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关于曾经的将军太史慈,我同样愿意将其交还给你们,不过需要您们拿出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兄相交换。”
听闻寇封的要求后,即便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刘伯温也心下暗惊。
五十万石粮食,百万支箭矢,五万套兵甲武器,还要一万匹战马?这几乎是榨干整个江东也无法凑齐的数量啊!
顶多,粮食可以运来,其他的即使孙权手里有存货,他也未必能一下子拿出五万吧?
于是,刘伯温和诸葛亮原本打算提醒寇封,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免得联盟不成,反倒弄巧成拙。
但是,寇封就像完全没有听懂似的,脸上仍带着笑,凝视着鲁肃。
而当鲁肃听到寇封这些话后,一时间僵在原地,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寇封刚才说的是什么?
难道他不知道这些物资即使倾尽江东之力也是不可能满足的吗?于是,鲁肃的面色瞬间变得有些恼火,对寇封质问道:
“征南将军如果不想与我们结盟,直说就行,何必如此侮辱我和江东。
你觉得这样的物资要求,我们江东拿得出来吗?”
见鲁肃脸色铁青,诸葛亮等人立刻意识到不妙,但是寇封已经抢先一步开了口:
“鲁子敬,我尊重你的能力,将你视为江东的大才子。
但我得强调,你现在站在我家门口,是你的主公平白求来的这桩盟约!”
“你要想明白,我寇封做事向来不畏惧任何事情,即便与曹操拼个鱼死网破,我也无畏,我出道以来从未失败过!”
“然而你江东只有三四万军队,就想做旁观者,让我去对付曹操?恐怕你们还没有那个资格!”
“你别忘记了,在江夏之役,你们的数位将领与二万士兵是怎么牺牲的。
如今,太史慈还在我的监牢中!”
“我警告你,别逼急了我,到时候别说抗曹,我先顺流而下攻打江东也不是问题!”
随着寇封冷峻的话语落下,鲁肃心里明白了几分不安!
他意识到刚才的冲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寇封不仅提到了太史慈作为威胁,还拿整个江东的安全相挟!
寇封的话,等于说如果你们不同意供应这些物资,那我索性就搅乱棋局,拖着你们一起下地狱!
确实,寇封有此胆量并非没有缘由,魏延率一万精兵镇守长沙,并非空摆设!
一旦江东南部有变,仅需一个号令,魏延即可迅速威胁庐江。
加上寇封手下的五万水军顺长江东下,能够直接迎击江东主力,即使不打败对手,只要起到牵制作用就已足够。
剩下的十万骑兵和步兵可以直扑江东,直取其核心重地柴桑,拿下孙权!这就是为什么寇封能够这样直接地跟鲁肃讲这番话的原因!
目前,江东总共也就五六万士兵,还需防备山越的动向,实在抽不出更多力量!
想要仅凭占有的地盘成就一番大业,实在是不切实际!
至于寇封为何要在对抗曹操的关键时刻故意激怒孙权,这里面也有他的打算:
孙权此人极为精明自私,除了几次关键战役,比如九岁那年去寻父遗骨,使用周瑜、吕蒙、陆逊等人外,其他的方面几乎没什么亮点。
当然,即使是寇封也必须佩服孙权知人善任的能力。
能在大战期间放手信任新人,不仅能让新秀崭露头角,还能取得胜利,这无疑是孙权的一大亮点。
然而,历史上的对手多有明显的缺陷,但这并不适用于寇封。
进一步讲,假设岳飞带领十五万大军进击江东,或许能抢在曹操南下前,成功攻占江东六郡。
孙权这个人极其善于在暗中做手脚,无论是 ** 、违反条约,还是贬抑功臣,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就比如导致蜀国国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失去荆州的失误,就是典型的孙权手段的展现。
正因为这样,当寇封听到鲁肃来访求合作时,他就明白与江东的联盟仅此一次。
击败曹操后,双方即为敌。
如果不是由于曹操眼下正密切监控着寇封,否则寇封也不排斥先行拿下江东。
现今江东民心动摇,一旦曹操转而进攻江东而不顾寇封,孙权精心布置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当前的历史轨迹早已脱离正轨。
东风与火攻能否奏效依然是个未知数。
诸葛亮实际上在207年开始辅佐刘备,但现在已是208年夏天,他却选择了追随寇封,而不是刘备。
谁能断言在即将到来的赤壁大战中,东南风会按既定时间吹来?
