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闻言默然不语,而荀或的侄子荀攸则面露无奈,没有作声;贾诩心中已有谋划,却因前次太过抢眼而此时不愿出头。
最终,是满宠上前揖手禀告:
“丞相,讨伐叛乱并非难事,只需令各地守军前去 ** 便是。”
“这些大多不过是些杂匪,不劳大军亲自出手。
然而,民心的不满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在下亦无妙策。”
满宠同样是曹操身边颇有名气的策士,其地位虽不及荀彧等人,但也堪与钟繇并列。
对此,曹操轻声笑了笑回应道:
“四位都束手无策了吗?那我就去请教那司马氏的小孩儿吧,他脑子灵巧得很,肯定有解决之法!”
说罢,曹操起身离开了大殿,留下在座四人相顾无言,一时半刻竟无言语相对。
过了一会儿,满宠与贾诩转头看向荀彧,低声道:“文若,何必如此...”
面对两位同僚的关切,荀彧笑出声来:“我荀彧领受汉室厚待,理应以汉室为重。”
言毕,荀彧步态缓慢地站了起来。
两 ** 上前搀扶,被他轻轻制止。
随后,他踉跄着离开,只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是呀,他荀彧帮曹操作了这么多事,现在看来他已不那么重要了吧?只因为,他对汉室始终怀有忠诚之心,而非曹操。
望着荀彧渐渐远去的身影,曹操这三位谋略高深的大臣心中也不免涌起一阵悲凉。
特别是对于荀攸而言更是如此:
“主公已非往日模样,这场大败让他急于东山再起,挑战寇封,然而这一切进展得太快、太过急促。”
“也许是因为年岁已高,总想为子孙后代铺设前路…”
“汉室的命运…”
他轻叹几声,口中说着对主公的不满和叹息,“或许真的是结束了!”
随后带着不甚恭顺的言辞缓缓走出了这个房间,留下仍在沉默中的满宠与贾诩。
确实,经历了一连串打击后的曹操似乎更加焦躁不安。
年老加之最近的身体状况愈发病痛缠身,或许连他自身都已经认识到了现状,因此才会表现得愈发焦虑。
毕竟,与他抗衡的寇封,年龄甚至比曹操的子嗣还要年轻。
相比之下,即使是江东的孙权,也不如他成熟稳重。
鉴于无法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的理想,曹操只得将其寄托于未来。
从他近日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真心实意在为后代考虑和准备。
当曹操走进宫中,看见四周血迹斑斑的场景时,他的嘴角却浮现出了不易察觉的笑意…
不久后,许褚满身浴血地匆匆赶到,对着曹操鞠躬道:
“主公,伏完老贼及同伙们皆已被清除干净,眼下只剩那皇帝小辈了!”
闻言,曹操紧握着自己的倚天剑,踏着血染的道路步入宫中,抵达刘协的居所!当视线接触到刘协,曹操的脸上立即浮现几抹戏谑的笑容:“国舅谋逆的事情,陛下可否知情啊?”
这一席轻松的问语落在刘协耳里却宛如晴天霹雳般令人胆寒!
随后,这位皇帝面色苍白,目光惊惶地看着曹操,声音颤抖地说着: “丞相,这件事,臣真的一无所知啊!”
听完刘协的话语,曹操露出一丝轻笑:
“若陛下真不清楚内情,那么这国舅就是假冒诏书,还联手皇后密谋,此等罪名可关系灭族大祸啊!”
随着曹操话落,从他身后走出来的两名凶神恶煞般的卫士直接架起刘协身边的伏皇后将其带走!
眼见要被迫离开夫君,伏皇后心急之下变得毅然决然,脸色坚毅地说出:
“陛下,您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不可屈服于曹操的 ** !请您展现君王的威严,重振汉室雄风!”
话还没说完毕,曹操猛然拔出腰间的倚天宝剑,一剑穿透伏皇后的胸膛,造成了两个生命的终结——因为伏皇后此时正怀有她与刘协的孩子。
诛杀了伏皇后之后,曹操随手扯过一块布擦拭手中的血迹,望着刘协说道:
“还望陛下日后慎言笃行,别再给那些别有企图的大臣假传旨意的机会!”
话罢,曹操离开了皇宫,径自前往丞相府。
在那里,等待他的是一位稀世的奇才——被他亲自招募的丞相府从事,来自司马氏最出色的成员之一的司马懿!
关于此人,曹操心知肚明,其智谋绝不在孔明、卧龙之上!
然而,曹操同样清楚的是,司马懿心机深邃,隐忍不发;如果不及早压制住他,将来极有可能成为隐患!
