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通的出兵正是戚继光计划中的关键环节,和张辽一样,大家都在等待李通的行动。
只有当李通带领徐州城内的两万兵马出击,接应张辽之时,戚继光才能一举歼灭张辽的大军。
这样,他也就能迅速占领徐州,并在冬季到来之前收兵。
一旦这五万人被全歼,那么整个徐州将只剩几支小股残兵,对于七万兵力的戚继光来说,夺取徐州毫无悬念。
否则即便击败张辽,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徐州,被李通阻挡在徐州城外两个月,这场战役便注定会失败。
因此,戚继光肩上的重担并不轻松。
这也是寇封选择戚继光为帅的原因——唯有岳飞与戚继光能够在两个月内攻下徐州。
这也解释了为何之前戚继光特意向杨再兴下令,务必要让张辽的斥候顺利通过三仙山。
玄甲军和背嵬军都是精锐骑兵,行进速度极快。
为了全力歼灭张辽大军,他们此刻不惜一切地疾驰而去。
终于,在罗成奋勇追击半个时辰后,他率玄甲军追上了向北撤退的张辽。
见状,罗成高举五钩神飞枪,怒吼道:
“兄弟们,扬州多为水军和坚固城池,对我们骑兵来说根本无用武之地!今日面对这三万曹军便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我们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人独占功劳?今天这一战由我们来主导, ** 张辽,建立玄甲军之威名!杀!”
罗成的一声厉喝激发了三千玄甲重骑士气大增,随罗成杀向张辽三万人大军。
……
感受到身后追兵靠近,张辽心中暗叫一声果不出所料!他本就担心寇封在消灭孙刘之后立即发兵,没想到虽然及时撤退,对方依然追赶如此迅速!然而见到追来的仅仅是三千铁骑时,张辽立刻下令:
“步卒立即组成方阵,火速退回广陵。
预计李通将军已经出动部队,到时候自会有人前来接应你们!”
“所有骑兵跟我出击,争取更多撤退时间。
否则在这平原地带遭遇铁骑,这些士兵必然会有巨大伤亡!”
张辽这话一说完,曹操军中仅存的三千铁骑纷纷转身跟在他后面冲向罗成!
其实,寇封的军队拥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大量战斗力极强的精锐部队,并且每位统帅都是顶尖将领。
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基本上一辈子都在同一位将军手下服役,磨合充分,士兵敬重其主将,主将也了解士兵,因此战斗力达到最强。
当然,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忠诚问题。
得益于系统能够随时查看将士的忠诚度,而其他诸侯,即使是曹操也不敢贸然将并州狼骑交给像张辽这样的将领统领。
身为诸侯,他们必定对属下保持一定的防备!古往今来,以下犯上的乱臣贼子不胜枚举。
唯有寇封敢于如此充分授权给麾下的文武官员,这也是他屡战屡胜的秘诀之一。
况且,玄甲军和背嵬军皆为天下顶尖精锐部队,历史上有过数千人甚至数百人大败敌方十万大军的壮举!
在汉末三国这个混乱时代中,虽然不敢说横扫四方,但这股强大力量却不是张辽的三千铁骑可以匹敌的。
当这两支军队接触的一瞬间,那些身穿黑亮铠甲、连战马都披挂着重甲的骑士,如同刀枪不入的怪物般压倒性的进攻。
即便像张辽这样杰出的骑兵指挥官,带着同等规模的部队也无法抵抗他们的冲击力。
此刻,张辽手下的三千铁骑被斩杀得如同待割的麦子,
短短交锋一轮,便死伤几百名士兵,而罗成领导的玄甲军却仅损失不到十名,更有一大半是直接死在张辽手中的。
这种恐怖战斗力使得张辽心生寒意。
难怪当年他率领一万兵马去救援豫州回撤中的李通时,目睹了其军队巨大的伤亡。
而当时的赵云也只有带领三千轻骑而不是如今这支重甲部队,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不安,显然这次情况将更加艰难。
想到这里,张辽不禁面露凝重之色:\"可恶!难道只能抛弃这里的三万部众,独自逃回徐州么?\"
这种情况下也不奇怪他的顾虑。
大规模战斗时若只是小规模部队交战,影响胜负的主要在于将领谋略和自身勇武,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实际战斗能力。
以历史上的排名来看,玄甲军堪称最强大的五个兵种之一,仅需三千兵力即可击败十万敌军;
假如曹军的战斗力仅仅等同于东吴,则即使是十个这样的大军面对玄甲军仍不堪一击;然而当前他手上只有区区三万人马,在亲自带着前去阻拦敌军冲锋线的情况下遭遇失败已不可避免。
于是仅一回合就惨重受创。
见到此情形后张辽迅速组织余下两千多名骑兵撤退并下令:
“全军停下脚步,立即组成防御阵形迎战。
弓箭手向前准备射箭。”
这时他清楚明白,单凭这三千铁骑无法抗衡罗成的势力。
如果想要安全返回广陵,就必须尽可能消灭眼前的敌人。
借助两方短暂交锋间隙,他又命令手下:
庆幸这批曹军长期驻扎在徐州并训练有素,能及时执行指令列阵御敌。
下一刻,在一位副官挥舞旗帜示意下高喊道:
“准备弓矢,采取分段覆盖射击策略瞄准来袭的敌人,在距离达到一百步范围时开始攻击!”
