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内,皇后站在一颗茂盛的古树下,手中捏着一把绣着牡丹花样的团扇,羡慕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凉亭中。
凉亭里,陛下正抱着大皇子载垣,笑容满面地逗弄着孩子。
淑妃则坐在一旁,眉眼含笑,温柔地看着父子俩。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仿佛这世间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画面。
皇后看着这一幕,心中泛起一阵酸涩。
她低下头,轻轻叹了口气,手中好好的团扇扇面,被她扣得不成样子。
一旁伺候的柳春娘柳尚仪见状,轻声问道:“娘娘,您可是累了?要不要回宫歇息?”
柳春娘虽然只是六品尚仪,不是五品宫正,可她却是皇后的心腹之一,跟皇后娘家是有些关系的。
皇后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失落:“本宫不累,只是看着陛下、淑妃和大皇子他们,心里有些……羡慕。”
柳尚仪顺着顺着皇后的目光看去,心中顿时了然,低声安慰道:“娘娘不必忧心,您是皇后,后宫之主,陛下对您一向敬重。”
皇后苦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敬重?可敬重终究不是亲近。本宫与陛下之间,始终隔着一层。你看淑妃,她虽不是皇后,之前明明不怎么得宠了,可却因为大皇子,重新夺得陛下宠爱……”
她说到这里,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似乎不愿再说下去。
柳尚仪沉默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皇后娘娘,您说……宫外国丈他们的打算,能成功吗?”
皇后闻言,眸光微微一闪,似乎被触动了心事。
她抬起头,看向远处的凉亭,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父亲他们的计划,本宫一开始是不赞同的,也不清楚能否成功。
可现下,虽然对不起淑妃,但若能……有个孩子陪伴在身边,倒也是件好事。”
柳尚仪点了点头,低声说道:“皇后娘娘您不必觉得对不起淑妃,若大皇子能到您跟前教养,不仅对您是个慰藉,对大皇子也是大有助益,说到底,大皇子不过是庶出的皇子。”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是啊,若能有个孩子陪伴,本宫也不会觉得这深宫如此冷清了。只是……”
对大皇子大有助益吗?
其实对于皇长子来说,只要没有嫡子,他在不在嫡母跟前长大,差别都不大,何况以淑妃的份位,是能抚养皇子的。
皇后想的很明白,也知晓柳尚仪刚的话不过是表面上好话而已。
但她既然都抱着那样心思了,就不要老是想着对不起淑妃,但她也不想再在这个点上纠结,于是强硬转移话题道:“可陛下那边,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柳尚仪安慰道:“娘娘不必太过忧心,国丈大人他们自有办法。只要陛下点头,大皇子便是您的孩子,到时候,您也不必再羡慕淑妃了。”
皇后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凉亭,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又带着几分忐忑。
几天后
永和宫内,思宁正站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只小巧的玉壶,细心地为窗台上的几盆兰花浇水。
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这世间再没有比照料这些花草更重要的事。
突然,宫门被推开,一个太监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思宁听到动静,抬起头,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慌张?”
太监喘了口气,低声说道:“娘娘,乾清宫那边主动透露出来的消息,几位朝臣早朝的时候联名上奏,请求陛下将大皇子送到皇后跟前教养。”
思宁闻言,手中的玉壶微微一颤,几滴水珠洒在了窗台上。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什么?前朝大臣们上奏让大皇子去皇后那里?”
宫人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紧张:“是,娘娘。”
思宁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玉壶几乎握不住。
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低声问道:“是哪几位大臣,是内阁几位大人吗?还是几位尚书大人?”
“几位御史而已?并不是几位内阁大臣,也不是几位尚书大人。”
思宁听到这里,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那几位内阁大臣和几位尚书大人是什么反应?”思宁继续开口询问。
“据乾清宫那边透露回来的消息,几位内阁大臣和尚书大人们都沉默,并没有说话。不过好些朝臣听到上奏的内容后,都纷纷附和。但也有好多跟几位内阁大人们一样是沉默没开口的。”
“最先上奏的几位御史,乾清宫那边有透露跟谁走的近吗?”
太监:“听说跟国丈家的二公子见过面。”
思宁听罢点点头,随后问了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那陛下呢,陛下如何反应?”
太监小心翼翼地回道:“乾清宫那边透露陛下当时并未答应,只说此事需从长计议。”
闻言,思宁将玉壶放在窗台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壶身,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陛下没有当场答应,那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一直在殿内的张尚宫见状,低声问道:“娘娘,您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思宁沉默片刻,眼中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锐利。
她没回答张尚宫的话,而是询问太监:“你刚说,这消息是乾清宫那边主动透露过来的?”
太监点头。
闻言,思宁若有所思,随后她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不必慌张。陛下既然没有答应,说明他心中也有所顾虑。
再者,这事看来乾清宫陛下身边的人也有不同的想法,现下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看看乾清宫那边还有什么动作。
不管过程如何,本宫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被抱去皇后那里养的。”
思宁最后的一句话,说的异常自信坚定。
想想自家淑妃娘娘进宫以来的手段,殿内宫人对其很是信任。
很快的,因为皇后可能会抱养大皇子这事引起的慌乱,瞬间就平息了个九成。
至于剩下的那成,要等陛下那边明确拒绝后,估计才会彻底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