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夏川和唐鹤彩瞧见江宁那凝重的神色,不禁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
“唐总,这幅《秋风纨扇图》,恐怕问题不小。” 江宁的语气严肃得很,“您瞧瞧这晕染的墨色,压根就不符合明代宣纸的特性。
依我看呐,更像是近代那些仿造的家伙,在模仿唐寅画风的时候,没把控好宣纸的吸水性,才留下了这么个破绽。
还有啊,您再瞅瞅这钤印的朱砂色泽,红得也太鲜艳了吧,怎么看都不像是历经好几百年氧化后的模样。”
唐夏川一听,脸色 “唰” 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整个人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差一点就撞到身后的展柜上。“这…… 这不可能啊!这可是我花了整整两千万,从大潭拍卖会拍回来的宝贝啊!卖家当时还拿出了全套的鉴定证书呢!”
唐夏川倒不是心疼那两千万,他心里头不爽的是,花了这么多钱,竟然没买到唐寅的真迹。
他对这些古玩意儿痴迷得很,尤其是唐寅的作品,毕竟两人都姓唐,虽说祖上关系搞不清楚,但就是对唐寅的真迹格外上心。
江宁沉思了一小会儿,说道:“唐老爷子,现在这造假技术五花八门,鉴定证书也能轻轻松松伪造出来。
要我说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这幅《秋风纨扇图》,还是得再找其他厉害的专家好好鉴定鉴定。”
就江宁这宗师级别的鉴宝技能,一眼就看出这画是伪造的。
唐夏川好不容易稳住心神,故作镇定地点点头:“我信江大师您的。我肯定会再找专家仔细鉴定真伪。
唉,没想到我唐夏川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居然在这事儿上栽了跟头!”
就在这时候,唐夏川的手机冷不丁地响了起来。
他低头一看来电显示,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阴沉,咬牙切齿地说道:“是京都拍卖行的老周,说不定这事儿就和他脱不了干系……” 说完,他直接按下了接听键。
一瞬间,书房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听见唐夏川对着电话就大声质问起来:“周正,你今天必须给我把话讲清楚,那幅《秋风纨扇图》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董,您说啥呢?我咋听得一头雾水啊?” 电话那头传来周正故作惊讶的声音。
唐夏川冷哼一声:“哼,周正,你就别在我面前装蒜了!当初可是你告诉我,大潭拍卖行有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真迹出售。
也是你陪着我一起去的,还信誓旦旦地跟我保证,这幅画绝对是真迹,要是有假,你就倒立吃屎。
现在这画被发现是假的,你倒是给我个说法啊!”
“我…… 我,唐董,那幅唐寅的《秋风纨扇图》千真万确是真迹啊!肯定是您找的人不专业,在那儿瞎咧咧呢。” 周正还在那儿支支吾吾地狡辩。
唐夏川气得不行:“哼,你还嘴硬!我已经找了好几个业界大咖级别的鉴宝专家看过了,就因为宣纸吸水性没把控好留下的破绽,人家一致确认这画 100% 是仿造的。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啊,不好意思啊,唐董,这会儿突然有电话打进来了,我得先接一下啊。” 周正说完,“啪” 的一下就把电话给挂断了。
“嘟嘟嘟……” 电话里传来一阵忙音。
唐夏川一听这忙音,心里立马就明白了,炸了一下,这个周正肯定有鬼。
说不定他从中捞了不少好处,又或者这仿造的《秋风纨扇图》压根就是他自己拿出来拍卖的,然后找关系送到拍卖行,再把自己忽悠过去买。
不管怎么说,自己肯定是掉进周正设的套里了。
“鹤彩,你赶紧安排人,麻溜地给我追过去,拦住周正,这老小子肯定是准备跑路了!”
唐夏川在商场混了这么多年,成精了,他心里清楚,周正肯定是瞒不住了,第一反应肯定是脚底抹油开溜。
“是,爸,我这就去安排!” 唐鹤彩应了一声,立刻拿起手机,急匆匆地走出书房打电话去了。
唐夏川满脸尴尬地看向江宁:“不好意思啊,江大师,让您看笑话了。
没想到您一来就瞧出了《秋风纨扇图》的真假。
您再帮我瞅瞅,这里面还有哪些是仿造的?”
江宁也没客气,目光再次在密室里的藏品上扫了一圈。
他慢悠悠地走到一尊青铜鼎跟前,伸手轻轻摩挲着鼎身,不紧不慢地说道:“唐老爷子,您看这尊青铜鼎,乍一看锈迹斑斑的,好像很有年代感,但实际上也是个仿品。
您瞧瞧这锈色,均匀得不像话。
真正的青铜器,经过这么多年的岁月侵蚀,那锈色应该是自然形成的,有深有浅,分布也是毫无规律可言。
可这上面的锈,就像是人工故意涂抹上去的,就为了营造出那种古旧的感觉。”
说完,他又指了指一旁的玉琮:“这件玉琮也不对劲。真正的古玉,长时间埋在地下,会受到土壤里各种物质的沁染,形成的沁色那是自然又好看。
但您看这件玉琮的沁色,鲜艳得过分了,就跟速成的似的。
而且从工艺方面来讲,古玉的制作工艺一般都比较古朴,线条简洁流畅。
可这件玉琮的雕刻线条太繁复了,看着就很刻意,不符合当时的工艺特点。”
唐夏川听着江宁的话,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额头上都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他气得咬牙切齿:“这些混蛋,居然敢这么坑我!江大师,您再仔细找找,看看还有哪些是假的?”
江宁微微点头,又走到一幅书法作品前,盯着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这幅书法,落款写的是王羲之《兰亭序》的临摹本。
但您瞧瞧这字体,虽然外形上模仿得有点像,可就是缺了那股神韵。
王羲之书法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笔锋的灵动变化,每一笔都透着独特的气韵。
但这幅临摹本,笔画显得特别僵硬,完全没有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
还有啊,这纸张的材质也不对,东晋时期的纸张质地和现在的差别可大了,从纸张的纹理和质感上就能分辨出来。”
唐夏川听后,满脸懊悔,忍不住喃喃自语:“我真是瞎了眼啊,这么多赝品居然一直被我当成宝贝供着…… 江大师,您说我接下来该咋办啊?”
江宁思索了一下,说道:“唐老爷子,以后在收藏这方面,您可得多留个心眼儿,千万别光听别人说,也别只看那几张鉴定证书就轻易相信了。”
唐夏川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江大师说得太对了,这次我算是深刻体会到这古玩意儿行业的水有多深了。
还好有您在啊,不然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江宁又指出几个古董是仿品。
唐夏川虽喜欢古董,但是他确实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的门外汉。
钱多,以为拍卖行都是经过专家认证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