另一位统领长矛队的将领紧接着下达命令。
“盾牌兵给我顶上前去,与长枪兵交错排阵迎接敌人,务必确保手中长枪稳固!”
“所有士兵立刻组成圆形阵列,如刺猬般防御,让敌军无法靠近!”
张辽的命令传达下去后,大批刀盾兵和长枪兵迅速排列成多道密集战线。
旷野上的骑兵突然来袭时,唯一的防御办法就是用这种组合阵形进行应对。
盾牌兵在前方利用厚实的盾牌挡住敌人的攻击,而长枪兵则借助武器的力量,形成有效的补充,并组成了数个强有力的方阵。
随后,弓箭手站在最后方待命,在敌人冲锋至射程范围内时可以即刻射击以迟滞其冲击。
只要遏制住骑兵的速度,再加以包围,便能让这些骑兵彻底覆灭!这也展示了当初李通和张辽在应变能力和战术水平上的差距。
尽管李通也是勇将,并且不惜生命来保护麾下士兵,但相比张辽而言,他在应对方面依然稍显不足。
正因为此,张辽有可能抵挡住罗成率领的三千铁骑。
所以张辽带着自己的两千多骑兵继续牵制罗成,而后方的军队则迅速布阵。
为了避免罗成有机可乘,士兵们立即形成了一个坚不可破的圆形防御圈。
这迫使罗成本若要攻破这三万军队只能领军正面硬拼。
然而罗成并未选择这样做。
因为他的目的只是拖延张辽,此时对方已经自发形成了军阵,无谓损失玄甲军战力。
于是罗成带领军队在张辽所部的外围徘徊,并未深入到敌阵百步之内。
目睹罗成这般行动,张辽脸色沉重下来:显然明白对方是在为延缓时间,等待增援。
这时副将担忧道:“将军,如果寇封的主力大军赶到,我们死守也无济于事啊。”
张辽无奈地叹了口气:“唯有期望李通将军尽快赶来带城中五千骑兵援助,这样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撤离!我作为统帅不可能置你们不顾独自离开。”
一席话令周围的副将领深受触动,纷纷被感动鼓舞,决意誓死追随张辽。
刹那间,张辽的一席豪迈之语,使得这三万多士气高涨、战志激昂!
自家主将都愿生死相随,他们还怕什么呢?
没过多久,远方响起隆隆马蹄声,一面写有‘戚’字的大旗下出现了一位陌生将领。
对于寇封旗下的武将名单,张辽并不陌生;显然,这位叫戚的是个新人面孔。
而在北方,另一支人马奔腾而来,打着‘杨’字旗帜,显而易见,那是寇封的猛将杨再兴率领着号称背嵬军的部队了。
张辽对此支部队自然也有所了解,这支部队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
曾经,杨再兴凭借五百人就能在曹操的二十多万大军中往来厮杀!
然而,连负责攻兖州的杨再兴都来到这里,这意味着岳飞也有可能回援扬州吗?
可扬州已被寇封平定,要对付自己手下的三万军队难道还需要岳飞亲自带队?这其中必定另有玄机。
想到此,张辽猛然间意识到不对劲。
他终于明白,之所以到这里以来通行无阻,原以为是岳飞领军在外所以豫州兵力空虚,现在看来,这是寇封故意放水,意在诱其深入,好一举拿下徐州。
想到之前张辽曾专门向李通报信求援,现在看来,这很可能也是寇封的计划之一——一旦李通 ** 前来,只会落入寇封的一网打尽之势。
这样一来,徐州岌岌可危。
东部防线若失,曹操在中原的势力就只剩下兖州和关中两地。
假如寇封再夺益州,天下便会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
到时候,若是寇封真率兵北伐,以曹操作战的实力,能否抵挡得住还真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