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曹操无力南下,正给我们壮大自我的空间,拿下江东再攻取益州。”“一旦占据了荆州、益州、扬州、豫州,便能平定山越、南蛮并进一步拿下交州。”“有了五洲之势及超过百万人口,完全可以与北方的曹操分庭抗礼。”
庞统的一番言论得到众人一致赞同。
寇封定下的战略方针清晰可见,而在与谋士们热烈讨论期间的戚继光也被甘宁所看重。
甘宁心中作出一个重大决定。
只见他离席施礼说道:“主公立志图霸,须取江东。
末将不及戚继光将军才勇兼备,特请主公任命继光统领水军,并愿为其副手。”闻言,寇封愕然不已,戚继光脸色骤变,急切反驳:“末将在主公帐下无功无名,怎敢当此重任?”目睹这一切后,寇封既感到欣慰又有几分无奈。
别人都期望麾下的臣子争得官位愈来愈高,然而自己手下的这两位大将,面对一个水师都督的位置却相互谦让!
一想到这里,寇封便感觉十分头痛!
说实话,他本想立即提拔戚继光为水师都督,让他带领水军发挥最强战斗力以夺取江东。
但正如戚继光所说的,这样做会引起甘宁等人的反感,大家会觉得赏罚不公!人心不服的情况下会导致士兵们心怀怨恨,无法充分发挥战力,并对他这个主公产生不满。
这些因素都需要他在决策中权衡好,这种问题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决策难度!于是稍加考虑之后,寇封装作轻松地说道:
“你们两人不必再谦让了,一个是水师的第一勇将,另一个则是难得的军事帅才。”
“这样安排,甘宁将军把麾下的三千戚家军暂时交给戚继光统率,并增派四千精锐水军,连同新加入的三千人正好组成一支万人部队。”
“甘宁仍担任水师都督,负责管理五万水军,不足部分可以从军中调集补足。”
“而戚继光暂任水师副都督,率领这一万人的新编制,待有更多战绩后自可晋升!”
“从现在起,努力训练你们的部属,等到时机成熟之时要紧密配合一举拿下江东!”
听闻命令的将领们无不点头答应,对这次任命心悦诚服。
毕竟,若由功绩赢得职位总比直接给予让人信服,特别是对于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
光阴荏苒,冬季已经悄然过去,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已临。
来到这个时代已有两年的时间。
随着春天的脚步临近,江南那边传来新的消息。
孙权以周瑜为主将领三万人马攻击吴郡意在平定吴地四大家族和驻扎那里的刘备,发泄之前的怨气。
同时,孙权新召两万多兵士分配给吕蒙、鲁肃训练,部署在赤壁地区,令江东的人数恢复到了六万。
但是即使拥有这么多人马,在广袤而人口稀少的扬州境内防御曹军和寇封还是力所不及的,更糟糕的是当前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内部作战上。
如果此时寇封与曹操趁势攻打,恐怕局势对东吴极不利。
幸好鲁肃的劝说缓解了孙权担忧。
“主公,现在的曹操无暇南下攻取江东,即使他真这么做寇封也不会束手旁观。”
“现在岳飞带十万大军驻扎在豫州,赵云有五万人守卫宛城,江夏则有十万步骑。
如曹操贸然出兵向南,寇封将会挥兵北进致使其两线作战甚至丧失许昌和洛阳。
因此曹操绝对不会攻打我吴国;而至于寇封这边……”
听到这席话孙权宽慰不少。
然而他对寇封还持有疑虑。
但他马上想起自己的妹妹已经出嫁到寇家。
他觉得以自家妹妹为质至少可以暂时保全吴国,对这一点孙尚香应该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殊不知孙氏妹妹已经被完全归化,对她二哥有了更多的怨言。
孙权自然不清楚这些内情。
最关键的是,如果孙权不发动这场战争,刘备将真正面临鲸吞江东的威胁!
对一个即将可能进攻江东的势力和一个正在进攻江东的势力来说,孙权自然会首先针对刘备!
