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讲述的是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处死,他的儿子袁承志被部下救出,后拜在华山派神剑仙猿穆人清门下学艺。
十二年后,袁承志学得一身武艺,又坠崖不死,得到金蛇郎君夏雪宜留下的金蛇秘籍和藏宝图。之后,袁承志凭借高超的武艺成为七省武林盟主,还进京刺杀皇上未果,将所得宝藏送给闯王李自成,并助李自成攻入京城。
之后,见李自成的大顺军政治腐败,再加上清军入关,袁承志心灰意冷,带着心爱之人与一些旧部远走海外,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整个《碧血剑》的故事并不复杂,无非是一位身负国仇家恨少年,拜得名师,学得一身好武艺,一路开挂,扮猪吃虎,纵横江湖,最后看破红尘,远遁海外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华山派掌门穆人清,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高手,纵横江湖二十余年,未逢敌手,无论是内功、拳脚,还是剑术,都可称当世无敌。
就连穆人清的几个弟子,也是个个武功不凡,都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
而且,穆人清为人正派,喜好行侠仗义。华山派的内功混元功,也是内外兼修的正统道家内功,练成之后内力浑厚,根基稳固,厉害无比。
对于目前的顾阳来说,如果能够拜在穆人清门下学武,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大机缘了。
如今的顾阳虽只十五岁,可身体骨骼却经过了一定的强化,体重足有一百四五十斤。
穆人清一手带着顾阳,仍旧保持着极快的速度,一连奔行了二三十里,直到来到一处小镇上,才停了下来。
顾阳打量了一眼穆人清,只见这位老者仍旧是面不红气不喘,丝毫不像是刚刚提着一个成年人赶了这么远的路。
两人刚刚停下来,顾阳的肚子却是不争气的咕噜一声。
穆人清回头看了眼顾阳,也没有多说话,直接带着他来到一家小饭馆,招呼了一声,要了两碗油泼面。
“多谢前辈。”顾阳道了一声谢,便低头吃了起来。
一碗热腾腾的油泼面下肚之后,顾阳仍旧觉得饥饿,从身上摸出仅有的一文钱:“前辈,我能再要一碗吗?”
穆人清微微点头:“倒是我疏忽了,以你的体格根骨,饭量定然不小。”
说罢,穆人清直接又给顾阳要了两碗面。
就在顾阳低头吃面时,隐约听到身后不远处两个客商打扮的人,正在小声议论着:“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哪里都不太平,咱们这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了。”
“可不是嘛,去年那个闯王高迎祥兵败,被押送京城凌迟处死。今年又出了个李闯王。”
“这也是没办法,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那些平头百姓谁愿意造反?”
“慎言,慎言,万一被人听到。”
“对对对,莫谈国事……”
听到这两位客商的对话,顾阳心中了然,如果他们所言不假,那眼下已经已经是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了。
史书记载,崇祯九年,闯王高迎祥兵败被俘,之后被押往京城处死。高迎祥残部投奔李自成,李自成便被推为新的“闯王”。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入燕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
之后,虽然南方的南明朝廷又挣扎了十几年,但由于政权分散,内斗不停,根本没掀起什么风浪。
甚至,后世还有一句俗语,少看南明史,多活好几年。
清军入关,神州沦陷,之后就是长达两三百年的满清时代,使得华夏文明大大落后于西方文明,掀开了一段百年屈辱史。
然而,如今的顾阳也只是一个没有自保之力的普通人,即便是有心想要改变什么,也需要从长计议。
想到这些,顾阳不动声色,仍旧在低头吃面。
一连吃了三碗面,又向店家要了一碗面汤喝下,顾阳才才感觉有七八分饱。
出了面馆,穆人清并没有继续带着顾阳飞掠,而是步行向前。
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看着道路两旁面有菜色的普通百姓,还有那些歪倒在路边,蓬头垢面,骨瘦如柴的乞丐,顾阳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悲哀。
走在前面的穆人清,回头看了眼顾阳,注意到顾阳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怜悯,不由得暗暗点了点头。
出了小镇,继续一路向前行。
在走出一段距离之后,穆人清的速度忽然快了几分,顾阳你不得不加快脚步跟上。过了一会儿,穆人清又放慢了速度,顾阳也松了口气,跟着放慢速度。
然而,又过了一会儿,穆人清再次加快了行进的速度,顾阳也只能跟上。
原本,以顾阳超越普通人的身体,就算是连续走上三五个小时也没问题。但这样时不时的被打乱赶路的节奏,对体力的消耗就要快了很多。
又走了几里路之后,顾阳已经感觉到了疲惫,喘息声也变得越来越重。
就在此时,穆人清忽然放慢脚步,与顾阳并排而行,并开口道:“小子,注意观察我的呼吸节奏与步伐,跟着学。”
“是,前辈。”
顾阳当即提起注意力,一遍观察穆人清脚下的步子,一边认真倾听穆人清故意加重的呼吸声,并跟着那呼吸的节奏,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尽量与穆人清的呼吸和步伐同频。
刚开始,顾阳还有些不适应,对呼吸的把握不准确,脚下的步伐也有些乱,体力加速消耗着。
穆人清也不说话,仍旧是不紧不慢的走着。
走出一段距离之后,顾阳逐渐摸清了其中的窍门,也调整好了呼吸与步伐的配合,走的越来越顺畅。
不仅如此,原本已经有些力竭的顾阳,在又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反而感觉轻松了许多,体内的疲惫都散去了不少。
一直注意着顾阳的穆人清,对他的悟性也更加满意。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从中午走到了傍晚,就连顾阳也忘了自己究竟走了多远的路。
就在此时,穆人清再次开口:“好了,照你这个走法,咱们今天是回不了华山了。”
说罢,穆人清伸手再次抓住顾阳的肩膀,提起顾阳就向前飞掠而去。
感受着眼前的场景不断变换,顾阳心中对武功的渴望更加强烈了。
不知又跑出了多远,当西方最后的晚霞逐渐暗淡,夜幕即将降临之时,穆人清终于带着顾阳来到了华山群山之中。
到了这山中,地形复杂,山势陡峻,几乎已经是无路可走。
只见穆人清一手提着顾阳,纵跃而起,在陡峭的山坡上四处借力,不断的向上跳跃,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山峰顶上。
这山顶之上是一块大平地,周围有古松耸立,穿过松林,眼前出现了五六间石屋。
穆人清只是清啸一声,其中一间亮着烛火的石屋随之打开,从中走出来两人。
其中一人是个身材高大健壮,续着短须的成年汉子,另一个则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少年郎。
两人见到穆人清,都面露欣喜,少年郎上前一礼:“师父,您回来了?徒儿拜见师父。”
那成年壮汉也同样抱拳一礼,只是并未张口说话。
穆人清微笑点头,随后开口:“这是我半道上捡到的一个少年,名唤顾阳,你们认识一下。”
顾阳上前拱手一礼:“在下顾阳,见过两位。”
那少年也回了一礼:“我叫袁承志。”
那成年汉子看了眼顾阳,仍未开口说话,只是用手比划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