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兵在他们突破防线后再展开冲锋。”
随着命令下达,戚家军迅速重新布阵,万余人井然有序地再度行动。
狼筅手以凌厉的动作向前突击,一刀挥下,瞬间斩倒眼前的敌军盾牌手及他们的防护装备。
当敌人长枪刺来,长牌手和藤牌手再度奋不顾身地挡在前面,将敌人的兵器尽数挡住。
随后,其余的长 ** 立刻发起冲锋,迅速突破了敌军最后两层防御。
张辽精心布置的五层圆形阵型就此彻底瓦解!见到此景,戚继光再次举起令旗,厉声命令道:
“戚家军,十一人一组展开作战,务必撕裂对方中军!”
接着,他朝着已经目瞪口呆的杨再兴与罗成高声呼喊:
“杨将军、罗将军,现在不动手还等何时?”
随着令旗挥动,位于后方观战的杨再兴与罗成方才回过神来。
两位名将虽早已名扬四海,但如这般行云流水般精妙绝伦的战斗场景,确实从未见过。
毋庸置疑,戚继光变换布阵的能力宛如艺术杰作!
尽管数万名士兵遭遇了抵抗,但并未减缓他们前进的速度,反而迅速打开了局面,连破张辽五层防线——这份实力,简直堪比岳飞!不,在观赏性上,戚继光甚至更胜一筹!
成功突入并击溃了张辽的主力部队后,这万余名戚家军立刻与之混战。
首战回合,即使张辽亲自率骑兵冲阵,也难以抵挡戚家军的脚步。
步兵对骑兵,张辽的铁骑完败于这场面给杨再兴和罗成带来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通过这一战,戚继光以其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远在其之上。
因此即便他们的职位高于戚继光,但心中已然信服愿意听其调度,这一战胜过后,戚继光的 ** 必将不会低于他们。
于是,在接受到指令后,杨再兴大喝道:“兄弟们!让曹军见识一下我们背嵬军的英勇,随我杀!”说罢,率领五千背嵬军直扑向张辽右翼而去。
另一边,罗成持起五钩神飞枪指挥着自己的三千玄甲军:“玄甲军决不能输给背嵬军,今日必覆灭此三万曹军!”
一声令下,三千玄甲军士气大振,策马疾驰向左翼。
同一时间,戚继光继续指挥四万外围大军形成包围圈,并强调:“不得让任何一名曹军逃脱!”
得到命令后的士兵们开始围住所有交战中的将士,使任何敌人无法脱身。
不久,杨再兴与罗成各自领数千骑兵杀入敌阵,大局已定。
张辽见此情形,在心里有准备的情况下抽出刀剑,高喊道:“兄弟们,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赚了,跟随我冲击!”随即率领仅余两千多铁骑冲向戚继光的主阵。
对于张辽而言,此战的胜利完全依赖于戚继光的非凡才能。
如果不是戚继光的指挥,他的圆形阵型绝不可能如此轻易被突破!因此,即使明知此战将付出生命,他也要为丞相除掉这个巨大的威胁——戚继光。
如今寇封麾下有岳飞和戚继光这两位无双的将才坐镇。
假以时日,若寇封真的占据了徐州,并北伐中原,分割天下,他们二人必将对曹操构成最致命的威胁。
此时的张辽已经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一心只想斩杀戚继光,消除这一心腹大患!
见张辽领军冲来,罗成和杨再兴心中顿时怒火中烧!他们深知戚继光的实力且对其十分尊敬。
张辽又是名猛将,若是让他闯入军阵与戚继光对决,万一有所闪失,实为遗憾。
因此,两人也立刻跃马挥兵而来,打算挡住张辽。
然而,戚继光见到这一切,哈哈一笑,喊道:
“前军让开通道,将军杨、罗继续统领骑兵冲击曹军阵列,张辽便由我来对付。”
闻得此言,罗成和杨再兴都微微愣住。
虽然他们已见识过戚继光治军练兵的才能,但真没想到他在武艺上也能如此杰出?
