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定海军逐步收复大顺军的地盘时,张献忠也总算是拿下了川蜀的大部分区域。
此时,张献忠却在犹豫,要不要称帝。
如今,定海军不仅打败了李自成,还打败了入关的清军,以雷霆之势横扫天下,无人能挡。
早在之前与定海军联合围剿左良玉时,张献忠就见识过定海军的强大,一直想要避免与定海军交战。
可如今天下即将重新恢复一统,湖广等地也相继被定海军占领,仅凭川蜀一地,张献忠又如何与强大的定海军抗衡?
是急流勇退,主动归降,还是建国称帝,负隅顽抗?
这不仅是张献忠自己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麾下的众多文武官员在考虑到出路。
甚至,有一些文武官员,已经在暗中联络定海军,想要提前投诚。
就在张献忠犹豫不决之时,忽然听到下属来报,定海军派来了使者,想要与他谈判。
“越王麾下,定海军前锋营统领孙庆,见过张将军。”
张献忠打量着下方这位年轻将领,随口问道:“孙统领,不知道你们那位越王,要给我带什么话?”
“这里有书信一封,还请张将军阅览。”
张献忠让人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本王听闻张将军当年起兵,高举义旗,也是为同乡百姓谋一条出路。十五年来,张将军东征西讨,牵制明军,也为推翻大明做出了不少贡献……
而今,天下将定,唯余蜀中。若是张将军顺应天时,早日归降,也可富贵一生,安享晚年……
若是张将军不晓天时,负隅顽抗,他日兵败身死,落得一世骂名…”
张献忠看完书信,心中不是滋味。这封信虽然看上去很客气,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威胁,而且给出的条件也让他并不满意。
但眼下形势已然逐渐明朗,他也是刚刚占据川蜀,立足未稳,若是再与定海军开战,恐怕那些前不久刚投降的明军将领,就会纷纷倒戈相向。
一时间,张献忠更加踌躇。
就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战报:“报,将军,定海军已经抢先一步,夺取汉中。”
张献忠闻言,心中更加绝望,汉中乃是蜀中北面重要屏障,一旦汉中有失,敌军随时可以攻入蜀中。
紧接着,又有战报传来:“报,将军,有明军将领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洋等人,聚集人马,袭击我军…”
张献忠拍案而起:“岂有此理,待我……”
张献忠本想亲自领兵,前去平定四方,可看到下方站着的使者,张献忠又重新坐了回去,沉默良久,才开口道:“孙统领,本将军可以率众归降。不过,这条件需要改一改。”
孙庆呵呵一笑:“张将军,越王还让我给你传达一句口信,这封信既是劝降书,也是告知函。若是张将军不同意归降,那只有兵戎相见了!”
“好大的胆子,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吗?”
“将军若要杀我,请尽快动手。孙某虽只是军中一小将,但也代表定海军。若是一日之内见不到我返回大营,定海军将会即刻攻入蜀中!”
“你倒是有几分骨气,罢了,且容本将军考虑一番……”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汉中城内。
“诸位将士,此番能够这般顺利的拿下汉中,袁统领的山字营功不可没。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敬袁统领一杯。”
坐在下首的袁承志也连忙举起酒杯:“王将军客气了,小弟也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王朝先微微一笑:“袁统领不必谦虚,你是王爷的师兄,此番又潜入城内,打开城门,让我军在半日之间就攻破了汉中城,这等功劳,王爷定会重重有赏…”
当初,袁承志下山之后,先与山宗的人马会合。山宗乃是袁崇焕的旧部组成,内部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加入起义军,推翻大明朝廷,杀掉崇祯皇帝,为袁崇焕报仇雪恨。
另一派则认为,崇祯皇帝是误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才会误杀了袁崇焕。应当设法让崇祯皇帝为袁崇焕平冤昭雪。
面对这两派人马的争执,袁承志一时也很难做决定。之后犹豫了一番,袁承志才遵照师命,前去投奔定海军。
当时,顾阳正忙着攻城掠地,便先让袁承志汇合山宗的人马,加入王朝先的麾下,负责提前在湖广、川蜀一带布置暗探,打探情报之类的。
山宗的人马之中,还是有一些人才的,逐渐帮助袁承志收拢了一些人手,组成了一营兵马。之后经过定海军的训练,算是成了一支可用之兵。
原本,袁承志还想过进京刺杀崇祯皇帝,但由于脱不开身,没能北上。直到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的消息传回来,袁承志失去了报仇的目标,也只能在属下的劝解下,准备在定海军中做出一番事业。
只是,袁承志对行军打仗不太感兴趣,在军事谋略上也平平无奇,多亏了他的那些部下辅佐,才立下了一些功劳。
不过,袁承志却并没有想过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只想为父亲平冤昭雪,恢复名誉。
两天之后,张献忠率领麾下将士,归降定海军,接受定海军的全面整编。这让已经准备好攻打川蜀的定海军将领多少有些失望,又失去了一次攻城掠地,建功立业的机会。
随后,蜀中各地的明军将领,地方土司,也陆陆续续的归降或者被征服。只有秦良玉,固守在石砫境,誓与石砫共存亡。
顾阳得知消息后,特意亲笔书信一封,差人送给了秦良玉,高度赞扬了秦良玉的品德:“以巾帼之身效命疆场,忠忱武略,足愧须眉,乃华夏女子之表率。”
随后,顾阳传令驻守在川蜀的军队,只要秦良玉不主动进攻,便不去管她,让她安安稳稳的守在石砫就行。并且,还不禁止石砫百姓与外界往来。
1644年十二月底,随着川蜀、云贵等地相继归降,顾阳初步完成了江山一统。
1645年正月,顾阳登基称帝,建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