当这个消息传到荆州后,寇封得知孙权已经出兵,立刻召集麾下将领讨论策略。
现在寇封麾下驻守豫州和宛城的共有十五万精锐步骑,这些军队由岳飞、杨再兴、牛皋和赵云指挥,主要为了抵御北方曹操的攻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战力将会大幅提升。
而未来北伐时,赵云和岳飞无疑是寇封的两大利剑。
除了这十五万大军外,南郡还有黄忠率领的四万兵马,襄阳太史慈率领的三万兵马,长沙魏延的三万兵马,以及桂阳李严统帅的两万人马。
加上江夏的十万步骑和甘宁的五万水师,再加上戚继光的一万多戚家军,总共计算下来,寇封掌握的兵力多达四十三万。
值得注意的是,江夏的十万步骑大多是之前俘虏的曹军,但战力方面无须担心。
拥有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攻打江东自然是手到擒来。
寇封下令后,刘伯温、戚继光等重要文武官员相继赶到郡守府,分列两侧坐下。
由于岳飞、赵云等将在宛城、豫州一带驻扎,因此攻打江东的任务将主要依靠江夏的十万步骑,以及甘宁和戚继光指挥的六万水师,再加上长沙魏延一年来的三万驻军。
如此一来,能够调动的兵力共计十九万!
面对孙权旗下的六万兵力,可谓碾压之势。
尽管孙权麾下也有一些谋士如鲁肃,但也远不及寇封阵营中三大顶尖谋士的实力。
不过,寇封并未轻敌,因为除了孙权外,刘备三兄弟特别是关、张二将也可能给进攻部队造成不小的伤亡。
会议结束后,寇封环视在座众将臣,微笑着说道:
“诸位,孙权已经开始行动,如今刘备和周瑜在吴郡激战,但攻城并非易事!”
“情报显示,陆家已全面倒向刘备,且引入了陆逊这位新的谋士。
有了他的存在,周瑜想要轻易攻下吴郡并不容易。”
“况且周瑜仅有三万人马,在面对坚固的吴郡城墙时,今年内也未必能成功。”
寇封说:“今天把大家召来,就是为了商讨我们进攻江东的最佳时机和借口。”确实,出征江东是早晚的事情,但现在打、以什么名义打?他仍在斟酌!在这个讲求“师出有名”的时代,即便强如曹操也得打着天子的旗号指责寇封和孙权不服从朝廷旨意。
寇封刚刚与孙权结为亲家,若立即开战,必须有一个极其正当的理由,否则会被外界视为不义。
这对一向注重名誉的寇封而言也是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更讽刺的是,那个曾经破坏刘备复兴大汉美梦的主使者,竟然是此刻成为刘备助力的陆逊!
现在居然成了刘备帐下的谋士,真是令人感到意外!随着寇封的话音刚落,刘伯温笑着回应道:
“主公,如今孙权刚出兵,与刘备之间的决战尚未展开,因此我们不妨整军备战,静待时机的到来。”
“等到孙权和刘备久战不下、双方僵持之时,便是主公进军江东的最佳契机。”说到这里,庞统也附和道:
“的确如此。
若孙权短期内未能在江东占得上风,我们可以主母思念故乡为由,借着援助江东的名义出兵,这理由也合情合理。
毕竟主母出自江东孙家,主公又是孙家的姑爷,此举他人也不会有任何非议。”
听了庞统的话,诸葛亮轻咳了一声,显得略有些尴尬:“话虽如此,但若这理由对主公和主母的关系有所影响,则未免不太妥当了,士元。”
庞统意识到自己言辞过激,作为臣子不应随意议论主公和主母之间的事情。
诸葛亮继续说道:
“既然主公与刘备有生死大仇,那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以平定刘备为借口出兵即可。”
“以平定刘备为由出兵江东倒是可以解释通。
只不过我担心用士元提议的方式,会让主公和主母的关系变得尴尬……”庞统听到诸葛亮这番话后,也不由得感到尴尬。
是啊,庞统以为寇封和孙尚香的关系较为普通,毕竟是场政治婚姻。
经诸葛亮提醒,庞统面色微变,决定向寇封请罪。
见到此情景,寇封摆手示意不必太过在意:“这事说严重也严重不到哪去,但要说不严重,也并非全然无关。
大概是平时我和文武百官的关系过于融洽,所以让士元不小心脱口而出。”
“即使我与孙尚香关系如何,并不可因此轻易出策。”即便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也该私下里谨慎商议。
“想当初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麾下重臣就因为擅自议论甄宓,结果被调离中枢。”
“若不是看在曹丕太子身份上,这些官员早已被严惩。”
“往后多注意就是了,今天士元或许没有思虑周全,就按孔明和伯温之策行事吧。
待孙权和刘备厮杀之际,我再发动军队彻底征服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