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想加入这场变革之人,则鼓励前往投靠新朝廷寻求机遇。 曹氏一家深知只有通过实力才能获取未来的荣耀。
“要成大业者不拘小节。”曹操对着弟弟说,并且劝解大家不要忽视当前势力下的机会,应该抓住时机争取建功立业。
在骠骑府里。
雨丝连绵密布,敲打着屋顶瓦片,发出阵阵声响。厅堂里的刘牧写下一封信封好交给副将,并告诉他快速传达出去。
身旁谋士贾诩提醒说:\"曹操此人野心勃勃,是未来不可忽略的人物,许子将以其乱世能臣而称道。”
面对这位具有领导气质的统帅,贾诩深深鞠躬表示崇敬。 因为大家知道这个时代迫切需要像这样的豪杰挺身而出挽救衰败。
此时在朝堂会议上。
皇帝下令重新任命三位高位,调整朝局平衡。 大臣们都意识到这些人事调动预示着重大政治转变已经开始形成气候。
这一举措引起了众多人物的不同反应,尤其对于那些一直关注政坛动态的人来说更为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当权者试图巩固权力并稳定局面的决心所在。
最终,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迎接一个即将改变整个局势的新时代到来——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政治变革就此揭开了帷幕。
段君是个粗犷之人,既然愿意身先士卒,其他人自然不介意将他当作先锋。若能让朝局产生波动,那就再好不过了……
“起草诏书。”
帝王刘广看也不看段君一眼,冷漠地下令:“晋升王强为河北太守,并兼任司隶校尉一职,其子王亮入宫陪伴皇子明读书。”
“吸。”
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们脸色骤变。王强突然飞黄腾达,既成为掌握重兵的太守,又兼任权力极高的司隶校尉;其次子也成了皇子明的伴读。这种安排显然是要将王强培养成权臣,与大将军段君形成对立局面吗?
“陛下。”
段君的脸色剧变。原本,王强仅仅是禁卫军中的一名指挥官,如今的晋升几乎堪比自己。更甚者,陛下似乎想通过这种手段动摇刘明作为太子的地位。
“段君。”
“大汉的大将军。”
刘广抚剑转过身来,厉声道:“朕的旨意无人能阻挡,大汉是朕的大汉。朕为皇子选择陪读难道还要经过你的同意?”
“微臣不敢。”
“请陛下饶恕微臣。”
段君脸色发白,跪倒在地。这一刻,他真切地体会到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真实含义。这是一切权力都归于天子的体现,皇帝只要一句话就能改变一切,在这里没有人敢质疑或反抗。
“陛下。”
太常卿赵然站出来施礼道:“近年各州郡动乱不断,边疆也不安定。我认为这是地方官员失职所导致的结果,人心离散让江山处于危机之中。我们应该派遣清廉有才的大臣去地方稳定局势,治理四方。”
“哦?”
“太常卿有何打算?”
刘广的眼神深邃如大海,令人难以直视。
果然,自从李志和吴诚等宗亲开始强调支持董扶的话后,这些宗室便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陛下。”
“微臣虽然才能有限,但愿意前往益州,安抚南方部族,施行政策使他们顺服,但由于南中的荒芜和复杂性,恐怕没有足够军事力量支持的地方刺史无法胜任此任。因此请求陛下重新授予刺史统领一州的军政权力。”
“陛下!”
“绝不能恢复古旧的政治体系。”
执金吾张良怒不可遏,狠狠瞪了一眼赵然,严厉反驳说这将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执金吾!”
