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衔月悄然行至御书库前,一道看守拦住她的去路。
“站住,此乃御书库重地,非经特许,任何人不得擅入。”
御书房和御书库,仅一字之差,后者存放着许多珍贵古籍,哪怕是皇帝亲临也要记入档中。
一位太监注意到她穿戴华贵,眉宇间尽是自信,加之时不时掩帕轻咳,当下就认出了她。
“易妃娘娘,您怎么来御书库了?想要什么书,小的明天给您送去,何须您费功夫。”
易衔月并未作答,微微一笑,向他们出示了一枚令牌。
“皇帝方才与本宫夜谈,提及本宫兄长旧疾,皇帝心怀挂念,现下要寻一本古籍医书。”
太监听她说了来龙去脉,见到那枚令牌也不敢怠慢,连忙将书库中的规矩细细道来,生怕她失手点着书库。
·
踏入门扉,她进到御书库。
这里存放的都是有些年头的书,尽管有专人日日打理,鲜少有落灰的,那股淡淡的陈年墨香与木沉香气味依旧交织。
似忽然有一阵轻柔的风声拂过书库尽头。
古籍畏光,御书库并没有窗户,更没有长明的烛火,全靠她手里一盏小小的提灯。
她将提灯高高举起,往远处探查,一片静谧并无异常。
库房里十分宽敞,守门的太监为她指明医书存放之处,不过她此行目的不在这,只好自己一列列地寻找了。
不光有治国策论、兵法全书,甚至还有众多异邦语言写成的书。
易衔月抬头看向一本朝云国通语翻译,上面是画符似的文字引起了她的注意。
心下诧异,这和母亲绣的香囊纹样怎如此神似?
这朝云文字作为纹样繁复美丽,比大燕文字多了点装饰意趣。
她取下这本厚重的书,想碰碰运气,说不定就找到母亲绣的那个字呢。
还未多翻几页,就找到一个十分相近的图样,急切地向下浏览注解,想找到答案。
她绣的会是易字吗?又或者是名字,想借此长久陪伴女儿身边……
一行清晰的注解,赫然映入眼帘。
在大燕语言中,这个字含义与“辉”相近。但在朝云,这个字只有贵族可用。
母亲做事向来有规矩,怎会突兀地绣上不相干的字,令她心中十分纳闷。
说来,她从未见过外祖,也没见母亲回娘家探望过。
那时年幼,她天真地以为,父亲镇守边关,母亲顾及易府上下需要打理事项众多,分身乏术,无法归家探亲。
默默把书归回原处,既然自己能成为太子妃,永寿宫那位早把她的身世背景查得一清二楚了。
可心中还是种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或许改天问问哥哥这事吧。
易衔月踱步至治国策的书架前,想看看历朝历代择选人才都有些什么门道。
然而,皆是陈词滥调,那些观念与想法早已落伍,有点让她失望。
约莫着外边也夜半,易衔月索性席地而坐,决定再翻几本,若仍无所得,也只好无奈作罢。
谁知手中这本大有可取之处,观点大胆,用词精准,如仙人点拨,她看完心底极为畅快。
成了,殿试该问什么有数了,今儿一趟御书库没白来。
待易衔月归拢好这几册书,正欲摆回原位时,眼角余光先捉到了那点不寻常。
木架上,书册摆放空隙间,竟悄然立着一道人影。
他有一半纯白的头发,静静地凝视着她,似已默默注视了许久,难以移开视线。
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惊呼被生生咽回,她险些打翻手中灯盏,这太吓人了。
连看守太监都告知书库还有人在,又是深夜,这不速之客是人是鬼都不知道。
幸好,她从小跟着父兄去过边关,真的凄鬼岭都见识过。
她将灯盏轻轻抬起,一抹烛光摇曳,映照出对方那张轮廓分明的脸。
眼前这人分明而立之年不到,周身却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暮气。
“汝是谁?”
那男子先开口。
“你又是谁?”
易衔月反问,“御书库每个来访者都需登记,你不愿说,我翻阅名录找个究竟。”
她假意转过身去打开登记名册,余光却紧紧锁定,观察对面反应。
这大概就是郭公公口中的天师。
难怪从不在朝中出现,这般妖异的形象示人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天师的大半发丝,与裴克己一样都是纯白,他可是个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人物。
太上皇看到这样的孩子,心生忌惮不喜,倒不算很离奇的举动……
“现在那名录上并无吾名。你执意要寻,吾可拿来数年前那一册。”
天师绕开书架,径直走到易衔月面前,轻而易举地把她提起,像端详一件物品般打量着。
易衔月不敢贸然动作,明明天师的手只用了极轻的气力,却感受到千钧重的压力,让人无法动弹。
“吾不动你这等小儿。”
他双目骤然一深,目光中充满了诧异。
“你是后妃?”
易衔月艰难地从喉咙挤出回答,狼狈的呛咳起来,仍然竭力维持着声线。
得到肯定答复,天师将她放下。
钦天监早在每位后妃入宫前就勘验过她们命盘,无一人有特殊命格,哪怕那帮凡夫俗子看走眼,也不该遗漏这样的天机。
进后宫的女人,大多命薄如纸,轻易便能窥见其一生轨迹。
她明显不同,命格尊贵,但并不见有凤仪运数。
闭眼一刹那,血脉中隐约有一抹感应,他竟连此女的姻缘宫都无法看清。
玄之又玄,蕴含奥妙。莫非这就是帝王命,有趣。
“你有个不错的出身。吾劝告一句,务必远离浅色发者。”
易衔月强装镇定,抬起头直视着他。
“除去你,我不曾见过那样的人。”
她说了谎。
天师眯起狭长的双目,神韵令人幻视志怪谈中的蛇妖眼眸。
“大燕子民皆为墨色发,我听闻朝云国有浅色发异人。难道天师大人有朝云血脉?”
“你知道吾?”
天师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施以怜悯般开口,“吾不常与人交谈,今日再多劝你这小儿一句。”
“他,所言非实。”
他略微停顿,“你身边最亲近的人,都骗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