事实上,戚继光的武艺虽不如岳飞那般卓绝,但也已达一流水平,只差张辽一些许;更何况他还手握戚家刀,锋利无比。
这一战,张辽注定要失败,哪怕他武艺略高一线,在这样的处境下反而容易露出破绽!陷入绝望境地的将领,其战术往往是不顾一切地拼搏,但这恰恰给了对手可趁之机。
只要能挺过这段时间,等到张辽体力不支、露出破绽时,戚继光自可将其击败。
下一刻,前线士兵们纷纷让出道路,令张辽直接率部朝戚继光杀去。
当两人的战马交错,战刀相碰之际,张辽立刻感受到了来自对手的强大冲击力。
片刻之后,战刀分离,这一回合竟然是平分秋色。
此刻,张辽这才意识到,原来戚继光的武艺一点也不逊色于自己。
擒贼先擒王的计划看来是要落空了,想到这里,张辽更加感到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本想随曹操扫平乱世,统一天下。
谁知,如今却遇到这样一位强大的年轻英主寇封。
此人不仅武功高强,智谋非凡,手下人才济济,尽是当世豪杰。
这场战役使张辽隐约领悟到:即使是一代枭雄曹操,恐怕最终也不免成为第二个袁绍。
真正能统一四海的,终将是寇封!随着与戚继光的一番搏斗,这种预感愈发强烈。
然而,正当曹军主帅被困住后,又有杨再兴与罗成这两员超级猛将在前,带着铁骑纵横战场。
不过短短半柱香的时间里,三万大军已伤亡过万,但仍无人愿意投降,依然奋勇战斗。
目睹此景,戚继光不禁心生几许赞赏之情。
“我家主公常说,曹军中的外姓将领以张文远为首,今日看来果真名不虚传!”“只是,如果你继续顽抗,这三万兄弟恐怕都要命丧此地了!”
听到戚继光这句话,张辽面色骤变。
的确,他的手下已是死伤累累,再拖下去,不出半个时辰,必然全军覆没!
心神不定之下,张辽一个不留神被戚继光趁机一刀击中, ** 摔在地上!接着,戚家军的士兵迅速反应,用两把战刀交叉架在了张辽的脖子上。
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战局的张辽,无奈地叹了口气,放弃抵抗。
他心里清楚,即便想死,如今也办不到了。
看到张辽已无力反抗,瘫倒在地,戚继光笑着开口说道:“你已被我活捉,难道你还忍心让剩下的这一万多儿郎白白送死吗?”
这话让张辽脸色更加沉重,再次长叹一口气,保持沉默。
见状,戚继光从容继续说道:“反正阵亡的是你们曹军的人,即便是全部战死,对我方来说也只是增加几百伤亡而已,这点损失我还是能够承受的。”
听着这样的话,张辽只好再度叹息,开始劝说手下的将士们放下武器归降。
张辽并非怕死,但在已定的败局面前,何必要拉拢数万弟兄一起赴死?
更何况加入寇封麾下,他们将有更好的待遇和安全保障。
张辽曾听说,在寇封的军队里,军饷更是他们曹军的数倍!毕竟活着总好过无谓的牺牲。
即使这剩下的兵马奋力拼杀,最多也只能击杀数千敌人;而这对于攻占徐州的大局并无影响。
所以,张辽不想他们做无用之功,选择保全身躯更为实际。
随着张辽被活捉后,戚继光下令军士高喊“张辽已被生擒,降者不杀!”最初只是周围一些士兵跟着喊话,最后整个战场上响起七万人的呐喊,劝降声回荡四方。
被包围的一万五千名残余曹军战士听到主将被擒的消息,顿时面露惊诧。
接着听到张辽无可奈何的劝降声,不少将士斗志大减,纷纷抛下兵器准备投降。
最终,剩下的万余兵马全部被押解,纳入了戚继光的大军。
随后,戚继光分出五千兵力缴收这些降兵的兵器铠甲,并安排人将他们送到扬州。
现在他需要领军北上,攻打徐州,带这一万多名俘虏只会是个累赘。
按原计划,此刻李通应该已经在接到张辽的书信后率军出战,而杨再兴旗下的万余踏 ** 、胜捷军正在坚守三仙山。
戚继光必须马上支援前线,歼灭李通的两万兵马,才能一举拿下徐州。
因此,戚继光当下命副将领着剩余三万大军留守此处,自己则带着万余戚家军及罗成和杨再兴的八千铁骑迅速前往三仙山。
为了让攻势更快、更轻松,他还带上了被俘的张辽。
此刻,三仙山一带,由于杨再兴下达的命令,胜捷军和踏白营驻守在此,切断了徐扬二州之间的交通要道。
他们尤其要警惕来自徐州的任何部队的侵扰。
毕竟,杨再兴现已率兵南下,旨在覆灭张辽的大军。
倘若张辽的部队还能突袭至此处,则意味着整个计策的失败。
到了那时,踏白营与胜捷军将成为最终的防线。
然而,根据杨再兴留下的探子最新的报告,从徐州广陵郡方向,一支强军正向此地疾进。
这支队伍前有“李”字旗,身后紧跟五千铁骑与一万五千步兵——这几乎集结了徐州剩余的所有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