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朱权和王妃忙碌在救灾一线。朱权带领士兵和百姓修缮水利设施,调配水资源。王妃则带领丫鬟和嬷嬷发放救济物资,照顾受灾百姓。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大宁地区旱灾开始出现转机。原本干裂的农田渐渐有了湿润迹象,百姓脸上重新浮现出希望的神情。
然而,就在朱权和王妃以为局势稳定时,新问题接踵而至。这天,王府典簿苏致和匆匆走进朱权书房。
“王爷,刚收到消息,朝廷推行的新税收政策在大宁地区引发争议。部分商户和百姓对新增商业税和田赋调整不满,甚至传言有人要联名上书抵制。”
朱权闻言,眉头紧锁。他明白朝廷推行新税收政策旨在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治理,只是地方实施时因各地情况不同易出问题。大宁作为边境地区,商业往来和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如何在遵循朝廷政策前提下,妥善解决百姓担忧,是他面临的严峻考验。
不多时,赵康、周怀瑾等人陆续来到书房。朱权将税收争议情况向众人说明。
赵康说:“王爷,这新税收政策让大宁商户和百姓负担加重。尤其是小商户,生意本就艰难,新增商业税更是雪上加霜。要是不能妥善处理,恐怕会影响大宁商业繁荣和社会稳定。”
周怀瑾点头道:“王爷,卑职认为需如实向朝廷反映大宁实际情况,请求朝廷考虑大宁特殊地位,调整税收政策。同时做好百姓安抚工作,避免事态恶化。”
一位谋士接着说:“王爷,我们可在大宁地区推行鼓励商业发展的措施,减轻新税收政策对商户影响。比如设立商业扶持基金,向受影响大的商户提供低息贷款;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这样既能安抚商户情绪,又能促进大宁经济发展。”
朱权听着众人建议,不时微微点头。一番深入讨论后,他心中有了主意。
“诸位所言都有道理。赵大人,你负责带领地方官员深入商户和百姓中,了解他们具体困难和诉求,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告诉他们,我们定会将情况如实上报朝廷,争取合理解决方案。周长史,你立刻起草奏章,详细阐述大宁地区实际情况及新税收政策影响,请求朝廷重新考量大宁税收标准。同时提及我们准备推行的商业扶持措施,表明我们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至于商业扶持基金和简化审批流程等事宜,由我和几位谋士进一步商讨具体实施方案。”
众人领命而去,朱权陷入更深思考。他知道,解决税收争议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朝廷政策框架下,实现大宁地区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才是真正挑战。
与此同时,王妃张氏也在为王府事务忙碌。她得知旱灾缓解后,百姓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一些受灾严重家庭仍面临生活困难。于是,她决定在王府内设立临时救济点,为这些家庭提供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
王妃将想法告诉贴身丫鬟桃夭和心腹嬷嬷殷念,两人都赞同。殷念说:“王妃此举真是菩萨心肠,那些受灾百姓定会感激您。只是这救济点物资筹备和人员安排,还需好好谋划。”
王妃点头:“嬷嬷所言极是。桃夭,你去把王府总管常秉彝和府医林鹤龄叫来,我们一起商议此事。”
不多时,常秉彝和林鹤龄来到王妃房间。王妃将设立救济点计划告知他们。
常秉彝说:“王妃放心,物资筹备交给我,我会按需调配并采购短缺物资,确保救济点正常运转。”
林鹤龄也说:“王妃,医疗救助我负责。我会挑选经验丰富的医官和药童,备好药材,随时为受灾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王妃满意地说:“有你们帮忙,我就放心了。此事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用心去做,不能有丝毫马虎。常总管,物资调配要公平公正,每笔物资发放都记录清楚,以备日后查验。林医官,医疗救助要及时有效,对重病患者给予特别关注。”
常秉彝和林鹤龄领命而去。王妃又对桃夭和殷念说:“我们还要组织王府丫鬟和嬷嬷,去受灾百姓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实际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让百姓感受到王府关怀和温暖。”
桃夭和殷念齐声应道:“是,王妃,奴婢们这就去安排。”
在王妃精心安排下,王府临时救济点很快设立起来。受灾百姓纷纷前来领取生活物资和接受医疗救助,他们对王妃的善举感激不已。
一位老人拉着王妃的手激动地说:“王妃娘娘真是我们大恩人啊!要不是您帮助,我们这些人真不知该怎么活下去。”
王妃微笑着说:“老人家,您别这么说。大家都是大宁百姓,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看着百姓脸上的笑容,王妃心中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帮百姓解决生活困难,更是为维护大宁社会稳定,为朱权分忧解难。
朱权在书房与谋士们商讨了一整天,终于制定出详细的商业扶持方案。方案包括设立商业扶持基金、简化商业审批流程、举办商业交流活动等内容,旨在减轻新税收政策对商户影响,促进大宁地区商业繁荣。
朱权对方案仔细审核修改后,将其交给周怀瑾,让他连同奏章一起上报朝廷。
“周长史,此次奏章关系重大,务必确保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同时注意言辞恳切,让朝廷充分了解大宁实际情况和我们的诚意。”
周怀瑾接过奏章和方案,郑重地说:“王爷放心,卑职定会尽快将奏章送往朝廷,并密切关注朝廷回复。”
处理完税收争议和商业扶持方案的事情后,朱权感到身心俱疲。他揉了揉太阳穴,起身来到庭院散步。天色渐暗,明月洒下清冷光辉。
朱权在庭院漫步,思绪仍停留在大宁局势上。他深知,大宁作为边境要地,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在复杂政治环境和军事威胁下,实现大宁繁荣稳定,是他始终要思考的问题。
正当朱权陷入沉思时,一阵奶声奶气的“爹”打破了寂静。他抬眼望去,只见小世子朱盘烒迈着还不太稳的步子,在乳母搀扶下,跌跌撞撞朝他跑来。
跑到跟前,朱盘烒紧紧抱住朱权的腿,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说:“爹,盘烒想你啦。”朱权疲惫的脸上瞬间溢出温柔笑意,将他抱起:“乖儿子,爹也想你。”
朱盘烒小手摸了摸朱权的脸,奶声奶气地嘟囔:“爹,你脸上脏脏,是不是累啦?”朱权心头一暖,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说:“爹不累,盘烒乖就行。”
朱盘烒靠在朱权怀里,小手摆弄着他的衣领,小声说:“盘烒乖乖,不吵爹,爹忙大宁。”朱权眼眶微微湿润,抱紧儿子:“好儿子,等你长大,大宁就靠你啦。”
朱盘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朱权怀里蹭了蹭,又说:“爹,盘烒长大帮你,我们一起!”朱权轻轻拍着他的背,在庭院中踱步,这一刻,满心疲惫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