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苏怀瑾和赵良言起身告辞,沈玉文教授将他们送到门口,叮嘱道:“你们要记住,考古事业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需要你们用一生去追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为华夏的考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回家的路上,苏怀瑾和赵良言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深知,师父的教诲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的期望。他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牢记师父的嘱托,在考古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回到家中,苏怀瑾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在考古队的日子,想起了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的时刻,想起了这次重大发现带来的喜悦和荣耀。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历史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去完成。他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能在考古事业中创造更多的辉煌,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
这一日,窗外斜阳将办公室染成蜜色,苏怀瑾正伏案整理着赵敬肃王墓出土文物的光谱分析报告。檀木镇纸压着泛黄宣纸,狼毫笔尖悬在《西汉诸侯王葬制考》的标题上方,墨汁凝成欲坠的琥珀。青铜器 x 光扫描图在电脑屏幕泛着幽幽青光,仿佛古墓深处的磷火穿越时空跳跃而来。
突然,自己的手机发出急促的铃声。苏怀瑾瞥见来电显示区号是南洋小少爷,指节在紫檀桌面上轻叩两下才接起电话 —— 这是他与古玩圈老友约定的暗号,若是三长两短的叩击便是代收赝品的托词。
\"苏专家,您这叩桌子的功夫可比我家老爷子盘核桃还讲究。\" 未及开口,听筒里便窜出清泉击石般的少年音,尾音带着狡黠的上扬,\"我是南洋李家的幺儿青云,上上个月您在东都铲交流会上把我三叔珍藏的战国蜻蜓眼鉴定成玻璃弹珠时,我可在屏风后头数着您衣裳沾了几粒瓜子壳呢。\"
苏怀瑾眼前浮现出那日情景。李家少爷捧着所谓 \"楚地秘宝\" 时,确实有个穿月白唐装的少年蹲在酸枝屏风后,衣摆沾着几片茉莉花瓣,当时还以为是侍茶童子。他转动着手中和田玉笔洗,温声道:\"李公子见笑了,令叔那串珠子虽非古物,但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切工倒是...\"
\"停停停!\" 少年急急截断话头,电话那头传来清脆的嗑瓜子声,\"我可不是来讨说法的。听说您刚挖了个不得了的王爷坟?要不换个场子透透气?这周末翡翠公盘,给您留了天字三号席 —— 对了,我新得的缅甸老坑原石里开出块带血沁的,像极了您论文里写的西汉血玉琀蝉。\"
苏怀瑾笔尖微顿,宣纸上洇开墨梅般的痕迹。翡翠公盘向来是珠宝商的战场,这般邀约实在突兀。正要婉拒,却听少年压低嗓音:\"上个月我在潘家园淘到半片错金铭文铜牌,刻着 ' 彭祖饮露 ' 四字,和您新出土的竹简笔迹倒像双生兄弟。\" 说罢竟当场背起竹简段落,稚嫩声线将 \"刘彭祖性狡诈,常着皂衣迎二千石\" 念得抑扬顿挫,活脱脱茶馆说书人的架势。
三日后,翡翠公盘现场。
百年香樟撑起翡翠色的穹顶,蝉鸣裹着檀香在雕花窗棂间流转。苏怀瑾绕过摆满《核舟记》复刻品的博古架,忽见假山太湖石后探出个脑袋。十六七岁的少年穿着改良汉服,月白缎面绣着暗银夔纹,腰间缠着七宝蹀躞带,活似年画里走下来的散财童子。
\"苏专家果真龙行虎步!\" 李青云从石后蹦出,腕间九宫八卦铃叮当作响。他踮脚将冰镇酸梅汤塞到苏怀瑾手中,青瓷碗沿还凝着水珠,\"这紫苏梅子是我跟着《齐民要术》腌的,比您实验室的碳十四检测仪还准 —— 三伏天配战国古法,包您神清气爽。\"
苏怀瑾望着少年鼻尖沾着的梅子盐霜,突然想起出土竹简上 \"彭祖幼时善制冰鉴\" 的记载。还未开口,衣袖已被拽住。李青云变戏法似的摸出个锦盒,掀开时孔雀蓝丝绒衬着块巴掌大的原石。强光手电扫过灰白皮壳,隐约可见内里透出胭脂色光晕,恰似古玉血沁。
\"您瞧这莽带走向。\" 少年指尖划过原石表面蛛网状纹路,\"像不像《考工记》里 ' 赤琼纹若蛟龙隐雾 '?我特意留着没开窗,就等您用考古探针...\" 话音未落,雕花门外忽然传来喧哗。七八个着唐装的老者鱼贯而入,为首者手中罗盘金针乱颤,直指苏怀瑾手中原石。
\"且慢!\" 李青云闪身挡在苏怀瑾面前,掏出枚青铜错金司南,\"诸位爷台莫急,这位可是从西汉王爷枕边请来的鉴宝真君。\" 他手腕轻抖,司南勺柄精准指向原石血沁处,\"此物沾染的可不是寻常朱砂,乃是 ' 金膏玉髓 '—— 不信?苏专家兜里还揣着王爷坟里出土的比色卡呢!\"
苏怀瑾在少年狡黠的眨眼间恍然惊觉,自己竟真带着实验室的玉器色标册。当他在众目睽睽下取出比色卡时,翡翠商人中忽然有人惊呼:\"这不是上个月港府秋拍的那本《崇宁玉谱》?\" 人群霎时骚动,唯有李青云捂着嘴偷笑,月白衣襟在穿堂风里翻飞如蝶。
翡翠公盘首日,会展中心宛若龙宫现世。晨光穿透玻璃穹顶,在数十万平米展厅洒下粼粼波光。李青云拽着苏怀瑾穿梭在标王展区间,孩童身形在摩肩接踵的珠宝商中灵活如游鱼。他月白衣袂扫过标价九位数的帝王绿原石,腕间银铃叮咚作响。
\"苏兄快看!\" 少年突然驻足,指着编号 t0034 的蒙头料。灰褐色皮壳布满蛛网状裂绺,像极了古墓坍塌的夯土层。他掏出放大镜怼到苏怀瑾眼前:\"这些苔藓痕是不是很像您论文里的 ' 铜锈沁 '?我拿三叔的茶饼跟缅甸矿主换了三夜故事,他说这料子出土时裹着西汉五铢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