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我不信一个稚童能拿下府试案首!”有学子语气激动道,“指不定里面有什么黑幕!”
“慎言!”那名情绪激动学子的同窗捂住他的嘴巴,这话可不能乱说。知府大人有他自己的考量,他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考生怎么敢质疑知府大人的?
“你们要是不信的话,等过几日前五的文章被张贴出来看一下呗,看看人家写得比你好在哪里不就行了?”有比较理智的考生发话道。
不管是县试还是府试,前五考试的卷子一般都会张贴在朱榜旁边,直到下一届府试开始才会被替换下来。
“不过这谢清风到底是何人?如何这般有本事?”其他县的学子好奇地问裕丰县学子。
“听说谢案首能过目不忘。”裕丰县的学子们刚开始也很不服,四处打听谢清风的来历。
结果他就是出自一个乡下秀才的私塾中,那私塾里还有前两年复学重新准备县试的前同窗,一问才知道,谢清风这小子居然能过目不忘。
输给此等有天赋之人倒也不冤。
“过目不忘?!”
“难怪了,此等天赋要是在我手,莫说童生哪怕是举人我也想得!”
“那我倒是期待这位年纪不大的谢案首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了,居然能胜过榆先县连意致。”
“我倒是觉得此次经义过于简单,说不定是此童正好讨巧写到点子上了。”
“罢罢罢,到时看张贴出来的文章便知。”
案首并非连意致的消息早已传到他耳中,“什么?!案首竟然是名7岁小童?!”
连意致震惊地站起来,苦笑道,“林兄,看来这案首并非你我。”
管家来报:连意致位居第三,林经亘位居第二。
包厢内的四周墙壁上挂着淡墨山水的画,一张檀木圆桌居于中央,坐在连意致对面的林经亘也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小小的应封府竟然卧虎藏龙。
他特地回祖籍考试,就是想中个小三元回去,没想到这案首居然被个七岁小孩截胡。
“那小孩是什么情况?”连意致没听说过应封府内还有姓谢的大族啊?连忙问来报信的管家。
管家毕恭毕敬道,“回少爷,听说是裕丰县的县案首,耕读人家,但是听说此子好天赋,能过目不忘。”
“难怪,年纪如此小就能夺得魁首。”林经亘轻摇折扇道。
连意致小心翼翼望着林经亘的脸色,发现他没有生气,问道,“林兄想不想见一见那名谢案首,咱们把他叫过来经义如何?”
林经亘是林氏家族的人,林氏家族族长可是内阁的阁老之一,虽然林经亘不是嫡支,但他爹也是吏部左侍郎啊!
吏部可管着官员的升迁,自家大伯特地递消息回来,说让他们多和他套套近乎。
府试之前不好打扰人家温书,府试之后终于找了个开诗会的理由把他喊过来。连意致他爹说了,他们一定要做好东道主之谊。
林经亘点头,“好!”他确实好奇,拥有过目不忘的小童长什么样。
福来客栈。
丁水生是坐不住,在客栈的大堂来回转,不停看外面到底有没有停雨。
突然外面冲进来一个人,脚步匆匆却难掩面上的兴奋,跑到客栈门口时,大喊道:“谁是裕丰县武连镇大羊村谢清风?!”
“这儿!!”丁水生连忙应声,看这人好像是来报榜讨赏钱的人!面上闪过喜色,难道清风这次排名不低?
只见那名男子双手抱拳,声音因为激动微微颤抖着,“恭喜老爷高中案首!小人一路快马加鞭赶来报喜!祝老爷日后前程似锦,步步高升,心想事成!”
“案首!!!”丁水生下巴都要惊掉了。
虽然不是自家的孩子,但谢清风可是他们村的人呐!又是第一!这次可是整个应封府的第一!
而且还是他陪着来的!
要不是丁水生理智尚存,他恨不得把谢清风抱起来转圈圈。
谢清风也是一惊,他真没想到自己又是第一,估计是自己那篇另辟蹊径的经义起了作用。
还好前些日子剁手的时候留了些铜钱,第一个来报榜的给了二十文,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十几个人报榜来讨赏,但他们的都没有第一个人给得多,都是五文钱左右。
……
万知府放下手中的卷子,叹了口气。
“大人,怎么了?”贴心的师爷立马将泡好的热茶递上去。
“今年好似没有特别出众的文章啊!”
“连家连意致呢?”师爷话没有完全说完,这不是他能评价的人,知府大人同连家关系不错。
“一般,文藻堆砌之词。”万知府指了指桌子左上角已经看过的卷子说道。他是一府之长,让谁上榜都是他来定,送进来的百来份试卷中的糊名早就被去掉。
喝了口茶后,万知府又继续开始阅卷,师爷也默默退居他身后。
“林经亘的还行,经义文章行文流畅,逻辑严密,字里行间倒是能显学识的深厚。”万知府看到这终于露出了今晚的第一个笑容。
师爷心想道,估计这案首就是林家林经亘了,他一直在京城致学,他的文章是经过经世大儒指导过,自然不会差。
万知府看完剩下的文章,依旧有不满意的文章,内里空洞他都不知道这些考生到底要表达什么。
直到看到最后一篇文章,开怀大笑。
这名叫谢清风的学子写得正好搔到他的痒处,忍不住拍案叫好!
他并没有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味地说革新有多好,反而是驳守旧之弊来颂革新之美。
破题以:世人或言守旧为稳,殊不知守旧之弊,犹如沉舟之畔难以前行。随后以夫守旧者,执迷于往昔陈规陋习,其心如槁木,其行如死灰承题。
“此学子之经义书写,文笔犀利,说理透彻,旁征博引,论述精准有力,实乃佳作中的上乘之作!”万知府忍不住夸赞道。
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墨守成规从革新之美破题,只有谢清风从守旧之弊来佐证革新之美来破题,他的这篇文章这本身就是一种革新。
若是让万知府自己来写的话,说实话他也不一定能从这个角度破题。
师爷见万知府如此激动,也上前欣赏了谢清风的文章,此子经义文章确实不错!构思巧妙就算了,这笔力也是辛辣老练得很。
正当师爷的视线移到姓名时,谢清风?!
好熟悉的名字!
“大人,这不就是借住在咱们府上的那个裕丰县案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