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相,一个身世凄苦的女孩。
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命运似乎就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当她初临人世,那与众不同的黝黑肤色让她的亲生父母惊恐万分。
他们视这个孩子如怪胎一般,全然不顾“母不嫌子丑”这句古话,将尚在襁褓中的普相遗弃在了道观门前。
幸运的是,那天正逢古庵师太在道观中清修。
当她偶然瞥见这个被抛弃的小生命时,心中涌起无尽的怜悯之情。
于是,善良的师太毫不犹豫地决定收留这个可怜的孩子,并赋予她一个充满禅意的名字——普相。
就这样,普相开始了她在道观里的童年生活。
道观中的修士们大多秉持着清静无为的处世之道,这使得小小的普相得以在这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由于道观地处远离尘嚣的世外之地,周围环境单纯而质朴,没有尘世的纷扰和喧嚣。
在这里,普相的心灵犹如一张纯净无瑕的白纸,未受世俗沾染,因而造就了她那淳朴天真的性格。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道观中没有其他同龄的孩童与之相伴玩耍,众人对普相的宠爱渐渐变得有些过度。
不知不觉间,普相养成了任性妄为的脾气。
不过,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对她关爱有加,毕竟她只是一个失去双亲呵护的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相逐渐长大。
这时,古庵师太考虑到她已不再适合继续留在道观之中,便带着她来到了道观附近的古庵。
这座古庵专为女子提供修行之所,从此,普相便在此处定居下来,开始了她人生新的篇章。
然而,上苍终究还是存有一丝公允之心的。
普相打从幼时起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颖伶俐,无论何种知识技艺,只要一经学习便能迅速掌握,不仅如此,她还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这般年幼之时,她已然将古庵师太所传授的本事领悟并学会了其中的五成至六成之多。
再加之古庵师太在庵中的崇高地位,使得普相于庵内备受众人敬仰推崇,
久而久之,她不禁逐渐变得有些目中无人起来,其行事作风亦带有几分男子般的洒脱。
只是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当普相开始懂事之后,她渐渐地察觉到自身与其他女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更是在不经意间知晓了当年事情的真相,至此方才明白,原来所有这一切的起始源头竟然都与自己独特的容貌肤色有着莫大关联。
正因如此,对于这个方面,普相表现得极为敏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古庵师太亦是深感烦恼和忧虑。
要知道,普相自幼便离开了父母双亲的庇护,孤身一人来到此地。
其实,古庵师太从未期望过普相会在此地终其一生潜心修行,孤独寂寞地度过此生。
相反,她内心深处更渴望看到普相能够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以此来填补普相从小失去亲情关爱的那份空缺。