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听闻此言,众人也深感困惑,一时语塞。
村民在经历匪患之后,有些可能更加抵触,有些可能开始动摇。
如何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说服村民,应对突发事件?
是使用强硬还是怀柔政策都需要考虑。
诸葛云沉吟片刻,将自己的提议说了出来。
“大人,村民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我们应该以怀柔政策为主。”
“村民反对迁移,无非是祖坟、田地、利益等不到保障。”
“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的政策,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虽然诸葛云并未说出具体的政策,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村民不愿搬迁,那是对未知的恐惧。
得不到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对于老一辈而言,这不仅是离开故土,更是与祖先的割裂,他们又岂会同意。
吴眠根据诸葛云提出的方向,将自己的提议告知众人。
“针对祖坟,我们可以从精神传承方面入手。”
“祖坟作为宗族纽带和精神寄托,必须从心理层面安抚。”
“设立‘祖祠迁奉制’、推行‘衣冠冢移葬’、建立‘方寸功德村’。”
吴眠详细解释针对祖坟的三个政策,众人有所明悟。
“祖祠迁奉制”,可由县衙拨款在村庄新址修建宗族祠堂。
允许村民将先祖牌位和香火迁入。
也可在新址附近寻一块风水宝地。
重新将祖坟完整迁入,费用一律由县衙承担。
“衣冠冢移葬”,主要针对那些难以迁移的祖坟。
可请风水先生择良辰吉日,将坟头土和新址水土混合在一起,建成衣冠冢并立碑拜祭。
“方寸功德村”,让每村保留三丈之地,建立功德碑,碑上刻下村史。
此地可由族老专门看守,作为精神故地留一份念想。
堂下乡官眼前一亮,这三策完美解决了老一辈对祖坟的顾虑。
木成舟这位有状元之姿的举人,此刻头脑快速运转,心中也有了良策。
“大人,针对田地,我们可用利益给村民一个保障。”
“实行‘田宅置换法’,旧址一亩田地,可置换新址两亩田地,由县衙负责雇人开垦。”
“旧宅建房的木材与石料,县衙可按市场价收购,变相补偿村民经济损失。”
“推行‘新垦开荒制’,自行开垦五亩以上生田者,可赐‘垦荒郎’头衔,抵徭役。”
此言一出,与吴眠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两策足够保障村民的生活。
此计既体现出县衙体恤百姓,又暗合民意,两全其美。
孙维似乎想到了什么,趁热打铁说道:“大人,我观部分村民早有意动,可分化瓦解。”
“说服那些青壮村民,先得到部分支持,届时老一辈也不得不妥协。”
吴眠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如今的村落,大部分话语权都在族老手中。
只要劝说那些年轻的村民进行搬迁,族老也不可能独自空守旧址。
说句不好听的,许多族老观念陈旧。
村子发展不起来,大部分都是因为他们不接受新思想和新政策所导致的。
吴眠根据年轻村民的需求,设立“敢为人先营”、“模范搬迁户”以及“示范建设村”。
所谓“敢为人先营”,就是县衙承诺首批搬迁的村民可自行选择宅基地。
其子女可以免费入县城私塾学习,学费由县衙承担。
所谓“模范搬迁户”,就是新建的九个村庄,每村前三户最先搬入者,赐耕牛一头。
牛角上篆刻“勤”字官印,并免费领取一套新农具。
所谓“示范建设村”,就是最先完成集体搬迁的村庄,将免其三年赋税。
并大力扶持当地特色产业,优先解决各类突发问题。
吴眠掐指一算,从四大山寨中收缴的财物,只够重建一半村落。
另一半可是实打实从县衙财政支出。
目前已提前支出五万两打造五百副铁甲。
剩余五万两刚好够建五个村落。
还好蚊香的利润可观,不然连将士的俸禄都发不起。
当然,吴眠还有一个方法,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使用的。
“怀柔政策只对那些遵纪守法的村民有效,我们还需要强硬政策双管齐下。”
“旧址重建的一切费用,都由村民个人承担。”
“永昌郡还有十四个山寨,如遇匪患劫掠,县衙将不再提供帮助,一切后果自负。”
“实行夜训惊扰,让游徼扮作孤魂野鬼在旧址游荡,鬼哭狼声彻夜不绝。”
众人心中一凛,这不仅是强硬政策,还用上了非常规手段。
不过转念一想,一味的怀柔只会让村民得寸进尺。
无论再好的政策,有些刁民就是死活不愿配合,甚至故意找茬。
这类的村民要么就是曾经生活富裕,如今见不得别人跟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要么就是想提更多无理的要求,迫使县衙答应。
县令大人可不会顾及所有人的感受。
在剿匪任务中,下令斩草除根之人,又岂会接受那些刁民的无理要求。
若那些刁民想联合发起民变,完全可借“匪患余孽”行非常之事。
吴眠只能在内心祈祷,“刁民,劝你善良。”
众人针对新址事宜进行查缺补漏。
例如,针对匪患事件,每村都需要修建围墙和了望塔,能够提前预警。
大力兴修水利,引水灌溉良田,为新址开凿甜水井等。
各项细节完善之后,十二名乡官开始对村民进行劝导。
他们首先约谈年轻的村民。
起初这些村民还比较畏惧族老的威严,不敢擅自作主。
随着对政策的深入了解,这些人逐渐心动。
能够免费送子女入学,还能得耕牛以及农具。
如此多的好处,谁还会畏惧族老的权威。
在不韦全县风风火火开展集体搬迁动员动作的时候,一名探马紧急来报。
听完探马的汇报,吴眠眼中的温和退却,神情冷冽,只剩一片寒光。
“有意思,朝廷在这个时候派遣特使前来不韦,看来是要进行人事任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