陈粤、福建的林闽?’

脑子里这些政权的名字一一划过,魏禀坤缓缓摇头失笑:“就他们还想做大王的对手?这简直是太可笑了。”

而此刻的孔延世哪里知道自己深陷局中,此刻还满怀热忱的想着匡扶社稷、拯救黎民呢。

一进到东京城内,便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往皇宫方向去,正好迎面撞上了才从府衙中办公出来的寇凖车辂。

“孔家的车?”

寇凖喝了一声停,自己从车中走下,在一队亲兵护卫的保护下拦住了孔延世的马车。

见是孔延世本人还错愕一怔:“竟然是文宣公当面,失敬。”

“老夫见过寇相。”孔延世也不敢在寇凖面前托大,从车上下来见礼:“老夫有要事要入宫面圣,待拜谒万岁后当去拜访寇相。”

“不敢不敢。”寇凖连连摆手:“文宣公要面圣必是大事,不若本相与文宣公一道吧。”

“好好好,如此甚好。”

有寇凖相陪,孔延世便更加开心,索性上了寇凖的车架,两人一道入了皇宫。

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太师,一个是孔圣后人,当朝文宣公,这政治规格直接顶格,当然是一路畅通无阻。

别说赵恒没事,就是忙着生孩子这会功夫也得翻身下马出来接见。

君臣三人在资政殿碰了面,赵恒为示尊重孔延世,又名人将吕蒙正、王钦若等副相通通请来。

“文宣公入朝怎得这般匆忙,按照礼法应该提前两日报进礼部,朕好着宫中安排宴席,与百官一同款待才是啊。”

也是为难赵恒了,这般困难的日子里还能挤出灿烂的笑容。

还是孔延世懂得体谅,拱手道:“值此之时理当一切从简,臣有急事奏请陛下。”

“是吗,文宣公请直言,朕无不应允。”

“臣请陛下暂止江南兵戈。”

说着话,孔延世便开始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把骆永胜曾给他说过的话加上自己的润色补充,重新组织排列一遍说了出来。

“先周有八百年之江山、汉有四百,皆因国有良政,如今那骆逆以《周礼》之思想诱导百姓从逆才有今日天下之乱,故而臣请陛下何不以先贤为师、以八百年姬周为师,重定国策。”

这话说的众人都眨眼,一时没有搞懂孔延世的意思,只有寇凖猛然脸色大变,跳起身来大吼。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顿时,众皆侧目。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