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桂不理会八福晋指着自己的手,
继续说:“说来,我听说,八福晋的生母是安亲王的侧福晋所出,也不知道是不是。
毕竟我一个宫女出身的,消息闭塞得很。”
“你你你,你放肆!”
宜修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高兴的是,八福晋叫她四嫂,既亲近又是一种认可。
可生气的是,八福晋那嫡出庶出的,真的是打她的脸呢。
还好,有李金桂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回怼了八福晋,才让她出了一口闲气。
还是一贯的,九福晋出来打圆场,才给了八福晋台阶。
今天也是她第一次被回怼。
而且,李金桂拿那些阿哥爷说事,甚至拿皇上说事。
是啊,几乎都是庶出,就她自己是嫡出,可也没什么好炫耀的,毕竟,她仰仗的安亲王府,和她挂连的也是个侧福晋。
都是王爷侧福晋,现在这个吉侧福晋还是皇上老爷子亲口封的呢。
八福晋愤愤不平地闭嘴了。
外面几个爷们站在门口听了李金桂的话,都心思莫名。
尤其是八阿哥和九阿哥,他们也不好意思矢口否认算计雍亲王了。
都是爷们,敢做就要敢当。
所以,都有点羞愧。
倒是雍亲王,对李金桂有点改变看法了。
他看着站在人群中的那个雍容华贵的人,觉得,好像不用她继续住在圆明园了吧。
雍亲王咳嗽了两声,大家都进来了。
众位福晋、侧福晋的都站了起来,纷纷见礼。
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有一定年龄的,所以,大家男女见面,也不算什么。
也就是李金桂是年龄最小的。
可她的长相,就是年轻的时候看着稳重,年老的时候看着显年轻的那种。
到这时,八阿哥一党是非常非常后悔了,这分明是给老四一个助力过去嘛。
很快,满月宴就圆满结束了。
当天下午,李金桂就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圆明园。
看她走的坚决,雍正也没阻止。
况且,李金桂在府里,年世兰就要矮李金桂一头,雍正什么都知道。
自认,有年世兰在,雍正也就没留。
从这天开始,李金桂就又在圆明园带娃了。
这之后,一直到两个娃娃周岁,因为是夏天,所以就在圆明园举办的抓周礼。
也还是在畅春园那个验血的大殿里举行的。
两个小的,尤其是那个弘历。
本来就是聪明绝顶的孩子,加上在空间孕育长大,八个月后又吃了空间水果作为辅食,那智商,李金桂猜都能达到四、五岁的孩子吧。
反正,抓周训练,几乎就是训练另一个小不点了。
甚至弘历还帮着那个小不点抓,吓得李金桂都几乎要怀疑弘历是不是重生的或者谁穿越过来的。
不是说,雍正和乾隆是最容易被后世人穿越的选择吗。
所以,从抓周礼过后,两个娃娃六七天能回去圆明园一天吧,从那天开始,就在康熙老爷子身边教养。
现在是康熙五十一年,还有十年,康熙就会驾崩。
两个孩子在康熙面前接受十年教育,可比在雍正面前强。
也是因为弘历和弘昶在皇上面前露脸,
皇上每次看见雍亲王,都不吝啬对两个孙子的夸奖。
皇上只对雍正一人说:“这两个皇孙,比所有的皇子和皇孙都聪明,几乎都是过目不忘。
而且,脑子聪明,身体也好。是两个好皇孙啊。”
因为康熙的喜欢,雍亲王对李金桂也重视了很多。
有些好东西也不吝啬,圆明园这里都有一份。
这天,弘昶和雍亲王一起回到圆明园。
而弘历却没回来。
这还是第一次。
待弘昶出去后,李金桂就看着雍正。
雍正一看就知道李金桂要问什么。
雍正说:“是本王。
这两个孩子都是绝顶聪明的,本王考虑了很久,就让弘历一个人跟着老爷子学习吧。
不然,将来有一天,本王怕他们反目成仇。毕竟都是一样的聪明,受一样的教育。唉,”
这一刻,雍正也烦恼。
他烦恼自己的儿子都太聪明了。
可李金桂炸毛了。
她对着雍正就说:“这怎么能行?一共就两个孩子,哦,就因为都聪明,就人为地让他们接受不一样的教育?
这样对孩子不公平。
还有,王爷,你把弘昶还送过去吧。
让他继续跟着皇上学习。
如果、、、我保证,绝对不会有你说的那种事发生。
我生的孩子我知道。放心。
到时候,哼,天下这么大,我的儿子可不会拘泥于这一亩三分地上。
王爷,你信我。一定要培养好儿子。
将来,我会让我的儿子到别的地方打下自己的天下。
要知道,就大清周边,有多少国家?
还有海的另一边,又有多少广茂的土地?”
看着情绪激动的李金桂,雍正感觉从来都没有认识过这个女人。
也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
就醉酒后睡了一夜,平时又不聊天,今天一看,李金桂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后宅女人。
雍正思考了良久,还是按照李金桂的说法,让两个孩子都接受一样的教育。
就这样,弘历和弘昶又开始跟着康熙学习的日子。
当然,每六七天回来一次的日子里,见缝插针,李金桂也教两个孩子一些她能教的,比如眼界要宽,要包容,兄弟之间要团结友爱等。
但是,一旦有点机会,李金桂就偷着跟弘昶说:“小儿子,一般大家庭都是长子继承,这是没办法的事。”
弘昶说:“额娘,儿子知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对,就是这个意思。你看,你和弘历前面虽然还有个弘时三哥,可是,那个弘时却是个资质平平的,
所以,将来有一天,也许你阿玛的所有东西,无论多少,无论是一座府邸还是一间房屋,都将是你弘历哥哥的。
所以,咱们要是想要有属于自己的,就要眼光放长远了,咱们不能拘泥于这一亩三分地上。
记住,这家产,自己打下来的拿着才安心,才不会受制于人。”
弘昶很认真地点头。
李金桂也没办法,她也不会教孩子。
唉,等着孩子自己悟吧。
不过,她应该多给儿子培养助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