再说孙权的性格,并非非要至对方于绝境才愿意拼尽全力。
对孙权来说,寇封若仍健在显然更为有利。
故而这样的请求,孙权未必不愿考虑接受。
一旦江东内的和议之声占了上风,给予孙权压力,江东虽物资略显短缺,但也不是不能拿出所需!
甚至鲁肃也在心中萌生过与寇封撕破脸皮的想法,但现在看到寇封如此姿态,自然明白了他们这一对君臣显然是在利用自己,甚至是借鲁肃之力促成。
而且江东内部情况复杂,尽管表面上孙权掌握大局,但实际上世家势力的影响日益增长。
在过去,凭借赤壁大捷及对江东的有效治理,使孙权能够控制世家。
但在目前的情势下,由于此前数万军队的败亡,很多江东士绅已经对其主公开始持不满态度。
若认为鲁肃真心想与荆南建立同盟,不过是出于个人利益,期望从这场战争中获取最大回报罢了,而现在看样子,他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
归根结底,还是江东目前缺乏实力应对曹军和寇封两股势力的威胁。
于是鲁肃叹息一声,对寇封说道:“征南将军,此事我会如实上报家主,听凭家主裁决。
至于联盟一事,尚请将军多多斟酌。”
话音一落,寇封立即派人陪送鲁肃离开了。
随后,待鲁肃一去,旁边的诸葛亮则显得颇为困惑:“主公,对抗曹操离不开孙权的合作,也是攻下荆州、实现荆益联治的根本条件。
为何您先前的态度显得过于强硬?”
“倘若联盟不成,反而让孙权白白捞取利益,岂不痛心?”
待诸葛亮说完,寇封含笑应道。
“孔明,你的三分天下之策确实绝妙,可这策略更适合那些弱小的地方势力。
我寇封如今拥兵二十余万!”
“如果不是曹操执意与我为敌,我恐怕早已出兵占领江东了。
你知道,在这片混乱的世界里,所谓同盟不过是唇枪舌剑。”
“此外,驻扎在长沙的魏延如同我的一支奇兵,一旦这场战斗海军损失不大,倘若江东胆敢乘虚而入,我就干脆一举将其歼灭!”
寇封这一席霸道十足的话使得诸葛亮点头表示认同。
诚然,三分天下的谋略原本是为了那些像刘备这般兵力不足万人的地方诸侯量身定做;然而,寇封显然非同凡响,怎能与刘备相提并论?
“更为重要的是,江东豪强众多,即便是当年英勇的小霸王孙策也被豪强所害,现在这位毫无政绩,仅有名声上的优势孙权,根本无法掌握江东豪强的心!”
“因此,这等条件,孙权肯定会同意——不,应该是他背后的那些豪强同意。
况且,我的最后一条要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孙刘二家之间的隔阂。”
“到时便是我们的机会。
而且说到三国和两分天下,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寇封一番话落,不仅诸葛亮,连刘伯温等人都眼前一亮,像他们这般睿智的人物,立刻理解了寇封的战略意图。
如果真的击败了曹操,他们的主公大概就会向孙权发起挑战了!
若真能够跨越荆州、益州、扬州,与对手形成天下半壁之江的局面,胜利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了!
另外,刘备本性傲慢,不甘心长久屈于他人之下。
就算孙权同意寇封交换太史慈和关羽、张飞的提议,孙刘间的矛盾也将日渐加深。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尤其是像刘备和孙权这样的强人,终有对立之日!
也许,就在孙权答应不久,刘备便会背叛。
那样一来,即使寇封成功打败了曹操,孙权也将无暇应对,更无从谈起报复了。
看到这些分析,眼前的诸葛亮眼中更多了一份敬佩。
尽管未曾出兵征战,寇封却仿佛洞察世间一切,连江东豪强对孙权的牵制也尽在其掌握中。
加上当前江东整体形势,寇封的谋略几乎无可挑剔,这也恰恰暴露了孙权的致命弱点:一位未曾建功,接连败北的新任领导者又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
再说了,历经三朝的老将程普已经身亡,黄盖也被贬官职降级。
没有周瑜一再的支持,孙权何谈稳固自己的地位!
在鲁肃带回寇封的回复后,得知信内容的孙权将内宅中的家具全都摔了个粉碎。
“气煞我也!小小寇封居然如此侮辱我,难道我江东就不知道怎么作战了吗?”
愤怒的孙权对着身边的张昭质问道!
“大人,江东已然承受不住又一次的战败,前一次就已损兵折将达两万,即使能与曹操或寇封交战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