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二日,柳家大院还弥漫着喜庆的余韵,大红的灯笼尚未摘下,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日喜宴的酒香。柳文方与林晓晨起后,正准备向父母请安,就听见院外一阵喧闹。
“圣旨到——”尖锐的嗓音穿透晨光,瞬间打破了院内的宁静。柳家上下顿时慌乱起来,赶忙整理衣衫,匆匆赶到正厅。众人齐刷刷跪地,屋内一片寂静,只听见粗重的呼吸声。
太监迈着小碎步走进来,手中高举明黄色的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医院柳文方,医术精湛,仁心仁厚,恪尽职守,屡立奇功。朕嘉其功绩,特晋升为正四品太医院院使,望其勤勉任事,福泽苍生。柳文方之妻林晓,贤良淑德,温婉聪慧,封四品恭人,以彰妇德。钦此!”
柳文方与林晓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与惊喜,旋即叩首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过圣旨后,柳文方起身,双手微微颤抖,脸上难掩激动之色:“承蒙圣恩,文方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信任。”林晓也站起身来,心中激动,为着柳文方多年来效忠皇室,往返吐蕃边境考察地貌,传递消息,运送物资和采买药材吃的苦感到欣慰。
柳家祖父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孙子的手,声音哽咽:“咱家竟出了个院使和恭,真是好好啊!”柳家上下一片欢腾,下人们奔走相告,整个大院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这突如其来的荣耀,让柳家在这一日成为了街坊邻里热议的焦点 。
婚后第三天,晨曦才刚刚照进柳家大院,林晓与柳文方就已起身。二人简单洗漱、整理衣冠后,便携手前往正厅。
当家主母大伯母早已候在那里,身旁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回门礼,绸缎、糕点、酒水、首饰,一应俱全,每一样都精致非凡。大伯母瞧见小两口进来,脸上笑意盈盈,迎上前去:“晓儿、文方,快来看看这回门礼可还满意。”
林晓走上前,轻抚着一匹流光溢彩的绸缎,眼中满是感动,说道:“大伯母,您瞧这准备得如此周全,每一样都合我心意,真是太用心了。”柳文方也拱手行礼,诚恳地说道:“是啊,大伯母,为了我们这回门礼,您定是费了不少心思,这般操劳,文方实在过意不去,您辛苦了。”
大伯母摆了摆手,拉着林晓的手,亲昵地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刚成亲,回门可是大事,可不能失了礼数。”接着又细细叮嘱:“见到你爹娘,替我问个好,就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们别挂念。” 林晓重重点头,眼眶微微泛红:“大伯母,我都记下了,您的恩情,晓儿和文方都记在心里。”
此时,林家门口,林母与大嫂黄氏早早便候在那里,眼中满是期待。林母不时踮起脚,朝远处张望,鬓角的白发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喃喃道:“也不知文方和晓儿到哪儿了,该是快到了。”大嫂黄氏一边安抚着身旁蹦跳的儿女,一边笑着应和:“娘,您别着急,他俩肯定快回来了。”
这时,二弟妹陈婉风风火火地从厨房走出,手中还端着刚出锅的点心,热气腾腾,“娘,大嫂,这是我新做的点心,一会儿姐姐和姐夫回来正好能尝尝。”话音刚落,三弟妹田翠兰也快步走来,手中拿着几匹崭新的绸缎,“我想着姐姐许今日回门,想着多给姐姐做几套衣裳穿,姐姐如今是官家夫人体面最重要。”
黄氏的相公林家升也凑过来,笑着说:“妹夫如今高升,咱可得好好热闹热闹。”正说着,眼尖的孩子突然指着远处喊道:“来了来了,是小姨和姨夫!”众人忙抬眼望去,只见柳文方与林晓的马车缓缓驶来。
马车停下,柳文方先下车,回身扶着林晓。林晓一袭华服,眉眼含笑,透着婚后的幸福与从容。她快步走向林母,盈盈下拜:“娘,女儿回来看您了。”林母忙扶起她,眼眶泛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大嫂及弟妹们也纷纷围上来,嘘寒问暖,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林家小院。
林父带着林家昌、林家安,还有小平安,早早就在那儿等候。一瞧见柳文方和林晓的身影出现,平安就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迎上去,嘴里嚷嚷着:“姑姑,姑夫,你们可算来啦!”
