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安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老木头。远远望去,只见一个身影正盘腿稳稳当当地坐在那张破旧不堪、仿佛承载了无数岁月沧桑的老式椅子上。他面前摆着一壶浊酒和一小碟花生米,时而拿起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慢慢咀嚼,时而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显得悠然自得。
张希安走近时,脚步发出轻微声响,引起了老木头的注意。老木头微微抬头,眼皮往上一撩,目光落在张希安身上。仅仅看了一眼便认出了来人,随即又垂下眼皮,漫不经心地问:“有事?”
张希安赶忙抬起手中拎着的羊肉和酒,脸上堆出笑容说道:“木头叔,我这初来乍到的,人生地不熟,以后做事要是遇到啥难处,还得多仰仗您给指点指点呢!”说完,将酒轻轻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揭开包裹着羊肉的油纸。然后也不管老木头同不同意,自顾自地搬来一张凳子,大大咧咧地坐到了老木头对面。
老木头盯着张希安上下打量一番,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似笑非笑地道:“嘿,好小子,瞧你这机灵劲儿,倒也算是个人精。”
两人相对而坐,沉默片刻之后,张希安率先打破僵局,举起酒杯敬向老木头。老木头见状,嘴角微扬,抬手与张希安碰杯,仰头一饮而尽。接着放下杯子,咂巴咂巴嘴,开口问道:“今儿个可是你头一回上街巡逻,感觉咋样啊?习不习惯呐?”
张希安略作思考,老老实实答道:“还算可以吧,比想象中好,也没想象中好。”
听到这话,老木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耳欲聋,回荡在四周。笑罢,他伸手拍了拍张希安的肩膀,宽慰道:“哈哈,别着急,慢慢来,时间长了你自然就都习惯啦!来来来,喝酒喝酒!”张希安被老木头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见对方如此豪爽,自己也不好扭捏,于是跟着赔笑,再次端起酒杯仰头喝干。
“希安,你刚来,这清源县地处偏远,油水不多,衙门的水说深不深,说浅不浅。”老木头咪了口酒,继续说“县令三五年一换,县丞倒是有十来年没挪窝了。你爹是个聪明的,直接找县丞,没找县令。”张希安听了不由一震“木头叔,这里头有区别?”“嗐,你小子不懂了吧,清源县偏僻油水本就不多,大家都要捞油水,县令要想往上爬自然要捞油水,奈何很多事都要通过县丞才能做到,县丞自然也要捞上一笔。这一来一去,到县令手上的自然就少了。双方自然不对付。所以县衙基本上站队都会站这两人的队。时间一久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两个山头。你是通过王县丞进来的,所有人都会认为你是王县丞这边的人,县令那头的人自然会看你不舒服。难免会刁难你,不过也不用担心,也快了,县令来了也有三年了,他也算是清爽的,该伸手的伸手,不该伸手的坚决不伸手。是个明白人,这几年虽没有太大政绩,却也着实没犯过什么大错。就算刁难你,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熬熬也就过去了。”
张希安听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敢情门道就在这儿啊!”此时,他心中对“老木头”所属的山头愈发好奇起来。然而,他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询问,毕竟与对方相识仅仅两日而已。若是贸然发问,恐怕会冒犯到人家。思来想去,张希安决定暂且放下此事,不再谈论衙门里的那些事儿,转而和这位老者闲聊起一些家常琐事。
就这样,二人一边饮酒,一边谈天说地。从邻里间的趣事,到家中长辈的教诲;从街头巷尾的小吃,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不知不觉间,一顿酒已见底,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亲近了许多。尽管只是短短几个时辰的相处,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得上是正式认识彼此了。
至于今后的发展,谁又能说得准呢?毕竟张希安年仅十九岁,人生路还很漫长,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所以,此刻倒也不必急于一时半会儿,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喝完酒,张希安与老木头相互客套后,各自回房。躺在床上的张希安愈发觉得老木头不简单,但到底哪里不简单,他也说不上来,索性蒙头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