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家办完事之后,阎解义就跟何雨水回去上学了,他们还有一年就能毕业了,现在学习还是很紧张的。
四合院这边人们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该带孩子的带孩子。
贾家最近的日子不好过,虽然之前贾东旭的工级提升了,但是家里又添了一口人,因为秦淮茹的原因,还是农村户口,没有定量,生活更加的艰苦。
而且贾张氏跟棒梗太能吃了,吃啥啥不剩,还抢着吃,天天贾东旭跟秦淮茹都要挨饿。
秦淮茹自己挨饿还能坚持,可是没营养奶水就少,不够小当吃的,天天饿的嗷嗷叫,贾东旭经常为了秦淮茹多吃一口,把自己的口粮让出来,贾东旭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精神状态也不太好。
易中海现在也没有以前那么热心了,只是偶尔帮助一下贾家,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其他的心思。
早上,贾东旭上班前,秦淮茹对着贾东旭说:“东旭,家里没粮食了,你想想办法。”
贾东旭一听就头疼,他能有什么好办法,现在到处都缺粮,只能去黑市买高价粮。
贾东旭无奈说道:“我知道了,我想想办法吧!”
贾东旭对着贾张氏说道:“妈,您给我拿个10块钱吧!我下班去黑市买点粮,省着点吃能坚持下去。您在家有空的时候也做点零活,补贴点家用。”
贾张氏一听就炸毛了,“10块钱?你当我有金山银山呢,没有,一点都没有。”
贾张氏立马哭诉道:“老贾啊!你快上来看看吧!你儿子儿媳不孝啊!盯上了我的养老钱,还要我去吃苦干活,你快睁眼看看吧!”
贾东旭也愣住了,无奈道:“妈,您干什么,家里都要断顿了,您再不拿钱出来,家里就要饿死了,到时候您就跟钱过去吧!”
贾张氏一听也无奈道:“我最多出5块钱,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说完贾张氏心疼的拿出了5块钱递给了贾东旭。
贾东旭一脸苦涩,却也不敢太逼迫自己的母亲。
下班后,贾东旭来到黑市,转了几圈发现粮价又涨了不少。咬咬牙用仅有的5元钱买了一点粗粮。
回到家后,贾张氏看到这么点粮食又是一顿数落,大骂自己儿子没用,不能让自己跟大孙吃好。
这时,易中海路过门口听到动静,心中叹了口气,他现在也不好说什么。
晚上吃过饭之后,贾东旭来到易中海家,对着易中海说道:“师父,家里断顿了,我们大人还好点,可是两个孩子怎么办呀!您有没有什么办法。”
易中海也很无奈,他对这个徒弟还是很满意的,可是他的家庭就麻烦了。
易中海当即说道:“东旭,现在每个人家里都很困难,大家都在苦苦坚持,要不你让你娘跟媳妇多找点零活干,多少能补贴家用,应该能好过点。”
贾东旭见易中海这样说,还是不死心的问道:“师父,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易中海不忍心徒弟寒心,于是跟一大妈说:“翠兰,你把家里的棒子面拿10斤给东旭。”
一大妈也没有说什么,到屋里拿了棒子面交给了贾东旭。
易中海又说道:“东旭,你先回去,我晚点跟二大爷,三大爷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贾东旭只好拎着棒子面回去了,秦淮茹看到贾东旭带回来了棒子面很高兴,有了这些家里又能撑一段时间了。
秦淮茹高兴的说道:“东旭,这是一大爷送的吗?这有不少呢?怕是有10斤了,够吃几天了。”
贾东旭面无表情的回道:“是的,这是师父给的,还说要找二大爷跟三大爷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贾张氏却嚷道:“易中海就是抠抠搜搜的,就只给了这么点棒子面,他以后的东西都是东旭的,就这样还想让东旭给他养老,做梦去吧,活该他绝户”。
易中海本来打算出门找二大爷跟三大爷商量一下怎么帮助贾家的,鬼使神差的走到了贾家门前,正好无意间听了这话,当即脸色一变,转头就回家了,心想自己真是多管闲事,暗暗决定以后再也不多插手贾家之事。
贾家众人却还不自知,依然沉浸在短暂解决温饱的庆幸之中,殊不知未来的日子依旧充满艰辛。
易中海回到家后,把刚刚听到的话告诉了一大妈,一大妈听完之后脸都白了,担忧道:“中海,那我们怎么办?贾家是指望不上了。”
易中海无奈道:“明天我们去福利院看看吧!有合适的就收养一个吧!”
易中海说完松了一口气,自己谋划许久的养老大计彻底废了,只能另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