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心急火燎地回到蛮王营帐,看到蛮王面色如纸,虚弱地躺在榻上,心疼不已。她快步走到榻前,轻声唤道:“父王,您伤势如何?”
蛮王微微睁开双眼,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女儿,你没事就好。父王这点伤,死不了。”
三公主眉头紧皱,说道:“父王,这次大夏国明显有备而来,咱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贸然行事了,必须早做决断。”
这时,一旁的阿古达单膝跪地,愧疚地说:“大王,末将营救公主回来,却未能将汉军击退,还请大王降罪。”
蛮王摆了摆手,吃力地说:“阿古达,你能救回公主,已属大功,何罪之有。只是如今这局势,对我们愈发不利了。”
三公主看向阿古达,又转头对蛮王说:“父王,阿古达将军此次营救我,足见其忠心与智谋。我觉得我们不妨听听他的想法,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大夏国。”
蛮王点点头,目光投向阿古达:“阿古达,你说说看,咱们该怎么办?”
阿古达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大王,如今我军士气受挫,且大王您又身负重伤,若此时与大夏国正面交锋,恐难取胜。依末将之见,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大夏国,假意求和,以探虚实。”
三公主秀眉微蹙,问道:“求和?阿古达将军,你觉得大夏国会相信我们吗?他们肯定知道我们不会轻易罢休的。”
阿古达微微一笑,说道:“三公主,我们并非真心求和,只是以此为幌子。一方面,我们可借此拖延时间,让大王您养伤,同时也能整顿军队,恢复士气。另一方面,我们可在使者团中安排内应,暗中探查大夏国军队的部署与动向。”
蛮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此计甚妙。只是这使者人选,需谨慎挑选,定要能言善辩,且忠诚可靠之人。”
三公主接口道:“父王,我觉得王叔哈克就很合适。他一向足智多谋,而且对父王忠心耿耿。”
蛮王点头赞同:“嗯,哈克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阿古达,此事就由你去安排,务必叮嘱哈克,小心行事,不可露出破绽。”
阿古达领命道:“是,大王!末将定当办妥此事。”
蛮王又看向三公主,语重心长地说:“女儿,此次你被掳,父王心有余悸。接下来,你也要多加小心,不可再涉险。”
三公主坚定地说:“父王放心,女儿明白。此次经历,让女儿也深知大夏国的狡诈,女儿定会协助父王,一雪前耻。”
营帐内,众人虽面色凝重,但眼神中都透着一股坚定。蛮王的伤势、与大夏国的对峙,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而这假意求和的计划,又能否顺利实施?大夏国又会如何应对蛮王的这一招呢?一切都是还不知道。
蛮王营帐内,三公主细细叮嘱使者哈克:“王叔,此次前去大夏军营,务必小心行事。见到那李如风,你便使美人计逗他,尽量分散他的注意力。对那李主将,就用缓兵之计,拖住他们,为父王养伤和咱们整顿军队争取时间。”
哈克恭敬地应道:“公主放心,老臣定不辱使命。只是这美人计,不知具体该如何施展?”
三公主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王叔,你就挑选几位貌美的蛮女,让她们在李如风面前楚楚可怜,施展柔情攻势。那李如风看似勇猛,实则心有柔情,定会上钩。”
哈克点头领命,随后便带着精心挑选的使者团和几位蛮女,前往大夏军营。
来到大夏军营,哈克表明来意,称蛮王愿与大夏国求和,以保边境安宁。李主将与李如风等人在营帐内接见了他们。
哈克一番言辞恳切的求和陈词后,使了个眼色,几位蛮女莲步轻移,走到李如风面前。其中一位蛮女,双眸含情,轻声说道:“将军英勇不凡,小女子倾慕已久,不知将军可否怜香惜玉?”
李如风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看着眼前娇柔的蛮女,竟有些心动,刚想开口答应些什么。不经意间,他眼角余光瞥见梅雨欣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李如风心中“咯噔”一下,瞬间清醒过来。
梅雨欣冷哼一声,上前一步,说道:“李如风,你可要想清楚,这蛮人求和,谁知是真心还是假意。你莫要被这几个蛮女迷了心智!”
李如风尴尬地笑了笑,连忙说道:“雨欣,你别误会,我自然不会被迷惑。只是这蛮人突然求和,其中定有蹊跷,不可轻易相信。”
李主将也面色凝重,看着哈克说道:“哈克使者,你们蛮王突然求和,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你们之前屡屡侵犯我边境,如今一句求和,就能一笔勾销?”
哈克连忙赔笑,说道:“李主将,此次蛮王是真心求和。大王深知之前的行为给两国百姓带来诸多苦难,心中懊悔不已。此次求和,也是希望能与大夏国化干戈为玉帛,永保边境和平。”
李如风此刻已完全回过神来,严肃地说:“哈克,你休要巧言令色。你们蛮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心里清楚。就凭这几个蛮女,就想让我们上当?”
哈克心中暗惊,但仍强装镇定:“将军此言何意?我们只是真心求和,并无他意。”
梅雨欣在一旁不屑地说:“哼,真心求和?那你们为何还带着这么多随从,莫不是想趁机偷袭?”
营帐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哈克等人额头微微冒汗,不知这求和之计是否已被识破。而李主将等人,也在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蛮王的这一招,是将计就计,还是直接拒绝?一场无形的较量在营帐内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