至于为何曹操会在此次选择提示荀彧,铲除皇后,一方面是因为他感受到自己逐渐衰老;另一方面则在于这次挫败让他认识到,一统天下的梦想已不再能由他一人实现——至少,在有生之年无法实现。
他将未来的重任寄托在诸如曹丕、曹植这样的后继者身上,寄望他们能够达成统一的伟业。
尤其是看到对手寇封、孙权如此年轻,曹操心中的紧迫感更是剧增;为了让曹氏基业得以传承发展,他需要培养一名具备足够能力对抗寇封的 ** ,同时还需要为这位未来的 ** 准备一支强大的幕后团队,并为他排除所有障碍。
在曹操看来,司马懿正是构建这支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当然,这种忌惮并非源于曹操本人对他的恐惧,而是担心自己几位公子中无人能够驾驭这位人才。
只要曹操仍然掌权,他自信司马懿便无法闹出什么大事来,这份信心来自于他作为时代霸主的底气。
随着曹操步入相府,司马懿即刻跪拜下去:“臣司马懿参见丞相!”
听到这话,曹操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后问道:
“如今朝廷内的纷争已息,只剩下最后一项要务,那就是安抚民心,你说该如何让天下百姓感到慰藉?”
“毕竟是五十万人的生命,牵连到的是五万多个家庭,若是没有给予民众合理的回应,”
“我恐怕连袁绍都不会比。”
随着曹操的话语,司马懿低垂头颅更深。
他立即回应说:
“丞相当正值壮年,何必言辞消极,但的确需向百姓给出说法!”
听完司马懿的讲话,曹操的嘴角轻轻上翘,带有一抹冰冷说道: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回应天下百姓的需求?”
听闻曹操之问,司马懿胸有成竹,但由于他习惯低调行事,便暂时装作无解。
然而,曹操对司马懿此刻的算计心知肚明。
“司马懿,如果你无法提出有效的方案,我今天就要再断你的双腿,看你是否还能站立!”
面对曹操这充满威胁的话语,司马懿脸色大变,连忙回复:
“丞相可以发布一份自责令文,公开承认自己在追求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因心急而导致战争失利的责任!”
“汉武帝时期也曾遭受民众广泛批评,但他通过发布自责令赢得了人民的心,并使他们再次臣服大汉帝国。”
“鉴于此,在臣看来,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
司马懿一提及自责令文,曹操顿时怒容满面盯着他!然而仔细思量,意识到如果不能平息民怨,曹操自己或许真会走上绝路。
倘若人民心生反感,各地都将爆发叛乱,届时,别说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了,便是守护现有的成就也会成为奢望。
更重要的是,司马懿是一代奇才,对于与寇封的对抗不可或缺,所以他不能让司马懿在此事上有任何损伤。
因此,稍作犹豫后,曹操压抑下心中的愤怒,反而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司马懿呀,你刚才说的话就不害怕后果吗?”
说完这句话,司马懿更是惶恐至极,额头几乎触地,颤声道:
“丞相识人之英明,用人大方,臣此举纯粹是为了丞相同归而谏言此下策。”
“若真心向丞相者皆遭不幸,丞相断然无法掌控这七州之地。”
司马懿的一番话使曹操大笑道:接着他点头应允:
“很好,既如此,便按照你的提议颁布自责诏书,详列我曹操之罪过,同时下令各地区开放仓库赈灾!”
“对战亡士兵的家庭补助,务必将款项分配到每一家;接下来的冬季,确保不再有百姓挨饿或受冻而亡!”
“这笔款项,请让摸金校尉费心筹集;此外再向各大贵族家庭寻求捐赠财物粮食,便已足矣!”
“如果那些固执的老人家们不愿解囊,切莫责怪我曹操将其满门抄斩。”
随着曹操命令各地军队平息叛乱,并自我检讨,四海之内的百姓们重拾了对其曹操的敬意。
如此一来,这场内斗终于得以化解,至少再不会有 ** 曹操的力量涌现!
在宫中,大部分忠于汉朝的大臣几乎全被肃清,此刻的曹操才真正稳住了内局!
中原的百姓向来如此,若有一碗粥吃,断不会轻举妄动!
更何况如今这位丞相曹操已主动认错,人们自然而然也就放过了他!
同时,在其他各处战场:田豫击退了侵犯的鲜卑铁骑,断绝了他们想卷土重来的念头;
又因为传闻中有数十万大军支持曹操北伐,令鲜卑和南匈奴刚刚萌生的反抗之心再次平息!
而西凉地区的韩遂与马腾尽管曾试图进攻陇西,却因夏侯渊坚守不前而不得不退回;
毕竟,时至深秋,寒冬将近,已不宜进行大型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