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的面色沉了沉,深深施了一礼:“还是二姑娘想得周全。”
不怪张希瑶想得多,那四位掌柜对《西游记》的每一篇续集都极为看重,每一次都是其中一位掌柜亲自来取,为何这次单单就只是来了一位小厮?这不是和尚头上的狮子明摆着吗?
陈金刚从书房出去,小厮便立马笑脸迎上去:“嘿嘿,陈管家,续集拿到了吗?”
“大姑娘留下的原稿,被二姑娘弄丢了,这会儿正在找呢,过几天你再来取。”陈金心里冷笑,表面上却是不露声色,慢条斯理地回答。
随后便将小厮带过来的五十两银子,递给了小厮。
小厮年龄不大,心里的诧异,第一时间就表现在脸上:“陈管家,掌柜的若是知道咱没拿回续集,定是要打死咱的。”
语气中有恳求,也有热切。
“对你不起了,你且先回去吧,找到手稿,某定会亲自送去。”陈金微眯双眼,神情严肃。
小厮呼吸一滞,低着头,墨色的眼珠子在眼眶中不停转动。
他还想说什么,却被陈金摇手推走:“你且走吧。”
“阿四,送这位出去。”语气中充满着不容拒绝。
当初张希悦从牙行带回来的十三个孩子,其中就有五个男孩子,自从阿二离开之后,就剩下四个男娃。
而阿四就是其中的一个男孩,此时他伸出右手,示意小厮离开。
百般不情愿,小厮还是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陈金与阿四两人在门口,看着小厮远去的背影。
阿四摸了摸鼻头:“陈叔,你瞅瞅,他像怨妇似的。”
陈金瞥了一眼阿四,甩甩衣袖:“别在这儿磨叽,快去抱四公子用饭。”
。。。。。。
而在千里之外的张希悦,还坐在马车里发着呆。
她百无聊赖地翻看几页书之后,又撩起马车窗帘,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马车。
随后饶有兴趣地拍了拍对面昏昏欲睡的令子玉:“我来唱首歌,你给我鼓掌如何?”
令子玉不解地看了一眼张希悦,漂亮的眸子里满是疑惑:“唱首歌?什么意思?”
后知后觉当中,张希悦才反应过来,这个世界好像还没有唱歌一说,一般都是戏园子里的咿咿呀呀。
不过张希悦可不在意这些,手枕着脑袋,翘着二郎腿,没有之前一本正经的军人坐姿。
而是自顾自地哼唱起:“说声再见心盘起,缠绵眷恋千百般,变得温暖,谁还叹,人一生短暂。。。。。。”
这奇怪的旋律,温柔的语调,令子玉一时间都听得有点呆愣。
其实,张希悦就单纯地想哼哼两句,也不知道为啥,人一无聊的时候,就想无缘无故地唱两句。
而在他们身后的马车里,老者双手捏拳,他的听力很好,尽管张希悦只是随便哼唱两句,可是却让老者的眼里满是泪水。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如此熟悉的旋律,视线都变得浑浊起来,老者拿出手巾,擦去眼里的泪水,一时间脑里满是混乱,心里五味杂陈。
“不知你再遇“我”的时候,该是何感。”待到老者擦掉泪水,嘴里喃喃自语。
正当张希悦兴起,还想唱点军歌的时候,马车外传来一阵阵叫卖声。
仔细一听,雄厚有力的男声:“来往的客官仔细瞧瞧哦,这是咱大竹山镇的特色豆腐哦!十文一块,童叟无欺啦!”
张希悦歪头,怎么回事?原来这个时代是有豆腐的啊?她不禁有点头疼,原来这豆腐早就有了,只不过交通不方便,信息传递不够发达,才让诏安城没有豆腐的吧。
轻叹一声,这古人的智慧还真是不能小觑。
令子玉与阿大两人,除了吃惊之外,还有点疑惑。
这两人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而且还是辗转几个地方,卖了好几手的奴隶,去过好多地方的他们,如何不知这里还能有豆腐!
张希悦并没有在意,而是对着正在赶马车的阿大说道:“阿大,咱们该是出了诏安郡吧?”
“并没有。”阿大不急不躁地赶着马车,面对张希悦的问题,回答的也很肯定。
十天都没有离开这个所谓的诏安郡,即便马车不是很快,但每天最少也是一百二十公里的前进速度,十天也是一千多公里。
在前世,从内陆S省到沿海边F省的距离也才两千公里,看来,这个国家,远比她想象中的大。一个郡城都能横跨一千多公里,甚至可能会更大。
可能还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这里有没有可能,不是地球,而是类似地球的星球?冥思苦想良久,最终决定等回家与小妹再商量。
张希悦捏着手里的纸条,又恢复往常冷淡的模样:“天色已晚,今日便在这大竹山留宿吧。”
“是!”阿大连忙答应,使劲挥动手里的马鞭,马儿吃痛,加快速度,往前方跑去。
身后老者的马车,也紧跟其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张希悦也渐渐习惯跟在身后的马车,那种冥冥中的善意,让她也放松了警惕。
不多时,张希悦几人就来到官道旁的一家酒肆,若不是大门上挂着“大竹酒肆”四个大字,她还真不知道这是一个所谓的客栈。
只有每个郡的主城,才会出现大城楼。而这些主城,都建立在,每个郡来往的交通要塞之上,主要原因,还得是为了防御。
所以,想要进入巫山郡,一定要经过巫山郡的主城。
而像大竹山这样的小镇,根本不需要进入镇里,直接可以路过而走。
门口铺着青色石板,一看就知道被打扫的很是干净。但陈旧的木门发出的嘎吱声,让这家客栈有一种说不出的萧条之感。
大门的长宽高都很适合马车进入,她都有点佩服这里的老板了,为了方便车马,能修建这么大的门。在官道上开这么一家客栈,说白了就是为了服务赶路的人。
能跨郡,跨县出行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有权,不管怎么样,出远门必然要带小厮随从,不开张还好,开张就吃半年,人人皆是待宰肥羊。当然除了特殊时期的流民。
张希悦踏步走了进去,里面是空阔的大院,大院两边是一排整齐的马鹏。大院的正前方就是很酒肆的正厅了。
刚走进酒肆大院,只见一位十二三岁的小仆便从前厅小跑过来。
“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啊?”小仆由于年纪小的原因,现在还正好处于变声期,这句热情的招呼,沙哑的声音,让张希悦忍不住抖了一下,原来这就是公鸭嗓啊。
小仆热情地招待三人,另外一个小仆则是去安顿早已经饥肠辘辘的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