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甘泉堡两万伪齐军全军覆灭的同一时刻,被围困在平凉县的两万宋军粮食断绝,都统关师古率军出城向伪齐军投降。

郭振随即率领大军杀入秦州,疾速向熙河路进军,而这时,吴嶙的一万五千军队已经撤入仙人关,伪齐军随即占领了巩州、临洮府、洮州、河州、积石州等地。

而西夏则在金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退出了之前抢占的德顺州,伪齐军得以顺利占领德顺州,至此,除了甘泉堡外,宋军在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尽失,消息传到临安,满朝文武震动。

要知道,在一个多月前,朝廷还在庆祝重夺熙河路,可这胜利就像昙花一现,刚刚盛开就凋谢了,着实令天子赵构和朝廷备受打击。

御书房内,相国张浚痛心疾首,痛诉朱胜非无能,毁掉了得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陛下,微臣再三提醒他,伪齐向关中增兵十五万,金兵撤退不是放弃凤翔府和熙河路,伪齐必然会大举出兵,我们兵力不足,不可贪多分散,必须集中兵力守住熙河路和秦州,待击败伪齐军后再扩张。

但朱胜非根本不听微臣的劝说,一意孤行,全面出兵,最后导致宋军被各个击破,关师古两万精锐大军全军覆灭,微臣辛辛苦苦打下的局面毁于一旦,令人痛心疾首啊!”

御书房内一片沉默,秦桧叹口气道:“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朱宣抚使,从临安到汉中路途遥远,他上任路上就走一个多月,敌军就利用了这个空档期调兵遣将,完成了部署,等他到了汉中再想应对就已经来不及了,在某种情况下,这确实是一种天意。”

“天意?”

张浚可不认可秦桧替朱胜非的辩解,他对赵构道:“微臣临走时,赋权给吴阶,让他视情况派兵北上,巩固大散关的战果,原本是吴阶任命关师古为熙河路兵马总管,任命陈庆为秦州制置使,凤翔府无险可守,拼兵力我们不是对方的对手。

但朱胜非还在路上,就否定吴阶的任命,任命他的心腹去守凤翔和陇州,贪心不足,又分兵去守平凉府和原州,我们一共才多少军队?把军队都分散了,汉中谁来守?巴蜀腹地谁来守?

更要命是他刚上任就下达了一道命令,停止北上军队的军粮供应,让他们自筹军粮,陛下,金兵已把粮食收刮一空,让宋军士兵自筹粮食,军队去哪里筹粮?军队无粮,士气低迷,一战即溃,这就是大军败亡的根源啊!”

张浚对朱胜非川陕分家的理念非常不认可,没有四川的钱粮援助,汉中拿什么去和金兵对抗,根本就支撑不住。

赵构很无奈道:“朱爱卿刚到川陕,确实不了解情况,有失误是难以避免,朕觉现在暂时还不是追责之时,我们该怎么应对目前川陕的被动局面?”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吕颐浩缓缓道:“西北的局势虽然是一片黑暗,但黑暗中还是有一点亮光,秦州制置使陈庆在甘泉堡大败伪齐军,全歼两万敌人,据说在此之前,他已和西夏军有数次交手,皆连战连胜,救回了数万被掳走的宋朝军民,至少我们在西北没有一败涂地,还有希望。”

赵构眼睛一亮,他只关心丢掉西北的败绩,却没有注意到获胜的一面,居然全歼两万敌军,关师古也不过是两万人覆灭,这不是旗鼓相当吗?

“这个陈庆还真让朕惊喜啊!”

吕颐浩微微笑道:“是陛下有先见之明,任命他为秦州制置使,所以他才不负陛下的期待。”

赵构心中略有安慰,对张浚笑道:“这是张相公有识人之明,这个陈庆用得好!”

张浚见天子并不想追究朱胜非的责任,心中也很无奈,只得躬身道:“陈庆文武双全,胆识过人,在大散关之战中就屡立奇功,微臣一直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这次没有带他回临安,也是希望他在川陕再树奇功,他果然没有令微臣失望,在一片黑暗中为陛下、为朝廷点燃一支希望之火,这样的大才应该重用,卑职推荐他升为都统制。”

秦桧有些不满道:“陈庆去年才升为统领,两个多月前才升为统制,现在又要升为都统制,这升官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副相国赵鼎在一旁淡淡道:“陛下一向赏罚分明,有罪不罚,有功不赏,这可不是陛下的风格!”

吕颐浩也笑道:“其实秦相国说得也有几分道理,陈庆还很年轻,升官太快对他没有好处,况且我们只看到了几封飞鸽传信,具体很多细节都不知晓,微臣建议最好把情况了解清楚,再考虑赏罚。”

赵构点点道:“吕相公说得对,毕竟我们只看到一封简信快报,对具体情况还不了解,是需要把情况了解清楚,朕决定再派遣驾部员外郎李愿抚谕川陕,调查这次兵败的实情,有罪就要严惩,有功就要重赏,朕赏罚分明,绝不含糊!”

............

这天上午,甘泉堡来了一名郭振派来的使者,陈庆认识,正是平凉知府陶爽,他运气不错,无论金国还是伪齐都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依然让他继续出任平凉知府。

陈庆请他进大帐坐下,又让手下上茶,笑道:“我还一直担心陶使君的命运,以为会被金兵所害!”

陶爽苦笑一声道:“平凉府士绅集体替我担保,他们也需要人稳定局面,金人就没有动我,这次我劝关师古投降,郭振还认为我有功!”

“使君为何要劝关师古投降?”

陶爽冷冷道:“他若不投降,平凉县几万百姓都要饿死,我只管百姓的命运,不会考虑他的名节!”

陈庆点点头,立场不同,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然后郭振让使君来做什么?”

“和统制谈判,关于张仲熊和一万四千战俘。”

陈庆笑了起来,“这不应该来找我吧!应该去汉中找朱胜非谈判才对。”

“统制有所不知,郭振是个很务实的人,他知道找朱胜非未必有用,如果双方的协议损害统制的利益,统制会放人吗?肯定不会,所以郭振认为找朱胜非不如直接找你。”

这倒也是,如果朱胜非只想满足他的面子,而损害自己的利益,自己肯定不会接受。

当然,陈庆也知道,这样一来朱胜非必然会更加嫉恨自己,但陈庆已经不在意了。

“陶知府能不能先告诉我,郭振为何急于谈判,而不派军队攻打甘泉堡?”

“我听说谈判是完颜昌的意思,好像是西夏皇帝派使者来给完颜昌说了什么?具体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一些小道消息。

原来真正谈判的对手是完颜昌,郭振不过是替完颜昌出头罢了,看样子完颜昌的意图也和保川县有关,陈庆笑道:“那你说说条件?释放战俘,我能得到什么?”

“郭振也会拿宋军战俘置换,就是关师古的手下,一比一,但关师古是主动投降,他不可能再回来了。”

陈庆呵呵一笑,“如果关师古回不来,那郭振就得用另外的条件交换张仲熊,或者是郭振根本不在意张仲熊的死活?”

陶爽摇了摇头,“完颜昌很看重张仲熊,张仲熊肯定要释放,就看陈统领用什么条件交换了。”

陈庆沉吟一下道:“我同意一比一交换战俘,但交换张仲熊,我有两个条件!”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极品小侯爷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重生于康熙末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神武太医俏女帝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