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风这惊险一炸,并非毫无作用。
虽引发了一场小型雪崩,却将冰层上面的冰晶全部炸开,只留下了日积月累形成的雪压冰。
华和尚见周围再无动静,便率先走到冰层上方,拿起强光手电向下照去,一心想要看清底下的黑影究竟是何物。
众人见状,也纷纷围拢过来。
在手电强光的照射下,冰层就像被缓缓揭去了一层薄纱,底下物体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
陈皮阿四满脸惊讶,手指颤抖着指向冰层下已经看清的东西,失声叫道:
“这,这是,昆仑胎?!”
胖子撇了撇嘴,说道:“我说老爷子,您都大半辈子过去的人了,瞧见个东西,咋还这么一惊一乍的?”
心里暗自想着,这昆仑胎竟能让这向来沉稳的老头儿失了分寸。
陈皮阿四眉头紧锁,喃喃道:“如果底下真是昆仑胎,那就不对劲了……”
胖子好奇心顿起,追问道:
“您倒是给我们讲讲,这昆仑胎到底是啥呀?它出现在这儿,到底是好是坏?”
无邪虽也听过昆仑胎的传说,可也仅仅是一知半解。
这时,华和尚站出来为众人解惑:“昆仑胎是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在龙脉的源头,也就是常说的集天地之灵气的地方,往往会在岩石、冰川、树木之内,自行孕育出一些形如婴儿的奇怪东西,古籍里将其称作‘地生胎’。”
陈皮阿四接着补充道:“最负盛名的昆仑胎,就在昆仑山上……传说唯有通天彻地之人,才有资格与它关联。历史上唯一记载埋在昆仑胎位里的人,只有黄帝。”
胖子一听,眼睛放光,兴奋地嚷嚷起来:
“那不就说明,出现昆仑胎的陵墓指定是处宝穴啊!这下可算对上了!汪老儿修建的天宫,铁定就是这儿了!”
“不,不对。”
陈皮阿四想到什么似的,立刻出声反驳,语气笃定。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眉头拧成个疙瘩:
“三圣雪山才是龙头所在之处,按照风水术来说,这儿顶天儿也就配当个陪葬陵。可眼下倒好,昆仑胎愣是把这陪葬陵变成了宝穴。你们想想,那真正的主陵墓,风水得好成啥样?难不成汪藏海建的天宫还在天上不成?”
老头儿说得神神秘秘,众人听得一头雾水,只觉玄之又玄。
无邪听完,忍不住提出疑问:“那这里的昆仑胎,会不会是假的呀?”
陈皮阿四像是没听见无邪的话,理都没理,转身自顾自地观察起山脉走势。
他心里始终犯嘀咕,实在想不明白小圣山怎么就出现了昆仑胎。
胖子可没那耐心琢磨,大大咧咧地一挥手,不耐烦道:
“管它真的假的呢!咱们直接挖穿冰层,不就能看清它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了嘛!在这儿猜来猜去的,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华和尚一行人依旧静静地等候着他们的老爷子拿主意。而
无邪则将目光投向小哥,满心期待能从他那里寻得答案。
小哥面色冷峻,双眼紧紧盯着昆仑胎所在的方向,眉头微微皱起,神情凝重。
无邪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轻声问道:
“小哥,你觉得这里的昆仑胎是真的吗?”
小哥缓缓将眼神移到无邪身上,随后轻轻摇了摇头,简短地说道:
“挖通才知道。”
无邪心想,确实如此,现在仅仅只能瞧见大致轮廓,实在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一味纠结也毫无用处,况且他们身处雪山之巅,时间紧迫,根本容不得过多耽搁。
可这冰层厚得惊人,也不知道要耗费多久才能打穿。
而且一旦凿冰的力度控制不好,极有可能引发二次雪崩。
无邪等人心里都清楚这其中的难度,纷纷绞尽脑汁想着办法。
就在这时,胖子挺直腰杆站了出来,对着冰层的结构、厚度及其形成过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胖子满脸得意,笑着说道:“哈哈,现在也就只有胖爷我曾经到过雪山,你们还真得靠我多指点指点。”
无邪听完,思索片刻说道:
“如果真像胖子说的那样,我计算了一下,咱们只要打穿十来米的冰层就行。”
虽说只有十米,但这工程量依旧不容小觑,所有人一点点地凿,也得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正当大家满心郁闷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小哥,不紧不慢地拿着无烟炉,稳稳地放到了冰层之上。
随着时间推移,冰层一点点地被融化,众人见状,顿时喜出望外。
无邪忍不住赞叹:“小哥就是厉害!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办法呢!”
胖子也不甘示弱,连忙说道:“对了,我还知道另一种办法,就是没小哥的办法快,不过能让冰层更好凿开。”
无邪连忙追问:“是什么办法?”
胖子回答道:“生姜水。可惜咱们没带。”
这时,华和尚接话道:“我们带了。装备里那瓶青黄色的不明液体不就是嘛。”
胖子一拍大腿,说道:“你咋不早说。”
于是,他们齐心协力开始行动,先是一起打了一个冰井,用无烟炉烫化冰层,再用生姜水加速溶解,最后用冰铲一点点地挖。
众人轮流作业,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他们成功挖了七米深的深井,还特意预留了下脚的地方,接着一鼓作气打通了最后的三米冰层。
直到此时,冰层下的真实情况才得以完全呈现在众人眼前。
只见冰井之下,是一个灰蒙蒙的巨大空间,整个冰穹就像一个透明的大碗倒扣在一道陡峭的峭壁上。
无数挂满冰凌的木梁从峭壁的山岩上直直竖起来,相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类似脚手架的奇特结构,支撑着外面的“冰碗”,这些木梁便是之前看到的胎影身上的刺。
而峭壁之下,则是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深渊,散发着让人胆寒的神秘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