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碧辉煌的大夏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女帝凌霜高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殿下群臣。关习副将快马加鞭送来的加急奏报,此刻已摆在御案之上,成为众人争论的焦点。
左丞相林正风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蛮王求和,此乃我大夏休养生息之良机。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国库也损耗巨大。若能借此机会达成和平,实乃万民之福。臣以为,可接受蛮王求和,收取重金,并责令其割地赔款,以彰显我大夏天威。”
话音刚落,右丞相陈宏业却皱着眉头,反驳道:“林丞相此言差矣!蛮人狼子野心,向来背信弃义。此前多次进犯,如今求和,定有阴谋。若轻信其言,恐遭其害。依臣之见,应趁其元气大伤,一举发兵,剿灭蛮夷,永绝后患。”
武将之中,镇远大将军王猛站出来,声如洪钟:“陈丞相所言极是!我大夏儿郎英勇善战,岂会怕了蛮人?此时不战,更待何时?若错过此机,待蛮人恢复元气,必将再次犯我边境。”
然而,兵部侍郎苏羽却持不同意见:“王将军,打仗并非儿戏。虽我军有胜算,但战争一起,又将有多少将士血染沙场,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蛮王求和,虽可疑,但我们可借此机会,深入探查其虚实,徐徐图之。”
女帝凌霜微微皱眉,目光扫向众人,问道:“那依诸位之见,若接受求和,该提何条件?若不接受,又当如何部署兵力?”
林正风再次说道:“陛下,若求和,除重金、割地外,还可令蛮王送质子入朝,以保其言而有信。”
陈宏业冷笑一声:“哼,质子?蛮王岂会轻易送出?此计恐难行。陛下,臣建议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蛮军主力;二路迂回包抄,断其粮草;三路突袭蛮王营帐,擒贼先擒王。”
王猛在一旁附和:“陈丞相此计甚妙,末将愿领命出征!”
苏羽却摇头道:“陈丞相,此计虽险,但蛮王狡诈,未必不会防备。万一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女帝凌霜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她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蛮王求和,虚实难测。朕意已决,先派使者与蛮王谈判,提高求和条件,若蛮王真心求和,自会答应。同时,暗中调兵遣将,加强边境防御,做好备战准备。一旦蛮王有诈,即刻出兵。”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
女帝看向关习副将,说道:“关将军,你速回军营,告知李主将,按朕之意行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掉以轻心。
关习副将抱拳领命:“末将遵旨!”
朝堂之上的争论时落下帷幕,但关于蛮王求和的应对之策,仍充满变数。李主将等人在军营又将如何与蛮王使者周旋?蛮王面对大夏提出的条件,又会作何反应?一切都在紧张的局势中悄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