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陈姨娘送回于家后,林然才回了自家。
于素娥身为陈姨娘的女儿,自然也很关心母亲认亲一事。
“相公,你是说我娘真是陈老夫人的女儿?我外公还是大儒?这事怎么就那么让人觉得奇妙呢!”
对于妻子的惊讶,林然心里也觉缘分真是件很奇妙的事。
总之岳母能够找到亲人,怎么说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要说心里高兴,除了林家外,当属陈家之人了。
陈老夫人跟随女儿身后回了书院。
这会儿书院里,陈震正在桌前练字。今日老妻去见人,也不知事情怎样了。
早知等待的时间如此煎熬,自己还不如随老妻一同前往。
眼下心里的焦躁,也只能靠写字来平缓心绪。
陈震这会儿书写的,还是狂草字体。待一幅字将要完成,小院里的门忽从外面被人打开。
陈老夫人扶着莲嬷嬷的手回了家里。
陈震房里听见门外响声,直接将笔丢了桌上,转身出了书房。
陈老夫人进门就见自家老头子神情紧张的望着自己,心里忍不住想到从前。
自从女儿丢失后,两人从前寻找女儿,也是这般互相等消息。
只是从前等来的都是心伤,但这次不是了,自己的女儿终于找到了。
陈震见老妻眼中有泪,想来这次又让人白白期望一场。
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陈老夫人见老头子低垂的头,想来是误会了自己,忙换了笑脸。
“相公,找到了,陈柳儿就是我们的宝颜,她还活着,还活着!”
陈老夫人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想到刚才跟女儿的见面,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陈震低垂的头因为老妻的话猛地抬了起来。
“碧君,你说的可是真的?”
不怪陈震要这么问,那么多年的期盼与失望,已经让眼前的老者对寻找亲女不敢再抱有希望。
可老妻说,孩子找到了,找到了!
此时的老者,听到这消息,脸上也是布满了泪痕。
两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双双互握着对方的手,站在自家花厅里,哭的心碎!
等两人在莲嬷嬷的劝慰下平复了心绪,还是陈震先开了口。
“碧君,颜儿可是不愿回来?”
自己今日虽未能见到女儿有些可惜,但知道女儿还在,陈震心里多少还有些慰籍。
“颜儿如今已嫁作人妇,想回来哪里有那么容易。”
“加之孩子失去了记忆,眼下她心里还未想清楚。咱们再多给孩子些时间吧!”
陈震听闻老妻这样说,也只能苦涩的点了点头。
好在颜儿还活着,听说还生了个跟自己相像的女儿。
眼下两人虽然见不到女儿,倒是可以去外孙女家里看看。
陈老夫人听相公这么一说,才忽然拍了拍手。
“我可真是老糊涂了,怎么没想到先去见一见我外孙女呢。听岳小子说,我还有个曾孙孙呢。”
一说到这,陈老夫人有些坐不住了。
“不行,我明儿就去看上一看。”
“带上我,我也要去见一见那孩子。”
陈震见老妻明日就要行动,心里也想去见一见外孙女与曾孙孙。
只自己的提议被老妻无情拒绝了。
“你先不要去,咱们还需两边兼顾。明儿你先见你外孙女婿,考察一下那小子如何。”
“再者,你不是答应了他,要给他辅导功课吗?”
“你啊,以后可是要拿出你一身的本事,将你外孙女婿教好了。”
听老妻这么一说,陈大儒才想到,书院里还有个外孙女婿等着自己。
行吧,关于女儿的事,自己确实还想要知道更多些。
自己先跟那小子说道说道也可。
陈家老夫妻已经制定好了明日的出行计划。
两人可是行动派,等第二日林然下学后,便被人请去了之前那小院。
林然经过昨日一事,如今面对陈山长,必然是要改口的。
因此,人来了小院后,林然面朝陈震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见过外祖父。”
陈震见林然这举动,喉间不自觉的滚了滚,好半响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起来吧,外孙女婿。”
等一老一少坐了花厅里,陈震开始向林然了解女儿更多的事。
林然对于岳母的事知之甚少,因此,也只能捡了自己知道的事,说与外祖父听。
“娘在于家过得一般,毕竟上头还有主母压着。平日里她也出不了门,多是在于府西院待着。”
“我岳父那人其实还可以,身边总共有一妻两妾,岳母只珍儿一个孩子。”
林然絮絮叨叨将自己知道的事说与老人家听。
等陈震听完外孙女婿这些话,其心里忍不住心疼女儿。
跟老妻一样,陈大儒也觉于景明配不上自己的宝颜。
只如今半载已过,两人做夫妻那么久,宝颜心里多少该是有这厮的。
眼下想女儿回到身边,实属不易。
说完了女儿,再就是外孙女一家。
听岳小子说,外孙女带着曾孙孙现在就住在井儿胡同那边,平日家里也就她跟孙孙两人,家里连个长辈也没有。
自己跟老妻如今年岁大了,至今还未体会过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不若让外孙女一家来书院住。
陈震将自己的想法说与林然听,直听得林然连连点头。
妻儿如果能来书院住最好,倒不是自己要占外祖一家便宜。
只自己常年不在家,家里只留了母子俩,虽说有下人看护,但林然心里总觉不安全。
因此,对于外祖父的提议,林然觉得甚好。
只心里忍不住吐槽,自己岳母这认亲来得还是晚了些。
若是早一些相认,自己是不是也不用买房了。
不过林然这点确是想岔了,林家要是不买井儿胡同的宅子,想必以于素娥的性子,断不会出门来。
总之,万般事都要讲一个缘分!
“你的功课老夫找你的夫子问过了,学问还算扎实,只你见闻还是少了,文章虽有新意,却在很多地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陈震不愧是大儒,只从夫子那拿了林然所做的文章,便从其上看出外林然的问题。
对于外祖父对自己文章的评价,林然心下只觉是一针见血。
自己目前所作文章,最大的问题便是出在此处。
自己空有超前的思想,但是却不能将这思想直接拿来用。
因为不是土生土长的大楚人,自己对于现在生活的社会,还不能完全了解。
以至于自己在做文章时,总会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外祖父说得是,关于这点,我也不知该如何解决。”
林然的问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眼下除了学好目前的功课,对于怎样补足阅历不足这点,陈震还需仔细想一想。
其实关于林然的问题,于陈震来说,其实很好解决。
林然缺乏的见识与阅历,只需自己带其外出游学一番便可。
可眼下自己还没解决好女儿的问题,且自身年岁也大了,早就不适合外出。
对于补足外孙女婿学业上这事,还需自己私下里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