林父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大步向前,林家昌和林家安也紧跟在后。林父看着眼前的女儿女婿,眼眶微微泛红,满是骄傲地说:“文方,晓儿,快进屋!” 林家昌笑着打趣:“妹夫如今可是太医院院使,往后可得多仰仗你照顾咱家人的康健呐!”林家安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还有妹妹,都成四品恭人了,可真是咱们林家的荣耀!”
柳文方谦逊地拱手回应:“都是托岳父和兄长们的福,文方定当竭尽全力。”林晓则亲昵地挽着林父的胳膊,撒娇道:“爹,娘我可想你们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往屋里走去,亲情的温暖在这相聚的时刻愈发浓烈 。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往屋里走去,亲情的温暖在这相聚的时刻愈发浓烈。进了屋,林母早已在堂屋摆好了丰盛的茶点,有林晓最爱吃的桂花糕,还有柳文方喜欢的酥饼。
林母迎上来,拉着林晓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着,心疼地说:“晓儿,在婆家可还习惯?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林晓靠在母亲怀里,笑着说:“娘,您就别操心啦,文方对我好,公婆也和善,我一切都好。”
这时,平安爬上柳文方的膝盖,大眼睛忽闪忽闪地问:“小姨夫,你当大官了是不是就能治好村里王爷爷的病啦?”柳文方摸了摸他的头,耐心地说:“平安乖,等小姨夫回去好好研究下王爷爷的病症,一定尽力想办法。”
眼前温馨的小家和平安齐整的一家人,是林晓期盼多年的。
林晓回想起在皇宫的十三年,那是被权谋与争斗裹挟的漫长时光,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身心俱疲。无数个夜晚,她只能在冰冷的宫墙内,望着窗外的月色,暗自落泪,期盼着能有朝一日脱离这压抑的环境,拥有平凡的幸福。
而如今,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林晓只觉得恍若隔世。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柳文方身上,亲手为他夹了一筷子他最爱吃的鱼肉,又细心地盛了一碗鲜美的热汤,轻声说:“文方,多吃点,你平日里操劳,可得补补。”柳文方抬起头,与她对视,眼中满是深情,接过汤碗,笑着应道:“好,有你在,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
坐在一旁的林父看着女儿女婿这般恩爱,欣慰地笑了,端起酒杯说:“来,咱们一家人喝一杯,庆祝晓儿和文方喜结连理,也盼着往后的日子越过越好!”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林家昌和林家安相视一笑,打趣道:“妹妹这下可算找到了良人,以后妹夫要是欺负你,哥哥们可饶不了他!”柳文方连忙表态:“兄长放心,我定会一辈子疼惜晓儿。” 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团聚时刻,温馨与幸福的气息,弥漫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团聚时刻,温馨与幸福的气息,弥漫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酒足饭饱后,林母起身收拾碗筷,林晓见状,立刻起身帮忙,母女俩有说有笑地走向厨房。
厨房里,林母一边清洗着碗碟,一边轻声问林晓:“晓儿,你和文方往后可有什么打算?”林晓脸颊微红,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娘,文方想在太医院推行新的医案整理之法,好让医术传承更有序,我也想帮着他。而且,我们还想着以后能多做些善事,救助贫苦病患。”林母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们有这想法,娘很欣慰,只是这善事不好做,你们万事都要多留个心眼。”
另一边,男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朝堂局势与民间趣闻。林家升皱着眉说起最近乡里赋税的事,柳文方认真听着,思索片刻后说道:“兄长所言之事,我记下了。我在朝中也有几个相熟的官员,找机会我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寻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林家升拍了拍柳文方的肩膀,感激道:“妹夫,有你这话,咱心里就踏实多了,果然没看错你!”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柳文方和林晓起身告辞,一家人送至门口,千般叮嘱,万般不舍。马车缓缓启动,林晓回头望着那熟悉的家门和亲人的身影,眼眶湿润。柳文方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别难过,往后我们常回来。”林晓靠在他肩头,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有爱人相伴,有家人支持,未来的日子,定能越过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