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北京城,云淡风轻、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节之一。
然而此时的满清,却似一艘在怒海狂涛中航行的破船,随时有解体之虞。
太平军掌控长江中下游,四处扩张,出击江西、浙江、安徽,还渗透至河南、山东、湖北。
所幸今年上半年,清军在天津附近击溃其北伐军,否则满清恐已覆灭。
西军割据四川与汉中府,于险要处筑垒防守。
捻军在安徽、河南等地流窜,劫掠官府。
南方广东、福建的天地会暴乱不断,攻州占县。
西北回民、西南苗民也蠢蠢欲动。
洋鬼子亦不消停。英、法、美三国以《南京条约》“利益均沾”条款为由,要求扩大在华特权,如开放更多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
满清因忌惮主权进一步丧失,而拖延回应,列强便以武力威胁施压。
老毛子在西北新疆边境建立“维尔诺要塞”,逐步侵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领土;
在东北,其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率舰队强闯黑龙江下游,建立据点并移民垦殖,妄图实际控制黑龙江左岸。
满清因东北封边政策,不让汉人进入东北,导致防务空虚,无力阻止。
当前满清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超80%,国库因鸦片战争赔款和贸易逆差早已枯竭,今年户部库银仅存不足50万两,连官员俸禄都无法支付。
为应对危机,清政府首次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30万英镑(约合白银90万两),开启近代外债先例,利息高达15%。
战乱使四川及江南产粮区无法正常征税,盐税因两淮盐场被太平军控制锐减60%。
迫于财政压力,满清朝廷今年迅速推广商业税“厘金”,但地方官员私自加征(税率高达20%),严重阻碍商品流通,激化商民矛盾。
还将捐纳(买官)规模扩大至基层职位,甚至允许虚衔买卖,捐纳收入占财政总收入30%,却使官员更加盘剥百姓。
地方官员渎职成风。如两广总督叶名琛消极应对英法交涉,谎报军情,加剧外交被动。
今年黄河在江苏铜瓦厢决口改道,淹没华北数十州县,流民达百万,满清因财政枯竭无力赈灾。
广东、广西爆发大规模瘟疫,人口死亡逾十万;北京城内粮仓储备仅够维持三个月,八旗兵丁因欠饷多次哗变。
就在这风云飘摇之际,紫禁城紧邻养心殿旁的军机处值房内,满清军机大臣、礼部尚书祁寯(音‘俊’)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四五位军机大臣正聚集在此。
军机处值房空间狭小,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笔砚等物品。
这里历来是满清讨论军国机密之事的场所,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除了大堂旁小屋有一个军机章京负责记录会议纪要外,其他任何非军机处大臣人员不得入内。
连服侍人员,都选用不识字、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太监(“苏拉”)。
此时,咸丰缓缓从养心殿走来,众大臣跪地参见,口呼“万岁”。
咸丰本名爱新觉罗·奕詝,今年二十三岁。他从道光皇帝手中接过的满清,就是个烂摊子:
清廷首次被洋人击败,天朝上国的幻梦破灭;国库仅存银800万两,亏空超千万两白银,且官僚腐朽、贪墨横行、民生艰难、八旗军力废弛。
他刚登基那年,即咸丰元年,南方便爆发太平天国叛乱,延宕至今。
本就体弱的咸丰,被这些事压得喘不过气,故而身形消瘦、脸色苍白、面带病容。
咸丰走到堂中间的主座坐下,见两侧大臣依旧跪在地上,他轻轻咳了一下,开口道:
“有几件重要的军国事与诸位商议,事情较多,都给各位赐座,今日我们好好议议。”
众臣伏地拜谢,两名小苏拉给大臣们搬来椅子。
待诸人坐定,咸丰看着左手边第一位的首席军机大臣祁寯藻,说道:“祁尚书,开始吧。”
祁寯藻今年六十一岁,清瘦儒雅,白发稀疏。
他先给咸丰作一揖,然后转向众臣,说道:“第一件事,便是如何处置官文、胡林翼。”
自去年十月咸丰皇帝下旨让这官、胡两人戴罪立功,至今已满一年期限,但他们并未达成克复重庆的目标。
不仅如此,今年官文和胡林翼根本未向西军发起攻击。
按当时的旨意,现在就可将官文革职严议,将胡林翼锁拿问斩。
坐在咸丰右手边的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当即起身。他今年三十八岁,身材高大、蓄着长须。
“皇上,我认为不宜处置这两人。”
见咸丰看着他,肃顺接着说道:“皇上,各位同僚,我们要讲道理。”
“官文、胡林翼虽未反攻西贼,但此前粤贼肆虐过湖北,大量百姓被胁迫从军,地方上民生凋敝,盗贼四起。”
“且去年湖北绿营征剿西贼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官、胡两人能收拾残局,肃纲纪而靖地方,劝农桑以复民力;练兵积粮备战,诸事都做得不错。”
“江西战事吃紧时,还能拨出兵员钱粮去支援骆秉章。”
“这般情况下,还要求他们去收复重庆,未免强人所难。况且此时换掉他们,那么换谁来做,谁又敢说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肃顺中气十足,声音洪亮,震得狭小的军机处值房嗡嗡作响。
咸丰见堂中无人接话,便问道:“那么肃中堂的意思是?”
肃顺慨然道:“不仅不能罢免两人,还要恢复官文的品级,让胡林翼坐实湖北巡抚之位。给朝廷臣工们作个表率,只要实心做事,虽不能全功,朝廷也不会亏待他们。”
咸丰扫视众人,见无人反对,便说道:“那就按肃中堂的意思办。”
肃顺退回座位。
见此事议定,祁寯藻又道:“以下两件事,其一,湖南巡抚曾国藩弹劾湖南提督清德临阵脱逃、荒废军务;清德和官文反弹劾曾国藩苛敛民财、滥杀无度。”
“其二,赛尚阿弹劾骆秉章败军失地,骆秉章弹劾赛尚阿故意拖延兵员粮饷,且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