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答应后,自己心里也颇为开心,
他心想:再拼命辛苦这几天,往后就可以带着昝瑞到处打猎、钓鱼了。
一千多名官兵,翻山越岭,连续行军四个时辰,终于赶到了老汉复县城。
众人伏在河谷上方山坡的荒草里,仔细观察贼巢的情况。
老汉复县城同样是处于一片河谷江滩一侧,只是这片江滩,比现在的县城大了不止两倍。
县城的对面也是万丈绝壁,县城的后方被陡峭的山崖半包围。
山崖就是天然的屏障,要想攻入此城,必须正面突破。
出入县城的河谷通道,被黑苗族用石块混合粘土,从河谷一侧的悬崖旁,垒成长五、六十丈,高四、五丈的一堵石墙。
石墙一直延伸到江边,在江边只留出可并排通过两辆马车的通道。
这一点和新汉复县,刚刚建好的东、西两城很像,只是这里的城墙高的多。
因为进入县城的通道非常窄,所以任你有千军万马,也只能像下饺子一样,一拨人一拨人的进去。
石墙和通道的后方看不到什么情况,但是肯定有供士兵射箭、防御的望楼、建筑之类。
在新县时,李晓明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敌人乘船从乌江中直接攻击县城腹地。
可是老汉复县却无需担心这个问题。
昏暗的星光下,隐隐约约的看到一条阴影横贯乌江,这条阴影距离县城还有四、五百步。
蒲荣小声地说:“大人,那就是黑苗族耗费一年时间,打造的拦江铁索。
他们的船可以打开铁锁出去,敌人的船却会被拦江锁挡在江中心,成为弓弩手的活靶子,十分的厉害。
当时我带兵进攻他们的时候,拦江铁锁还没有打造好,没想到现在真的制成了。”
李晓明暗暗心惊,心想这黑苗族的老巢竟比张家堡还难打,简直就是个缩小版的白帝城。
若不是今夜凑巧碰到了这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恐怕即便有火炮,也不见得能攻下来。
基本情况已查看完毕,城内黑灯瞎火,石墙之上只有两个火炬正在燃烧,看了半天只看到三、四个人影。
李晓明下令攻城,蒲荣大手一挥,数十名弩手冲到城墙下,大明大白地一字排开。
城上几人发现动静时,蒲荣已下令放箭,密集的箭雨立刻将城上不及防备的几人尽数射杀。
数百士兵向通道拥入,首先进入通道的士兵抬头一看,首当其冲的是数十座巨大的高脚木楼。
每座木楼之上都设有女儿墙箭垛,木楼在前方的空地之上错落的排布着。
这时只听黑暗之中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大喊。
前面几座木楼里突然射出箭来,官兵顷刻有十几人中箭倒地,不知死活。
后面的官兵因为看不见敌人在哪,有些畏惧不前。
此时第一波数百名官兵只从通道进去数十人,余下的士兵都被堵在通道外。
蒲荣大叫一声:“弟兄们不要怕,他们人少,只管向前冲,先入城者赏钱一贯。”
冲进去的数十名官兵接到蒲荣命令,立刻又从地上爬起来向前冲去。
刚冲了几步,又被射倒了十几人,就连趴在地上的士兵,也有数名中箭。
蒲荣大急,这只是第一排木楼,后面还有好几排呢!这怎么办?
正准备仗着盔甲,身先士卒,亲自带人冲锋。
忽听后面有人大喊:“老蒲,老蒲。”
蒲荣回头一看,只见县令从通道石墙边上,露出半个脑袋,
指了指正在往里面进的,几名手持木盾的士兵,冲自己大喊:“炮给你送来了,用炮打。”
蒲荣会意大喜,正要道谢,发现县令的脑袋已经缩回去了。
他连忙让这几名持盾的士兵把炮架上,其余士兵都躲在后面。
这回子母炮里面装的,都是之前县令让铁匠特意制作的“葡萄弹”。
一枚铅丸有葡萄大小,重愈二、三两,一炮能打出一、二十枚。(汉斤、汉两)
蒲荣让两名士兵负责给子炮装填弹药,两名士兵负责装炮上膛,自己则亲自操炮。
他瞄准第一排的一间木楼,“嗵”的一声放了一炮。
一、二十枚葡萄大小的铅弹穿透木栅板,将木楼里面的人打的鬼哭狼嚎。
蒲荣见火炮生效,一连朝着第一排的木楼放了一、二十炮。
第一排木楼里射出的箭已经寥寥无几,官兵迅速持弩冲进木楼,将里面的少量敌人射成刺猬。
就这样,剩余的几十座木楼,被蒲荣用仅剩的这门小炮,挨个点名,足足用了上百斤火药。
没想到被打死的敌人总共只有几十个,平均每栋木楼的只有两个左右……
真不敢想象,要是黑苗族人的主力都在,
每座木楼里部署上几十号人,今天官兵要是硬冲,非全军覆没不可。
蒲荣心中不禁感叹,幸亏李太守没有把仓库里的火药也盘剥干净;
幸亏那天绑小孩的时候,自己突发奇想,带了门炮;
幸亏太爷逃跑时,被及时按住了……
众官兵人终于突破了黑苗族的箭楼防线,李晓明在外面也不再留手,命令全军冲进城去。
刚进城,只见一群黑苗兵,足有百十号人,个个身穿黑衣,头缠黑布,手里提着矛镞,呐喊鬼叫着向官兵杀来。
距离太近,官兵来不及用弓弩,纷纷掣出刀枪与黑苗兵近身厮杀起来。
这些黑苗兵虽然瘦弱,但是极其凶悍。
有数人虽被多数官兵围困,身中刀枪、鲜血直流,但毫不畏惧,仍然与官兵殊死搏斗。
多有戒备心不强的官兵被受伤的苗人用矛扎死的。
官兵虽然人数众多,但仍然用了半个时辰,才把这伙黑苗兵歼灭。
其后才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妇女,有少数是头发花白的老人。
官兵继续向城内挺进,此时只有零星抵抗,都是三、五个人或五、六个人一组,袭击官兵。
毫无例外,全部被官兵用弓弩射杀,后发现抵抗者几乎都是妇女、老人。
李晓明见大势已定,分流出去五百人,部署到城墙之上和那几十座箭楼之中。
把那门子母炮和剩下的一百多斤火药铅弹,也搬运到了城墙之上。
让剩下的七、八百官兵,由数名游徼分别带领,在城中四处搜索残敌。
黑苗族人,十分凶狠泼匪,官兵挨家挨户搜索期间,常遇突然偷袭者。
官兵初时还记得县令叮嘱,尽量少杀,以威胁恐吓为主。
但到后来伤亡颇重,也红了眼,但有敢稍稍抵抗者,一律枪戳刀斫,多有妇孺老幼死于血泊之中。
经过一番扫荡杀戮,反抗渐渐平息,李晓明和蒲荣带着一两百人,冲进了原来的县衙。
惊讶的发现,县衙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