赵然回瞪对方,义正言辞地质问是否因为担心他身为宗亲就会背弃大汉。
接着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对话和论战。最终,刘广宣布提拔赵然出任益州牧,同时让宗正刘虞管理幽州。
从此,宗室势力开始了对地方士族的强大挑战,而帝王则以此为契机稳固其绝对权威,控制十三州的局面,令全国上下震动。
在二月末春日明媚之时,这段朝议的消息早已遍布四方。
这次,刘林不是为了战争而是担任巡按察访徐州的地方官务。他带上五百士兵以及护卫他的武士韦典同行,并特别挑选了一位宛如白玉、散发着圣洁光泽的少女——沛国甘姓的女孩陪同,传说中的她被称为“白玉 **”。
这个女孩显得有些紧张,“公、公子。”
即便以刘林出色的外表来看,在她的映衬下,他似乎都变得黯淡了些。
“你应该叫我丈夫。”
“你是我的侧室,家父已为你们订婚并记录到宗正府上。保持生疏会让外人误会失礼。”
甘梅低声细语地回答刘林的问题,她用纤细的手指帮刘林按摩着腿部以防血液不畅。当询问她对宗教的看法时,甘梅表明不信奉佛教。知道丈夫不喜欢佛法,且此行目的是解决水运问题而非宗教事务,因此对佛事并无兴趣。
三月之初到达下邳城外,映入眼帘的是正在兴建的众多佛寺。宏伟壮丽的寺庙拔地而起,人们络绎不绝前来参拜。其中一名重要官员曹仁也在附近巡视等待着,期待骠骑大将军的到来。
这一场景展示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正在来临,帝王与宗室联手,意图重塑东汉王朝的权力格局。
如果不是曹将军手握骠骑的令符,臧将军恐怕还在狱中吃着粗粮吧。这次听说骠骑将临徐州,便提前领兵赶来下邳,确保一切安全无虞。
“曹刺史。”
“为什么骠骑会来?”不远处,率领军团的李融匆忙赶了过来。他不过是个小角色,为他人冲锋在前,主要负责传播佛事,在朝中纷争里还不太懂得其中利害,自然也说不清楚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禁忌。
“你会明白的。”曹操抬脚眺望远方,指向远处:“张高、郑让,是不是骠骑到了?”
“到了。”
“骠骑来了。”臧霸和夏侯惇看到远处飘动的旗帜影子后,急忙从衣襟中取出铜镜整理装束。这是准备出征北方异族的大汉骠骑,如果能被选入陈国当将领,封侯指日可待。
远处,五百禁卫护卫着四匹马拉着的车缓缓而来。旌旗所至之处,前来徐州的佛教徒们全部让开道路。
“骠骑。”
“人真多。”典韦驾车前行,口中喃喃自语:“先有禁卫持旗,这些人才会避让,仿佛生怕挤占了他们的位置一般。”
“慢点走。”王明掀开车帘察看情况。只见百姓面露虔诚表情,嘴里似在低声诵念。
这应该是外来文字,王明听不懂,只觉得烦闷。“夫君,”甘玲解释道:“这是《问地狱经》,有佛法者前往某地宣讲,传闻从邦外传来的经典已在白马寺翻译成汉文。进入浮屠寺庙无需耕作缴税,可以每天食信徒供奉,不少人随僧众离开了这里。”
王明显得不悦,眉头微挑。
大汉非天赐?我说甘家人,天生为佛?
片刻之后。
车队停在了一片寺庙群外。“骠骑。”“参见骠骑大人。”
在寺庙门前,以李融为代表的信众纷纷跪拜,五百禁卫分开挡开了想要靠近的人们,人们则在后头窃窃私语评判着这支车队。
王明下了车,在庙门前凝视。那座金灿灿的佛像十分显眼,显然不是镀金技术,而是一种古老工艺制成的。
“法师慧空拜见骠骑大人。”一位穿着简陋麻布的僧人合掌鞠躬问候。
“慧空?”王明目光平淡。这个法号似乎与某些地方有关联。
慧空没有回应,小心翼翼地抬头,突然感觉如刀割心一般痛楚,眼中涌出泪珠,忙用袖口擦净血迹。
曹操轻哼一声,古代有此术法不鲜见。唯有汉家封臣才有资格对宗室成员施行此术,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王明智勇等人上前,谦逊表示这是来自三郡信徒修建的寺庙。这里不仅大小建筑众多,还聚集了大量民众。
曹操面色突变,感到李融的话意带着威胁——裹挟十余万信徒,不容骠骑干涉佛法事宜?
“确实。” 王明握住甘玲的手轻轻踩在地上:“虽然他们日夜颂经,我听见的是边境汉人的呐喊和敌人们的呻吟!”
“骠骑年少易狂躁。”
“应放下武器归依佛陀,消除杀气。”慧空念道。他竟想劝说大汉骠骑放任不理国家?
“和尚!” “你找死吗?” 典伟大喝,目光怒不可遏。怎能如此轻慢骠骑?
肃杀气氛弥漫。众人严阵以待。
“我们僧众夜夜祈求边疆军卒安康。” 慧空辩解,“怎能在寺庙持武呢?”
“陛下在洛邑时,曾下令止戈。”王明继续向前,淡笑道:你说服我可以立于这片土地,那么你能否告知为何建寺不向州府缴纳税赋?”
慧空犹豫不定,偷偷看一眼李融。这种学说最初为抗衡传统学派而来,免税是特权,岂能在众人面前坦白。
就在此时,典伟挺身而出挡住对方。禁卫随即上前,拦住所有僧人。
“如何说服我?如今白马寺译经之事已流传,《地狱事经》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